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联系的空间测度与演变格局研究 下载:85 浏览:483

孟小芳1 张雯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4期

摘要:
针对2000—2015年间各地级以上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格局演变,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流强度修正城市吸引力规模参数的城际空间联系强度模型,分别从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测度和时空格局变化两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联系度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长三角城市群城市流强度和经济联系度均持续上升,空间结构已明显表现出多个都市圈绵延发展态势,符合各城市经济在外向功能量和功能效率的变化趋势,可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高速铁路对滇桂黔地区铁路通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研究 下载:76 浏览:464

陆好健 张良兵 王珞瑜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以通达性模型和空间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了滇桂黔地区内32个城市在2014年和2017年两个年份的铁路通达性和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对比高速铁路开通前后的变化;研究发现:高速铁路开通可显著提高沿线城市的区域通达性,促进了多个铁路网中心城市的形成,通达性水平优化移动方向从以贵阳安顺为中心向广西东南及南部沿海移动。高速铁路开通使沿线城市交流越来越密切,贵安经济走廊、昆明、曲靖、玉溪半小时圈、北部湾都市圈等多个空间格局的初步形成,但沿线城市的通达性水平和经济联系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淮海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变化分析 下载:152 浏览:1493

王朋燕 《中国经济》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以淮海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的道路网、人口、GDP、全国15个非农行业的从业人员等指标,运用GIS技术网络分析、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引力模型和经济联系模型相结合,对2019年淮海经济区区位熵进行研究,为该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提升提供决策并为其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提供借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