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注意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下载:51 浏览:337

刘虹 陈滟 佟建霞 黄杰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注意障碍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及门诊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注意力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连线、数字警觉、纸牌分类的测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划线测定评分、纸牌分类评分、数字警觉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划线测定评分、纸牌分类评分、数字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的注意障碍。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下载:12 浏览:144

季秀丽 杨武军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A组(48例)和B组(47例),A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B组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NSE、8-OHdG、MDA、S100β水平均低于B组(P<0.05);治疗后1、2周,A组MMSE评分均高于B组(P<0.05);治疗后2周、3个月,A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B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

脑血栓后偏瘫的心理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256 浏览:2816

李海燕 邱红花 易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对偏瘫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70例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偏瘫病人,按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5名病人均接受传统的偏瘫康复疗法,治疗组配合心理疗法。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治疗前两组病人的手运动功能(P<0.319)、下肢运动功能(P<0.897)、运动功能(P<0.897)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显著性提升(P<0.01);组间相比,治疗组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生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在传统的偏瘫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心理疗法,可以减少病人的精神障碍,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功能的恢复。

丁苯酞对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精神心理量表的作用研究 下载:264 浏览:2666

陈美丽 《心理学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将丁苯酞应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老年血管性痴呆治疗的患者,共56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两组,丁苯酞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临床治疗,丁苯酞组实施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精神评分。结果:丁苯酞组治疗总有效率(96.42%)显著高于常规组(71.42%)(X2=6.4870,P=0.0108);治疗前,两组将神状态评分数据相近,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丁苯酞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分(23.25±3.17)分显著高于常规组(17.74±3.62)分(t=6.0593,P=0.0000)。结论:为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实施丁苯酞进行治疗,可改善临床疗效,缓解精神状态,值得推广。

精神护理以及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下载:185 浏览:2901

曹利蓉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了精神护理以及家庭支持护理对老年痴呆症患者智能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起始时间为2019年11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9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2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精神护理以及家庭支持护理。对比2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的智能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过阶段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智能精神状态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比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精神护理以及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在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智能精神状态,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研析 下载:117 浏览:1545

王蕊 《国际护理学》 2023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焦虑症患者护理中运用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研究时间为2021.01-2022.06,研究对象为上述时间段内就诊的焦虑症患者,总数量为68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以1:1的比例分组,34例/组(对照组、研究组)。两组在治疗的同时分别为其提供常规护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和精神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比对照组低,NOSIE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为焦虑症患者提供语言沟通和心理护理服务在缓解其焦虑情绪和精神状态方面的效果显著,为预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值得大力推广。

基于中医整体护理方案的针刺结合耳穴揿针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康复研究 下载:205 浏览:851

吕上函 廖院平 《中医研究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中医整体护理方案的针刺结合耳穴揿针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方法 以确诊痴呆疾病者为对象,一共有150例患者参与,最早2021.5入院,最晚2022.5入院,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一组患者有75例,称作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为研究内容;一组患者有75例,称作观察组,以中医整体护理干预为研究内容。完成护理干预后,进行组别指标评价比较,包含第一项护理效果、第二项认知功能、第三项生活质量、第四项日常生活能力、第五项精神状态。结果 参与比较组别共计两个,第一个是对照组,第二个是观察组,第一个评价比较指标是护理有效率,比值是(P<0.05)且观察组大;第二个评价比较指标是认知功能,第三个评价比较指标是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干预后进行,比值是(P<0.05)且观察组高;第四个评价比较指标是日常生活能力,第五个评价比较指标是精神状态评分,护理干预后进行,比值是(P<0.05)且观察组低。结论 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后,不仅要积极治疗,还需积极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提高护理效果,让患者满意。

整体护理对狂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211 浏览:1865

王雪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3期

摘要:
探析整体护理对狂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从时间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狂躁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抽样分组法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参比组31例应用基础护理,试验组31例应用整体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治疗依从性。结果:在对狂躁症患者进行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精神状态均好于参比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在对躁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用整体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建议研究使用。

中医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策略分析 下载:167 浏览:2694

刘秀珍 孙莹 宋德红 《当代中医药》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冠心病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的80名冠心病病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中医护理组40名,对照组40名,采用抑郁症自我评估量表;睡眠、生活质量、身体功能状态评分、心律失常、静脉栓塞、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为观察指标。在这些指标中, SAS评分、 SDS评分、睡眠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生理机能状态评分均采用 t检验,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则采用x2检验。结果:护理后,中医护理组 SAS评分、 SDS评分、睡眠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和身体功能状况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冠心病病人进行临床护理,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提高病人的睡眠和生活品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