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电镀废水“零排放”的探索与建议 下载:51 浏览:363

倪海亮 吴昌春 黄世丰 周瑞健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12期

摘要:
为解决电镀工业的重污染问题,我国环保政策日趋严厉,"零排放"成为涉重金属项目环保治理的高频词。文章介绍了电镀废水"零排放"的理念、处理技术、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电镀废水"零排放"管理方面的建议,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煤矿井下巷道围岩控制方案研究 下载:76 浏览:449

张清山 《冶金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巷道围岩控制方案,以巷道采空区的顶板卸压机制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新的巷道围岩支护体系,通过液压支架临时支护、单体支柱支护等综合支护体系共同实现对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根据实际应用表明该巷道围岩控制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作用在巷道围岩支护结构上的负荷,同时极大地缩短了巷道围岩支护流程,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熔盐电镀Al涂层的研究 下载:85 浏览:445

赵雪妮 杨建军 何富珍 张黎 王瑶 张伟刚 刘庆瑶 《新材料》 2019年8期

摘要:
通过对碳纤维(CF)进行混合酸处理后,采用AlCl3-NaCl-KCl三元无机熔盐体系在CF表面电镀获得Al涂层。对处理后CF的形貌及性能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的电镀工艺对涂层厚度、形貌、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混合酸处理后CF表面粗糙度及比表面积增大,润湿性得到改善,处理后CF的拉伸性能呈小幅上升。电镀工艺参数对于涂层的厚度及形貌影响显著。随着电镀时间的增加,涂层厚度增加;当电流密度改变时,Al涂层形貌结构变化明显;电镀时间为3 h、电流密度为35 mA/cm2时,得到的涂层均匀致密。

铁屑用于电镀污泥减量工艺优化研究 下载:83 浏览:489

罗文 《冶金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主要探讨铁屑用于电镀污泥减量工艺的优化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在酸性废水中投加铁屑的方法,其酸性废水和含铬废水的混合对铬有显著的去除作用,且与直接投加硫酸亚铁和石灰的传统工艺相比,此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石灰与硫酸亚铁的使用量及电镀废水处理所产生的污泥量,降低废水处理成本,因此,可以用于工程实践。

电镀废水中络合剂的检测分析研究 下载:91 浏览:509

赵艳霞 《冶金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主要针对在电镀行业中位居第二的电镀镍废水中络合剂EDTA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氢氧化物沉淀法能够对镍-草酸进行有效破络,减少镍离子对草酸HPLC分析的影响;柠檬酸钠、草酸及萄糖酸钠的加入不影响EDTA的检出,但却影响其检出量的大小,尤其萄糖酸钠的加入对EDTA的定量分析有较大的影响;金属离子的络合会干扰半定量试纸对EDTA的检出。

某企业电镀生产线含氰废水处理系统升级改造实例 下载:57 浏览:448

张雷 赵勇 张亚甜 朱林 梁阔 《冶金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介绍了电镀工段含氰废水处理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水质特点,提出结合现场场地实际情况,改造、利用部分原有设备,采用"两级破氰+金属离子捕集+固液分离"工艺对原有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处理系统的自动运行和废水的达标排放。

某电镀厂含铬废水处理设施的调试与运行研究 下载:57 浏览:375

米天龙 《冶金技术》 2018年1期

摘要:
主要对电镀含铬污水处理设施的调试运行等进行研究。调试前期采用离子树脂法治理含铬废水,后期采用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CASS)主体工艺综合处理后,同时经过几个月的调试期,含铬电镀废水已经基本稳定,最终出水,水质可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国家标准。

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下载:43 浏览:380

凌虹1,2 顾宇飞3 黄毕原1,2 朱晓晓1,2 牛川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提高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是切实削减污染物产生,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基于对江苏省典型电镀行业废水达标排放情况的分析,从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内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存在困难,处置技术和投资成本成为影响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的重要限制因素。建议在暂缓长江、淮河流域电镀行业整体提标的同时,加快电镀企业入园和企业废水处理技术提标改造。

江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分析及建议 下载:53 浏览:361

凌虹1,2 顾宇飞3 黄毕原1,2 朱晓晓1,2 牛川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提高电镀废水排放标准是切实削减污染物产生,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基于对江苏省典型电镀行业废水达标排放情况的分析,从技术、管理和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分流域电镀废水提标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内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存在困难,处置技术和投资成本成为影响电镀企业废水提标排放的重要限制因素。建议在暂缓长江、淮河流域电镀行业整体提标的同时,加快电镀企业入园和企业废水处理技术提标改造。

功能化树枝状聚合物处理综合电镀废水的研究 下载:57 浏览:421

伍春柔 张冰如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合成了一种新型树枝状聚合物TE-6CSSNa,并对比氢氧化钠(NaOH)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SDD),重点考察pH和投加量对实际电镀废水中Cu和Ni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和投加量都对重金属的去除有较大影响。随着pH或投加量的增加,Cu和Ni残留浓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废水中ρ(Cu)=6.82 mg/L、ρ(Ni)=64.36 mg/L,单独使用NaOH或SDD时,出水都无法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3中Cu和Ni特别排放限值要求(Cu<0.3 mg/L,Ni<0.1 mg/L),而采用TE-6CSSNa处理废水,在pH=8.6、投加量为275 mg/L、反应5 min、静置30 min时,残留Ni浓度远低于表3的排放限值,残留Cu浓度甚至低于检出限,说明TE-6CSSNa处理效果明显优于NaOH和SDD,具有重大的实用意义。

Q235/Ni-Co基自修复涂层的制备和耐蚀性能 下载:64 浏览:430

段体岗1 黄国胜1 马力1 彭文山1 张伟2 许立坤1 林志峰1 何华3 毕铁满3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结合自修复微胶囊防腐涂层与合金镀层的优点,在Q235碳钢基体制备Ni-Co/Cap(T+Y)复合涂层以提高碳钢材料的耐侯性和服役周期。首先采用恒电流合金电镀法在Q235碳钢基体生成Ni-Co合金镀层,然后将以桐油和金属缓蚀剂做囊芯的双组份自修复胶囊均匀分散在醇酸树脂防腐涂层中制备有机防腐涂层,得到NiCo/Cap(T+Y)复合涂层。SEM观测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双组份自修复微胶囊的平均粒径约为3μm,囊芯包覆率达到49%。中性盐雾试验和微区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经历380 h中性盐雾试验后复合防腐涂层只在划痕交点处出现轻微腐蚀,其他部位仍旧完整,没有出现鼓泡和腐蚀。以Ni-Co合金镀层与自修复涂层相结合的复合涂层,能长期保护Q235碳钢。

脉冲电沉积Ni/纳米SiC复合镀层硬度的研究 下载:87 浏览:504

​刘为霞 杨玉国 许韵华 余明祥 铁军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采用直流和脉冲电镀法制备Ni/纳米SiC复合镀层,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镀层的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电镀液中,脉冲电镀得到的Ni/纳米SiC复合镀层比直流电镀获得的Ni/纳米SiC复合镀层结晶更细致、硬度更高。

电镀遗留地块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分析 下载:149 浏览:1569

常跃 《土壤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镀遗留地块土壤污染调查评估设计,内容包含明确调查评估流程、现场勘察、污染识别、采样过程分析与编制调查评估报告等,通过专业的研究与分析,精准找出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后的管理方案,对电镀遗留地块土壤内部指标进行科学控制,确保土壤应用范围。

铝合金电镀在航空产品中的应用 下载:112 浏览:1355

吕文生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12期

摘要:
本文对航空产品中铝合金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说明,确定了铝合金电镀在航空产品发展的重要性。对现阶段铝合金电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铝合金在电镀前的不同前处理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介绍了公司现有的几种铝合金的电镀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对生产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湖南某电镀企业遗留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实例及总结 下载:180 浏览:2526

罗飞杭1 刘佑明1 黄爱知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1年4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湖南省某电镀企业遗留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前期地块调查表明,地块内污染物类别为重金属污染土壤、遗留废渣(危险废物)及地块内遗留含重金属废水,污染因子为总镍、总锌、总铬、六价铬。项目治理技术路线:遗留重金属废渣(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根据区域不同,分别采用异位稳定化处理、原位稳定化/固化处理以及安全阻隔的处理方式,遗留含重金属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至场内养护用水。经过综合治理,项目通过验收,可为同类别污染场地治理提供借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