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性别观念、年龄认同感与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基于认知与行为的个体微观分析 下载:54 浏览:370

李翌萱 《老龄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卷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考察了性别观念和年龄认同感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更趋于现代的性别观念和更高的年龄认同感对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老年人家务型、公益志愿型和政治型活动的参与发生比也有显著促进效应。同时也发现,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水平是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显著影响因素。此外,区分和检验了个体性因素之外的省际区域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效应占14.80%,区域差异性较为显著。基于此,建议通过终身教育促进老年人树立更科学的老年观,进一步完善老年群体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支持系统,并加强适老环境建设的区域均衡性。

隔代照料减少了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吗?——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 下载:54 浏览:386

马磊1 林森苗2 《老龄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使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 2014),考察了提供隔代照料对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影响,并分析了背后的社会机制。两层次随机截距Logit模型分析表明:参与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更可能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隔代照料的频率越高,参与社区活动的可能性越大;给定隔代照料的状态,女性老年人的社区参与程度比男性老年人要高。在合理的安排与统筹下,家庭育儿生活不但不会挤压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反而会提升他们的社会参与积极性。

国外典型国家老年人再就业实践经验及启示 下载:74 浏览:427

同春芬 丁芬 《老龄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人口老龄化既是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性难题。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继续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引介国外典型国家老年人再就业的实践经验,以期助力我国解决老年人再就业问题。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的促进老年人再就业实践经验包括:企业实行延退制度,引入工资高峰机制;社区发挥平台作用,建立"银发人才中心";政府采取"胡萝卜加大棒"政策,增加补贴,降低福利水平;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推行"返回工作50+"计划。未来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老年人再就业:企业创新薪酬支付机制,社区建立老年人才中心,政府提供老年就业保障,社会组织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补充服务,等等。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人出行研究 下载:146 浏览:1511

郑新久 武心阳 沙峻林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的出行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老年人的出行为主题,研究老年人出行特征以及出行方式,对老年人出行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出行目的主要集中在去医院、去购物、去娱乐等,个体出行的比例远高于团体出行;出行方式以步行、公共交通为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交通设施以及出行安全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数字时代背景下推进积极老龄化是必然选择 下载:148 浏览:1551

李恬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10期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老龄化进程,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可见,关于快速老龄化的问题,我国已经展开了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个战略就是“积极老龄化”战略。

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研究 下载:154 浏览:1701

潘云荣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积极老龄化理论转变了公众对老龄问题的传统看法,加快了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进程。在全面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的过程中社区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以及历史使命,将积极老龄化理念根植于心,科学设置专门健康课程,正确指导老年人使用社区服务,稳步提升老年人参与能力,确保老年人获得参与机会,主动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积极优化老年教育管理。在多措并举中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发展及创新,保障最佳的教育质量和水平,确保社区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