请选择 目标期刊

钱玄同的思想革命论对章太炎“黜经为史”观的发展 下载:55 浏览:422

王小惠 《中国文学》 2020年9期

摘要:
钱玄同承接清末章太炎"黜经为史"的思路,以历史进化的眼光认识孔子、孔学,批判了康有为等发起的孔教运动。同时他将章氏的"黜经为史"转化为"黜经为史料"。从"史"降为"史料","六经"的纲领地位不复存在。这些成为"史料"的"六经"被钱玄同按不同性质,归属于文史哲等学科,终使经学"土崩瓦解"。钱玄同对"六经"的定义,从内部瓦解孔学,让旧道德、旧伦理丧失立足之基,促进了五四思想革命的生长,可在学术史上的意义还值得商榷。

鲁迅的“儒术”论及其与清末章太炎的关系 下载:58 浏览:389

王小惠 《中国文学》 2019年4期

摘要:
鲁迅的"儒术"论可分两大层面:一是对内反奴性,抨击在异族入侵之际奉行"行中国之道即为中国之主"的"献教""卖经";二是对外反侵略,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对"中日共尊孔子"的利用,否定了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用."王道"构建中日关系的幻想。鲁迅的论述可溯源于清末章太炎。清末章太炎与鲁迅都注重反殖民主体性的建构,呈现了以"争"代"仁"的民族自觉意识。可当鲁迅延续其师思路时,章太炎却早已忏悔他清末对"仁术"与"国愿"的论述,这也是鲁迅在1936年怀念其师清末民族主义精神的缘由之一。

钱玄同的汉字论与“废汉文” 下载:44 浏览:366

王小惠 《中国文学》 2018年2期

摘要:
钱玄同在"五四"时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目前学界大多从"无政府主义思潮"、"进化论"等方面对其进行解释,而其汉字论可提供新的路径来认识此主张。钱玄同认为孔学"捣乱"了中国文字,使汉代之后"真字跟假字,混淆杂糅",并且汉字已沦为"孔学之符号"。他主张采用"拼音文字"来替代,因为汉字在实际应用时早已"主音不主形",只要猛进一步,改为"拼音",便可顺应文字的进化规律。他的这一思想,代表了五四激进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