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光照对腐殖酸生物可利用性的增效作用的研究 下载:66 浏览:419

任东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以稻田土壤腐殖酸(HA)为代表,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多元手段探究了光照影响HA组成、结构、光学性质和微生物可利用性的机制。结果显示,光化学转化能减小HA的分子量、腐殖化程度和芳香化程度,改变HA的组成和结构,生成多种小分子有机物,如脂肪性有机物和有机酸,从而增大HA的微生物可利用性。值得注意的是,光照对HA微生物可利用性的增强作用会受光照时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溶解性腐殖物质的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信息。

不同腐殖酸尿素对玉米氮素吸收及增产效应的研究 下载:45 浏览:490

魏永富1 张胜1 李星星1 苑志强1 冯梦喜2 《农业学报》 2018年10期

摘要:
试验通过设置不施氮(CK)、普通尿素(U)、腐殖酸尿素(H1、H2、H3、H4、H5)、Ⅲ型腐殖酸尿素减施10%(H3-10%)共8个处理,对腐殖酸尿素在玉米生产中较普通尿素的增产效果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5种型号腐殖酸尿素处理玉米的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单株吸氮量均增加,单位面积吸氮量增加4.16%16.90%,除籽粒氮分配降低,茎、叶、其他器官氮分配整体上均增加;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5种型号腐殖酸尿素处理玉米的穗粒数、百粒重均增加,产量增加6.72%12.89%,氮肥利用效率均提高,收获后土壤全氮含量降低10.81%17.66%。Ⅲ型腐殖酸尿素减施10%处理玉米的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单株吸氮量均比施用普通尿素增加,单位面积吸氮量增加27.70%,籽粒、叶氮分配降低,茎、其他器官氮分配均增加;Ⅲ型腐殖酸尿素减施10%处理玉米的穗粒数、百粒重均比施用普通尿素增加,产量增加14.32%,氮肥利用效率提高,收获后土壤全氮含量降低18.72%。

腐殖酸水溶肥对蒙古黄芪根系生长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下载:22 浏览:490

郭岩1 盛晋华1 张雄杰2 刘杰1 李孝基1 《农业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设置腐殖酸水溶肥和蒙古黄芪高、中、低3个密度处理,探究不同密度下腐殖酸对蒙古黄芪根系生长和产量、质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蒙古黄芪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减少且降低的幅度变大,叶片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根直径减小,根表面积和体积下降;有效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增加。喷施腐殖酸处理在蒙古黄芪高密度和中等密度下显著提高了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根表面积和体积,并且增加了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腐殖酸处理后中等密度和高密度较对照分别增产8.6%,7.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0.016,0.013百分点。

腐殖酸对植物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下载:16 浏览:148

朱珊珊 刘景辉 李英浩 张志芬 戴云仙 《农业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干旱是制约其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素。腐殖酸(H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耐旱性有着重要作用,广泛参与调控植株防御反应和形态发育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应对各种环境胁迫的应激反应。文章着重介绍了干旱胁迫下腐殖酸对植物的表观形态、生理生化、分子机制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腐殖酸对干旱胁迫下植物表观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根系和地上植株的生长发育,而植物生理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光合作用、渗透调节代谢、抗氧化代谢、激素物质以及矿质营养等方面,并阐述了腐殖酸诱导的分子机制及参与其中的调控基因,总结了当前腐殖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腐殖酸在植物抗旱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