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发现细胞生长的脉络: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楼设计 下载:74 浏览:475

程超 谢忠雄 《中国建筑》 2020年7期

摘要:
以结构主义建筑设计方法为参照,设计源自对一种教学建筑类型的探索,既能暗合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又能回应建筑功能模块的组合原则;既能实现自由交往的迷宫又能具有相对清晰的脉络。建筑空间组合概念以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作为出发点,以细胞核为中心的细胞单位构成转化为以内院为核心的院落功能单元,并结合整体功能分区和动线组织,以细胞增殖的分裂过程中呈现的不同连接定义院落之间连接。设计将这一理念应用于校园西部教学片区,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建筑组合模式,发现细胞生长的脉络,实现校园规划的永续生长。

浅议结构主义建筑的空间特性——以凡·艾克的阿姆斯特丹孤儿院设计为例 下载:84 浏览:509

张扬1 徐聪2,3 《中国建筑》 2019年4期

摘要:
该文通过对二战以后结构主义建筑理论及其空间模式的研究,并对以荷兰建筑师凡艾克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建筑作品阿姆斯特丹孤儿院建筑作品的分析,得出了结构主义建筑空间的三种空间特性:理性、诗意、多义性,并引发了对结构主义建筑理论及其设计方法在建筑创作中的思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