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学术与政治:民初中国地学会的行政区域研究 下载:39 浏览:228

谢皆刚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民元共和取代专制,加上革命带来的参政议政潮流,朝野热议改定行政区域。倾向革命党的中国地学会借助学理与学会组织,附设厘定行政区域研究会,研究省制与划一地方等时人关注的问题,以建言当道。二次革命后,北京政府解散国民党,中止国会,又严控舆论。为避祸,中国地学会转向纯粹学理研究。袁世凯死后,国会恢复,并试图拟定宪法,会中多有国会议员的中国地学会,以学干政,研究宪法草案中争议最烈的地方制度。1917年6月12日,国会第二次被解散,中国地学会的议政热情再度熄灭,关于行政区域的议论逐渐平息。

从“帝国”遗产到英国“飞地”:二战结束前后美国视野中香港形象的转变及其意义 下载:46 浏览:209

孙晨旭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二战期间至战后初期,美国政要和社会精英一度热议涉港事务,初步形成对涉港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政策框架。香港对于中英两国的特殊意义,以及香港对于美国的有形和无形价值,在二战结束之际随着大国关系的变化发生显著转变,美国视野中香港的形象相应地从"帝国"遗产转变为英国"飞地"。以此为起点,美国政府始终围绕美中、美英关系塑造香港的形象,评估香港的价值,进而制定香港政策。在中国收回香港主权以前,美国对香港的定位始终没有脱离美、中、英三国关系,美国对港政策在本质上是美国对华政策和对英政策的一部分。

美利坚殖民地史研究的帝国转向:“帝国学派”史学述评 下载:57 浏览:325

吴万库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自美国革命以降,美利坚殖民地史长期囿于"国族"视域之下,成为立国前史的点缀,被矮化、边缘化,直至19世纪末,帝国学派率先借力新情势、新方法、新史料,倡导跳出国族框架,用英帝国的视域来关照美利坚殖民地史。这种带有"空间转向"的研究方法,不断渗透到其他史学流派和学科领域中,为美国史学带来新路径和新课题,在美国历史编撰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例析加拿大安大略省历史探究教学的模式与特点 下载:66 浏览:216

郑士璟1 张小卉2 《历史教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加拿大安大略省在历史教学中,推重多元文化理解,着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其探究教学形成"提问——聚焦——经验——评估——交流"基本模式,并具有个性化、多视角、生活化、多元表达的特点。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