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重度盐渍化湿地土壤酶活性对生物炭添加及浅翻处理的响应 下载:86 浏览:516

田晓燕1 陆冠茹1,2 高楠1,2 杨锦媚2,3 于君宝4 韩广轩2 管博2 《中国土壤》 2020年11期

摘要:
研究了生物炭添加及浅翻处理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重度盐渍化湿地土壤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处理下的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因子的变化,初步探讨了浅翻及生物炭添加对重度盐渍化土壤的短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一的浅翻处理使土壤表层电导率提高,但浅翻处理并未显著改变土壤的容重、含水率和总碳含量。添加高量生物炭后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表层孔隙度,土壤表层总碳、有机质含量均显著增加。浅翻处理不能提高酶活性,但配合中、高量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蔗糖酶的活性。综合来看,短期内生物炭的添加对于重度盐渍化土壤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土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基于EM38-MK2的南疆干旱区表观电导率反演土壤水分研究 下载:86 浏览:484

齐威 刘新路 吴家林 冯春晖 王佳文 迟春明 彭杰 《中国土壤》 2020年5期

摘要:
土壤水分含量是农田进行定额灌溉的基本参数,南疆地处干旱区,土壤水资源稀缺,实现田间定额灌溉更利于充分利用土壤水分。EM38-MK2快速和高效获取土壤水分含量数据,适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可成为农田精准灌溉的重要途径。用EM38-MK2测定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不同程度盐渍化区域土壤0~0.75 m和0~1.5 m的表观电导率,结合同步采集的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和80~100 cm土壤剖面剖面及室内测定含水量数据,对比三个不同盐渍化程度表观电导率反演土壤含水率模型精度,比较分区模型和全区模型的反演精度,分析土壤盐分含量对反演土壤含水率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EM38-MK2对土壤含水率反演效果在轻度盐渍化表现最好,中度盐渍化次之,重度盐渍化较差。不同深度土层的分区模型精度均高于全区模型精度,分区模型R2为0.73~0.88,RMSE低于全区模型,全区模型各层的RPD均低于1.5,不具备预测能力。土壤盐分含量对土壤水分的反演有影响,并且随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反演精度下降。

杏壳生物炭对温室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效应的研究 下载:67 浏览:477

谢文达1 智燕彩2 李玘1 赵英男1 耿丽平1 张立军3 刘文菊1 李博文1 《中国土壤》 2019年10期

摘要:
日光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是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主要障碍性因子。研究以温室盐渍土、杏壳生物炭和负载微生物的杏壳生物炭为主要对象,通过监测土壤培养过程中土壤溶液pH,电导率(EC),水溶性磷、水溶性钾的动态变化,以及相应处理下盐分敏感蔬菜-辣椒的发芽率,探索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材料对温室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经过40 d土壤培养,添加杏壳生物炭对土壤溶液pH影响不明显,但是2.5%低添加量生物炭降低土壤溶液EC值的效果最为明显,在土壤培养的整个时期,添加杏壳生物炭和负载微生物的杏壳生物炭土壤溶液EC值均显著低于CK,且微生物负载生物炭降低土壤溶液EC值的效果更好;此外,添加生物炭不仅降低了土壤水溶性磷钾的变化幅度,有利于磷钾在土壤中的固持,而且显著提高了土壤碳氮比(P <0.05);辣椒发芽率随生物炭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显著提高(P <0.05),其中添加10%负载微生物的杏壳生物炭辣椒的发芽率可达90%以上,比对照提高2.3倍。综上所述,添加负载微生物的生物炭对设施菜田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较好。

黄河三角洲滨海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化特征 下载:76 浏览:508

李俊翰1,2 高明秀1,2 《中国土壤》 2018年12期

摘要:
及时掌握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演化特征是预测其发展趋势、评价和配置改良时序的基础,对科学利用盐渍土资源和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以无棣县为例,借助GIS平台,运用空间叠加和地统计模拟方法,分析2013年11月~2016年8月土壤盐渍化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无棣县土壤盐渍化程度以中度为主,且盐渍化程度变化剧烈,总体盐渍化程度加剧;土壤含盐量自西南向东北沿海逐渐升高,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并出现夏季土壤盐渍化加剧的"反常"现象;依据土壤盐渍化变化稳定性和总体趋势,将盐渍化演化趋向类型划分为极度稳定、难变改良、难变退化、易变改良、易变退化、极易改良、极易退化和极度敏感变化8种;西北和东北部土壤盐渍化变化活跃且复杂,易变改良区土壤盐渍化改良可行性最高,难变改良区改善经济潜力最大。

有机氮与无机氮不同配比对设施菜地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效果 下载:50 浏览:365

吴荣 刘善 江孙昊 田野 陈益山 杜颖 马良 《土壤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通过设施菜地小区试验,研究有机氮与无机氮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效果以及对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可以明显降低土壤中全盐含量与电导率,显著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的过量积累,尤其有机氮与无机氮比例为2∶1时,效果最好;同时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达到改善土壤有机质平衡及调控的作用,有机质从16. 8 g/kg增加到21. 7 g/kg;有机氮、无机氮2∶1配施可以明显降低番茄中硝酸盐的含量,显著提高番茄中可溶性总糖和还原型Vc的含量,达到提高番茄产量和提升果实品质的效果。从改良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和优质施肥管理两方面综合考虑,建议设施大棚采用有机氮与无机氮配合施用,土壤全盐含量3. 54 g/kg条件下以有机氮与无机氮2∶1配施有机肥与化肥效果最佳。

探索盐渍化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下载:276 浏览:2862

郝波 《土壤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中国盐碱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利用,盐碱荒地锐减、土地生产力成倍提高。目前仍有约1/5的盐渍化耕地存在,且由于耕种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趋于上升、新问题逐渐凸显。土壤盐渍化及盐碱害障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利用盐渍化土地,是保证地区之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生产实践和查阅文献,综述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预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和未来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下载:273 浏览:2851

杨忠杭 师晟翔 宋怡 李金锐 《土壤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黄河流域山东段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长期以来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土地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土地盐渍化是土壤中盐分累积过多引起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也损害土壤质量、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本文旨在研究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为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分析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对生态环境的效应,提出土地盐渍化的治理策略。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制定有效的土地治理和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对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85 浏览:2909

师晟翔 杨忠杭 杨常青 陈美娜 《土壤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本文以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时空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数据和遥感影像的分析,揭示了土地盐渍化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土地盐渍化的成因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治理与预防研究 下载:194 浏览:1994

宋怡凡 陈美娜 杨忠杭 杨常青 《中国土壤》 2022年12期

摘要: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是当前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土地盐渍化的加剧不仅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还导致农田土壤的质量下降,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社区居民的经济困境。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土地盐渍化的治理与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治理技术与管理策略,以及预防土地盐渍化的方法与措施。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社会影响与社区适应研究 下载:145 浏览:1373

陈美娜 宋怡凡 李金锐 师晟翔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黄河流域山东段的土地盐渍化问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经济和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挑战。土地盐渍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退化类型,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问题的社会影响,并研究社区在适应盐渍化问题中的角色和应对策略。揭示土地盐渍化对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并寻找有效的社区适应策略。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210 浏览:1463

李金锐 杨常青 陈美娜 杨忠杭 《农业学报》 2023年7期

摘要:
黄河流域山东段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盐渍化问题,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土地盐渍化是由于土壤中盐分积累过多导致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对农作物生长、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治理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土地治理政策和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黄河流域山东段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土地盐渍化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