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风电场集中接入对区域电网电能质量影响的测试分析 下载:72 浏览:417

周文 李卓君 郭捷 胡雪凯 韩旭 王磊 梁纪峰 李晓军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220 kV新蔚变电站集中接入的风电场概况,结合电网结构采用平均分配法给出风电场集中接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以及其他各项电能质量指标限值,根据电能质量指标测试数据判定风电场集中接入的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分析测试期间功率波动对电压、频率的影响,主要特征次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之间的相关性,工况切换时对电压闪变的影响,并提出测试建议。

火力发电厂电能质量测试与评估分析 下载:32 浏览:335

李养俊 何子春 张强 涂伟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火力发电厂的特殊接线形式及其运行特点,使其电能质量实际运行指标不易实时监控。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火力发电厂运行中的电能质量指标状况,迫切需要对其电能质量进行专门测试与评估分析。而当前针对火力发电厂的电能质量测试工作较少且缺乏全面性。因此,在对多个火力发电厂的电能质量指标进行测试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发电机出口、升压站母线、厂用电母线等关键监测点的电能质量数据,并将测试结果与相关国标限值进行比对,最后给出了评估结果和合理化建议。

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便携式电能质量检测仪研制 下载:12 浏览:396

陈金木1 陈冠1 蒋斯琪2 沈小军2 《传感器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传统变电站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不具备直流系统电能质量全面有效监测的不足,文中在分析直流系统电能质量劣化的原因及特征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便携式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电能质量检测仪。研制的仪器由电压信号智能采集前端和带专家系统的智能诊断后端组成,通过采集并记录直流系统正负母线电压,智能计算分析直流系统的电压波动、正负极直流电压偏差、高次谐波分量、工频交流窜入等指标,实现直流系统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

基于物联网的电能质量治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10 浏览:409

郁春江1,2 陶文寅1 李运生3 《传感器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能质量治理系统,利用FPGA+ARM芯片作为电能质量治理终端设备的主控制器,对电网的无功电流、谐波电流、不平衡电流进行治理。使用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开发的移动端应用软件及服务器端应用软件对终端设备进行远程监控。通过对系统电压、负载电流等多个电能质量数据的监测表明设备使用后电能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远程监控软件安全、稳定且实时性较强。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在新能源发电场的虚拟同步特性分析 下载:86 浏览:429

王帅1 荆龙1 吴学智1,2 李金科3 田若宁1 《电网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并网点处增设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能够在不改变新能源发电装置原有控制的前提下使其具备传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支撑能力,可以认为是一种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为此,主要研究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及特性,该方案仅需在可再生能源电场出口处进行外部改造。首先介绍了接入新能源场站的UPQC输电系统运行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系统的功率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UPQ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然后阐述了不同工况下UPQC内部功率流动机理,探讨了影响串、并联变流器视在功率的限制因素,并进一步设计了在特定情况下的系统容量参数指标。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UPQC的输电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实现UPQC的虚拟同步化控制。

用于交直流配电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分序补偿控制策略 下载:79 浏览:483

张怀天1 荆龙1 吴学智2 王小星1 王帅1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交直流配电网中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电能质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分裂电容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分序补偿控制策略,控制MMC,通过直流侧电流补偿负荷电流中的负序和零序分量,从而使电网只需提供正序功率,提高了交流侧电能质量。同时,通过环流控制让不平衡功率在相间桥臂之间分配,并利用子模块储能特性来吸收不平衡功率,从而确保直流侧电能质量良好。对MMC直流侧功率控制进行了分析,采用零序控制改善直流侧电能质量,并对该控制下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进行了评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基于改进FastICA及偏最小二乘法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 下载:91 浏览:457

林顺富 李扬 汤波 符杨 李东东 《电网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系统谐波阻抗的精确估计可用于合理区分系统与用户的谐波污染责任。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 ICA)及偏最小二乘法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方法。基于公共连接点处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数据,采用基于修正的三阶收敛牛顿迭代的Fast ICA算法实现混合信号的分离,相比传统二阶牛顿迭代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其次,基于解混出的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主成分分析求得混合系数,降低了解混变量之间的弱相关性带来的计算误差。最后依据系数间的线性关系计算系统谐波阻抗。仿真和实际案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的系统谐波阻抗估计结果相比现有方法精度更高。

500 kV变压器66 kV无功补偿侧三相不平衡分析 下载:84 浏览:490

迟丹一 李爽 耿丽娜 马一菱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在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负荷不平衡、系统三相参数不对称等都会引起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针对变电站三相参数不平衡现象,阐述了三相不平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500 kV变压器66 kV无功补偿侧三相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并选取变电站,根据其实际配置进行了模拟仿真计算。

光伏发电站无功系统设计 下载:86 浏览:502

李博1 陈国龙2 吕忠华2 吴昊2 温继胜3 《电力技术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大规模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受交直逆变的影响,对电网运行有极大的影响。为保证电能质量,需进行无功补偿。依据国家规程,结合工程实例,论述实现光伏电站利用逆变器发出无功计算,以减少电容器配置,降低工程造价,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聚类分析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下载:76 浏览:449

李君卫 汤亚芳 郝正航 冒国龙 姜有泉 《电力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高级测量体系(AMI)在智能电网中的大量使用,电网产生海量的样本信息数据,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获得详尽的电力系统运行信息。对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经典型聚类方法和混合型聚类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总结了聚类结果的评价指标;对聚类分析在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电能质量扰动分析、孤岛检测、局部放电和需求响应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展望了聚类分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基于随机森林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 下载:73 浏览:462

李树卿1 陈鼎1 仇群辉1 史建立1 徐伟明1 宋晓1 陈兆权2 《电力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电能质量的准确合理评估对建立公平的电力市场有着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电能质量评估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借助随机森林处理分类问题的高度准确性,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模型。以电能质量的6项评估指标为特征值将电能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并以此生成随机森林的样本集,利用样本集生成多个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树形分类器,通过投票的方式对电能质量所属等级进行划分。通过两例电网电能质量数据的分析计算,验证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避免了评估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具有很强的泛化和抗噪能力,在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研究 下载:58 浏览:626

李洪权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发电技术主要涉及到风力发电技术、水力发电技术等,其中风力发电属于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发电技术。当前中国风力发电厂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对中国整体电网技术系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一般风力发电厂都建在人烟稀少的区域,这就使得风力发电极易受到区域内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风力发电的发展。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对风力发电并网技术的分析与探究,对电能的具体传输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从而更好地推动风力发电的发展进步。

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下载:63 浏览:1282

万明凯1 赵苑媛2 《中国电力技术》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复杂度的增加,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提高电力设备性能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理解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提高电力系统效率,保护电力设备,稳定新兴电力市场运行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影响的分析 下载:118 浏览:1242

刘志强 《低碳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以生物质能及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属于重要的组成内容,奠定了我国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新能源开发技术中,光伏发电是一项相对成熟的发电方式,具备大规模开发的前景,有利于多元化能源供应的实现,且在电力系统能源结构改善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其并网发电系统出力不确定且存在间歇性,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如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等。因此,有必要探讨新能源发电并网质量的优化措施。基于此,本文将对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新能源并网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 下载:128 浏览:1055

李坤 《低碳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的应用,电能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同时,随着不断的发展,应用量逐渐增加。传统的能源在不断开发和使用的过程当中,整体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可能会出现枯竭的严重后果。因此,针对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应用,就成为了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方向。通过新能源进行发电,确保能源的利用率,并且优化电网的布局,提升整体电网电能质量,进一步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能源基础。本文尝试对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货运机场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与运维 下载:56 浏览:630

沈琦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货运机场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旨在通过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支持机场日常运营。本项目背景基于当前能源结构转型的需求,目标是实现节能减排,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项目意义在于为其他类似场景提供参考范例。系统由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监控系统等组成,利用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入电网使用。技术特点包括高效率、长寿命和低维护成本,应用现状显示该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推广。

变电站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研究 下载:57 浏览:637

张利子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必须消耗大量的电能维护变电站的正常运转,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变电站提供大量的电能,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与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相匹配。本文主要讨论变电站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研究工作,先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简单论述,然后总结当前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有效的优化改进策略,增强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同时,还能维护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101 浏览:1068

李慧锋 《能源学报》 2024年9期

摘要:
在当前的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并网使用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这些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它们对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网的影响亦日益显著。新能源发电的并网操作涉及将来自风力或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输送至电网。由于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其并网对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究新能源发电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新能源电能质量影响因素及检测策略研究 下载:109 浏览:1067

周天宝 《能源学报》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新能源电能质量检测研究水平,技术人员要重视结合影响新能源电能质量的因素,全面的开展实践分析,探索了相关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的提出更加高效的检测技术方案,确保新能源电能质量检测工作全面开展,提高新能源电能质量管理水平,助力新能源行业稳定发展。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电能质量控制研究 下载:75 浏览:810

邓石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风力发电并网技术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持续稳定高效发电的核心技术,系统结构复杂,主要技术包括同步发电机组并网技术、异步发电机组并网技术和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并网技术,对于风力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利用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风力发电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风速、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电能质量下降,影响供电稳定性。对此,必须切实加强电能质量控制,确保风力发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从而更好地为广大用户提供电力服务。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