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煤和市政污泥掺烧的灰熔融特性研究 下载:13 浏览:159

李德波1 崔乘亮2 蒋勇军2 史为民2 张鹏飞2 莫菲3 廖艳芬3 马晓茜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通过利用Factsage热力学模拟软件、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等分析方法,对煤与3种市政污泥按不同比例掺混后混合燃料的灰熔融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泥添加量不超过10%时,混合燃料的灰熔点随着污泥加入比例增大而降低,这是由高温条件下碱性氧化物熔融所形成的共融体,以及磷矿物反应生成的非晶态矿物的共同作用导致的;灰熔融温度的预测趋势与实际测定数据的规律基本一致;煤中掺混污泥后矿物质之间的反应受燃烧温度的影响,低温时几乎不反应,温度升高后各矿物质间相互反应生成新的矿物质。

基于温度场变化的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振动主动控制 下载:21 浏览:238

刘石1,2 万文军1,2 高庆水1,2 杨毅1,2 张征平1,2 夏鲜良3 甘超齐4 杨群发5 张楚1,2 黄正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针对引进型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振动超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温度场变化的定子绕组端部振动主动调频控制方法。采用两端固定-铰支直梁,研究温度场变化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机制。据此设计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定子冷却水、冷氢温度,达到定子绕组端部固有频率远离电磁激振频率的目的,避开了共振区,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最后,开发了基于温度场热应力主动调频控制逻辑模块,为控制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的振动提供一种新方法。

湿法脱硫对电厂钢筋混凝土烟囱的腐蚀及防腐方法研究 下载:42 浏览:450

王中伟1 孙君建2 赵立春3 郑大维3 李响4 乔万军5 缪红波6 武正华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探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烟囱湿法脱硫后存在的腐蚀问题,以及因腐蚀所导致的混凝土结构的变化。防腐体系层除了具备基本的防腐蚀及抗渗性能外,还要考虑混凝土烟囱内部结构含有盐类介质。脱硫运行后,因漏水导致的对烟囱重新进行防腐维修,防腐体系与烟囱结构如何可靠黏结的问题,成为行业内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防腐方案优缺点的比较,分析了徳国固斯特烟囱防腐材料成功使用的机理及其特点和优势。

主动配电网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 下载:83 浏览:493

廖剑波1 陈清鹤1 监浩军1 许鹏程1 卫春峰2 张路3 《电力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主动配电网的日前-日内两阶段优化调度问题,首先构建了配电管理系统总揽全局、区域调控终端负责分区的调控框架。采用经济性与安全性协调统一的两阶段调度策略:日前执行经济调度,降低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运行成本;日内阶段正常时各子区域跟踪日前计划进行分区局部修正,存在电压越限时DMS执行系统全局调整以消除越限。建立了日前经济调度、日内分区局部功率修正与系统全局电压调整的数学优化模型,并采用和声搜索算法来求解调度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调度方法能够适用于日前-日内两个阶段,保障ADN经济安全运行。

对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工作的若干思考 下载:214 浏览:2164

李哲 王斌杰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4年8期

摘要:
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担负着企业安全管理重任,在维护员工安全、预防事故与灾害、应急救援与处理事故、安全管理与改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保障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人力支持。基于此,本文立足国有企业安全管理实践,分析了安全员工作现状与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员管理对策,以期赋能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预研项目管理问题研究 下载:294 浏览:2901

李娜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预先技术的研究工作, 本文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预研项目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期望能对当前企业预研项目管理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中的应用 下载:140 浏览:1863

付兴鹏(第一作者) 赵志刚(第二作者) 《人工智能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在享受互联网技术便利的同时,亦面临着网络安全方面的困扰。网络安全防御遭受的阻力日趋加大,如何在网络安全防御中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各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概述了人工技能技术与网络安全防御,并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防御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攻击的安全威胁及应对策略 下载:131 浏览:1605

赵志刚(第一作者) 付兴鹏(第二作者) 《人工智能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在多数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当下,可将人工智能发明归类为两大概念: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总体而言,其价值已被多数社会广泛认可,并被赋予了正向能量。然而,在现实中,人工智能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网络攻击行为,威胁到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安全。本文立足网络攻击安全管理实践,分析了网络攻击的安全威胁,并制定了针对性的应对方案,以期全面赋能网络安全管理。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