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地铁区间盾构下穿密集房屋群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76 浏览:491

余涛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6期

摘要:
通过对东莞地铁1号线某盾构法隧道在下穿密集房屋群处的掘进过程的计算模拟,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掌子面掘进压力和不同盾尾注浆压力下地表和房屋位移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处理措施对洞内截桩房屋的沉降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掌子面掘进压力对于控制地表和地面建筑沉降方面,效果显著大于盾尾同步注浆压力的作用;地面房屋的基础形式及与隧道的位置关系是影响其竖向位移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房屋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地基加固比基础托换更利于控制房屋沉降,且两者同时采用的必要性不大。

基于三角模糊云贝叶斯网络的盾构下穿段施工风险评估 下载:13 浏览:166

陈洪波1 王宁2 王建西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为进行不确定性数据下地铁下穿施工风险评估,构建了基于三角模糊云贝叶斯网络(BN)的风险分析模型。将三角模糊数与云理论相结合,提出了定性评判向定量概率分布转化的方法。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和状态影响因子得到云数字特征,生成随机风险云与统计方法计算节点条件概率表CPT。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网络模型,分析了施工风险水平和因素敏感性。研究结果与实际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盾构下穿高铁桥梁施工控制技术 下载:54 浏览:436

李盼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随着城市地铁交通的快速发展,盾构下穿各种地面交通线路的情况也频繁发生。以某盾构区间下穿高铁桥梁为例,从施工的角度来探讨降低风险的措施,通过灌注桩加固、掘进参数控制、区间注浆、监控量测及千斤顶应急等施工手段,有效的降低桥墩变形、减少沉降,确保盾构施工和高铁运营两方面的安全,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复杂环境条件下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分析 下载:85 浏览:295

王敦显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以徐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区间盾构下穿铁路为背景,研究下穿施工对铁路设施的影响。首先分析铁路箱涵和运营线路的控制标准,而后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对现场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地铁施工期间引起地表最大沉降量、列车振动荷载增加的地表沉降量均满足铁路最大沉降量控制标准;隧道开挖后,铁路箱涵各部分内力较小,结构本身安全可靠;现场监测数据表明,铁路箱涵和运营线路的最大沉降量及沉降差均满足控制标准,铁路正线可正常运行。

盾构下穿高铁桥梁施工控制技术 下载:84 浏览:298

李盼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随着城市地铁交通的快速发展,盾构下穿各种地面交通线路的情况也频繁发生。以某盾构区间下穿高铁桥梁为例,从施工的角度来探讨降低风险的措施,通过灌注桩加固、掘进参数控制、区间注浆、监控量测及千斤顶应急等施工手段,有效的降低桥墩变形、减少沉降,确保盾构施工和高铁运营两方面的安全,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截污管道盾构下穿河底施工技术 下载:36 浏览:499

迟维英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以沈阳运河水系改造截污工程一标段盾构下穿河底软弱不良地层为背景,通过采取地层注浆加固和施作钢筋混凝土抗浮板等技术措施,优化渣土改良,合理设定土压、掘进速度等掘进参数,控制同步注浆、二次补浆,强化监控量测,成功解决了穿越时可能出现的冒浆、突泥涌水、隧道上浮等风险,沉降控制在设定值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大盾构下穿河道技术研究 下载:215 浏览:2128

徐庆萍 《建筑技术学报》 2023年9期

摘要:
轨道交通建设的日益发展,不但极大地便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还有力的缓解了交通出行拥堵不堪的状况。但随着高铁线网的不断加密,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河道建设情况也随之而来。保证盾构隧道安全穿越且不影响后期的运营安全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津兴铁路大盾构下穿永定河的实践,就穿越施工时盾构隧道采取关键施工技术等技术进行了介绍,为类似穿越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