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颗粒填充型聚合物的导热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载:89 浏览:466

席翔 夏延秋 李晓鹤 冯欣 《新材料》 2018年11期

摘要:
采用蒙特卡罗可控空间分布算法,生成网链构型的三维代表体积单元(RVE)模型,数值研究了非均匀分布下不同组分氮化铝/石墨/银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制备了氮化铝、氮化铝/石墨、氮化铝/石墨/银三种填料体系的导热硅脂,并测试所有样品的热导率和体积电阻率。采用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室温下导热硅脂在钢-钢摩擦副上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金属表面并利用能谱分析仪(EDS)对表面元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热填料形貌越丰富,硅脂中的导热网络越致密,氮化铝/石墨/银硅脂的最大热导率可达1.623 W/(m·K),可实现在较少填充量下获得较高热导率;氮化铝/石墨/银有限元模型模拟的结果更贴近实验测量值,可以用来预测球状/片状/棒状颗粒填充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氮化铝/石墨/银导热硅脂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最优,这归结于其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协同减轻电弧对金属表面的侵蚀。

锆合金包壳和GH4169镍基合金的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载:28 浏览:444

高雯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12期

摘要:
燃料棒在冷却剂流过时易受到扰动而发生微振动,导致在格架弹簧与包壳管接触点附近产生微动摩擦磨损,严重时会导致燃料棒破损,放射性产物泄漏,从而影响核电厂安全运行,因而需要对燃料包壳的微动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充分研究。本研究旨在比较分析2种牌号、2种状态的锆合金(Zr-4)和N36与格架材料GH4169镍基合金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分析载荷、循环次数、环境条件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磨损表面的形貌、成分分析结果,揭示其微动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动摩擦磨损时摩擦系数随载荷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相同条件下,Zr-4/Zr-4摩擦副组合的微动摩擦系数最大,GH4169/N36摩擦副组合的微动摩擦系数最小;预氧化对材料的微动摩擦系数影响显著,预氧化态样品的摩擦系数均高于非预氧化态的样品。

Cu含量和烧结温度对Fe-Cu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505

石磊1 赵齐1 罗成1 陈浩1 杨继彪1 张晓东2 李贤斌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研究了铜含量和烧结温度对Fe-Cu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为20%~60%,随着Cu含量的提高耐磨性能先随之提高,Cu含量为40%时耐磨性能达到最优值,平均摩擦系数最小为0.172,磨损量为0.007 g;随着Cu含量的进一步提高耐磨性能反而降低。烧结温度为1096~1296℃时,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耐磨性能随之提高,温度达到1196℃时耐磨性能达到最优,平均摩擦系数最小为0.123,磨损量为0.0018 g;烧结温度再提高耐磨性能反而降低。在最优工艺烧结过程中液相Al分别与Fe和Cu基体生成固溶体,使材料的密度和强度提高。MnS分解后,Mn与Fe基体生成固溶体,部分C也与Fe基体生成固溶体,两者促进了合金的固溶强化。其余的单质C,使合金的润滑性能提高。烧结后,Cu晶粒组织变得均匀细小,在Fe基中以网状形式存在。以上各组元的特殊作用使Fe-Cu基复合耐磨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Fe对Al-10Si合金微观组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477

胡治流1,2 黄惠毅1 唐鹏1,2 农登3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采用MM2000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Al-10Si-xFe合金在不同负载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适量的Fe含量可改变Al-10Si合金的第二相组织.在100 N低载荷时,Al-10Si-xFe合金具有一定的摩擦性能,Fe含量的增加对其磨损质量影响不大,但会减低其摩擦系数.在200 N中载荷时,铁含量较低的Al-10Si-xFe合金的摩擦性能较低,当Fe质量分数达1.5%时,具有一定的摩擦性能.在300 N高载荷时,Al-10Si-xFe合金的摩擦性能较差.该合金不适宜用作高载荷摩擦材料.

ZTA/A356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载:94 浏览:514

王娟1 许小军2 邢文超3 王大亮4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利用热压烧结制备了ZTA陶瓷预制体,然后通过压力浸渗工艺制备了ZTA/A356复合材料,同时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ZTA/A356复合材料的体积损失约为A356基体铝合金的1/4,且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随ZTA颗粒粒度的减小先下降再提高.

研究船舶海洋工程中的新型材料应用与性能评价 下载:95 浏览:980

陈炳润 《材料科学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船舶和海洋工程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及其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新型材料在海洋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需求,然后详细介绍了耐腐蚀性能和耐磨损性能评价方法,并以某船舶和海洋工程项目为案例,阐述了新型材料性能评价的具体实践。接着,通过对挑战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评价标准、降低制备成本、解决长期性能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新型材料在船舶和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强调了多功能化、智能化以及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