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三维石墨烯基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下载:58 浏览:415

刘杰 曾渊 张俊 张海军 刘江昊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石墨烯具有单层碳原子组成的六方晶系晶体结构及独特的电学、化学、力学和热学性质。然而,由于石墨烯片层之间较强的π-π键和范德华力,导致易团聚或堆积,使其比表面积大幅减小,严重损害其性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构建具有多孔结构的三维石墨烯基材料,不仅保留了石墨烯优秀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等本征特性,而且获得密度低、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结构优点,进而满足吸附剂、催化剂载体、生物传感器及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需要。因此,开发三维石墨烯基材料的先进制备方法成为本领域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综述了三维石墨烯基材料的现有制备方法,包括自组装法(水热还原法、化学还原法及冷冻干燥法)、模板法(胶体模板法、模板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及模板辅助水热还原法)和3D打印法(直写成型法、喷墨打印法、熔融沉积成型法、光固化成型法、选区激光烧结法及选区激光熔融法),总结了上述方法的优点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对三维石墨烯基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超音速火焰喷涂多尺度WC-17Co粉末制备的金属陶瓷涂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下载:83 浏览:439

陈枭1,2 白小波2 王洪涛2 纪岗昌2 《新材料》 2019年8期

摘要:
在不同氧气流量(322 L/min、402 L/min、482 L/min和543 L/min)条件下,将多尺度WC-17Co粉末(60%(质量分数)纳米WC和40%(质量分数)微米WC陶瓷颗粒)通过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WC-17Co金属陶瓷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技术(XRD)分别对涂层的组织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并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值和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流量降低,涂层中WC颗粒分解更为严重,在氧气流量为322 L/min时,涂层中WC陶瓷相最少。HVOF喷涂过程中氧气流量对最终形成的涂层中W、W2C与Co3W3C相的含量及涂层的硬度值和耐磨损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与前者呈负相关,与后二者呈正相关。当氧气流量控制在543 L/min时,HVOF喷涂形成的涂层中主要物相仍为WC相;通过硬度测试发现,随着氧气流量增加,涂层的硬度值逐渐增加,在氧气流量为543 L/min时,涂层具有最高硬度值((979±52. 9) Hv0. 3)和仅为(6. 6±0. 57) mg的磨损失重量。

木质素基碳纤维制备的研究进展 下载:90 浏览:475

刘兰燕1 宋俊 1程博闻1 薛文池1 郑云波2 《新材料》 2018年10期

摘要:
木质素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并且可再生、碳含量高,将其应用于碳纤维的制备有着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简要介绍了木质素基碳纤维的发展进程,详述了硫酸盐木质素、有机溶剂型木质素和蒸汽爆破木质素的来源、结构差异及其碳纤维制备工艺过程进展,通过对比得出硫酸盐木质素是制备低成本碳纤维的最佳木质素原料,同时指出了木质素制备碳纤维的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木质素制备碳纤维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快重离子辐照对氧化锌材料内部结构特性的影响 下载:97 浏览:507

宋银1,2 吕康源1,2 张胜霞1,2 《材料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使用拉曼光谱和透射电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高能快重离子辐照对ZnO单晶内部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快重离子辐照后,在ZnO单晶的拉曼光谱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振动吸收峰。采用不同轴向的拉曼入射光表征方法,证实了位于576 cm-1的振动吸收峰与氧空缺位(V0)密切相关。经离子辐照后透射电镜图像显示出现了许多间隙原子、空位和位错等缺陷,而电子衍射图表明试样没有出现明显的非晶化。这个结果表明,较高的能量和辐照剂量对氧化锌的整体结构和性能几乎没有影响,也充分证明ZnO单晶具有良好的抗辐照性能。

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的性能研究 下载:87 浏览:516

朱平 隋淑英 李静 王炳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研究了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的红外谱图、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远红外发射、保温和抑菌性能,并与普通涤纶纤维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材料颗粒在纤维中的分布较均匀,基本上无团聚现象;纳米材料的加入没有影响涤纶纤维的基本结构和热性能;与普通涤纶纤维相比,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延伸度略有降低,但变化不大;纳米远红外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远红外发射性能、保温性能和较好的抑菌性能。

纳米抗菌涤纶纤维的性能研究 下载:93 浏览:505

​朱平 隋淑英 李静 王炳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研究了纳米抗菌涤纶纤维的红外谱图、热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抑菌性能,并与普通涤纶纤维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材料颗粒在纤维中的分布较均匀,基本上无团聚现象;纳米材料的加入基本不影响涤纶纤维的基本结构和热性能;与普通涤纶纤维相比,纳米抗菌涤纶纤维的断裂强度略有降低,但是断裂延伸度增加,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得较平缓;纳米抗菌涤纶纤维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