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储煤场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69 浏览:427

张全斌1 周琼芳2 杨建国3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标准的不断提高,燃煤电厂露天条形储煤场的封闭化治理势在必行。与传统钢结构相比,封闭式储煤场采用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具有抑尘效果好、自重轻、地质条件适用性好、透光性好、耐腐蚀、耐候性强、自洁性能好,施工工期短且造价低等优点。通过工作原理分析,从膜结构的使用寿命、防火、防爆、安全性能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空气支承式膜结构能满足工程环保治理的要求。经工程实践验证,空气支承式膜结构储煤场满足技术要求,结果符合预期,具有工程推广价值。

添加剂对聚丙烯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下载:88 浏览:439

王辉1,2 崔梦冰1,2 闫冬冬1 陈改荣1,2 《新材料》 2018年12期

摘要: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丙烯腈膜,分别以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和PVP-K90)、聚乙二醇(PEG-2000和PEG-6000)和有机小分子乙二醇、无机盐氯化锂(LiCl)等六种物质作为制备聚丙烯腈膜的添加剂,含量均为3%(质量分数)。并对聚丙烯腈膜的表面和断面结构、水通量、孔隙率、水接触角及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率等进行了测试及表征。结果表明:以PEG-2000作为添加剂制得的膜的微孔较多,孔径较大,断面为指状结构,具有最大的水通量和孔隙率,达到436L/(m2·h)和86%;有机小分子乙二醇作为添加剂制得的膜的水通量较低,但对BSA的截留率最高,为93%;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二醇(PEG)制得的膜的水接触角较低,最小达到68°,亲水性较好。

一种改进型梁-岛-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与设计 下载:18 浏览:307

郝建红 范宗皓 李艺 《传感器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研究了一种量程为800 kPa的改进型梁-岛-膜结构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通过与常见的C型和E型结构进行仿真对比,证明这种改进型结构的传感器灵敏度得到了很大提高。采用IntelliSuite仿真分析最大等效应力、挠度和输出电压,得出在中心膜尺寸为2.6 mm×2.6 mm×60μm,梁尺寸为400μm×200μm×60μm,岛尺寸为1.3 mm×1.3 mm×370μm的情况下,该结构具有较高的线性度和灵敏度,同时进行了制版与加工流程定义。为了实现结构的优化,设计了压敏电阻的尺寸和阻值,通过对改进型结构的仿真,确定了获得最大电压输出时压敏电阻的尺寸;并分析比较了同一硅杯尺寸下3种结构不同压力下的最大等效应力、挠度和输出电压分布图,得出改进型结构灵敏度最佳。

大型彩色不规则曲面膜结构施工技术 下载:58 浏览:360

刘志栋 纪如碧 吴波 潘天华 董博 刘长宝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演艺中心为骨架式膜结构体系,以大型钢构屋顶为骨架,在骨架上方张拉膜材。钢、索、膜三者结合,以钢索网支撑上部膜材。施工中通过建立模型深化精准定位焊接。通过二维材料的裁剪,焊接,张拉形成所需要的三维空间曲面,实现了不同颜色的膜材曲面搭接。

胶乳水泥微观研究 下载:76 浏览:271

张颖1,2 李俊莉1,2 徐杰3 任海晶1,2 陈大钧4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针对胶乳水泥在水平井中稳定性较差、胶乳水泥微观理论不够充分,为多层面研究胶乳水泥的微观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差重分析、红外光谱、能谱、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对常规水泥和最具代表性的3种胶乳水泥即1号、2号、3号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微观结构和组分。结果表明:胶乳的加入能明显降低水泥中Ca(OH)2的含量,促进钙矾石的生长。3种胶乳水泥所含元素以及各元素含量无较大差别,组分相差不大。1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分布均匀且结构完整,针状或纤维状物质较多,纹路清晰,定向排列整齐,水化物结晶较为密实,毛细管空隙较少; 3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分布分散,均以小块膜结构为主,含针状或纤维状物质较多,有少许絮状物质存在; 2号胶乳水泥膜结构少,气泡较多,水泥石中有较多未水化的大颗粒,且絮状物质较多,针状物质较少。各分析手段相符佐证,分析结果与宏观上的性能表现是一致。

我国特殊工程专业技术发展综述 下载:68 浏览:403

陈蕾1 任静2 蓝戊己3 王彦辉1 张军1 吴学军1 《建筑技术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加固改造技术、建筑物整体移动、膜结构和建筑遮阳等特殊工程专业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特殊工程的技术进步提升了我国建筑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航天器可展开薄膜遮光罩机械设计的发展与展望 下载:55 浏览:575

洪思佳 赵新宇 耿旭亮 王鑫龙 谢旭超 《航空航天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从可展开薄膜遮光罩的几何构型、展开驱动技术、薄膜折痕设计和薄膜褶皱动力学分析四个方面论述了航天器可展开薄膜遮光罩机械设计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可展开薄膜遮光罩机械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航天器可展开薄膜遮光罩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添加材料、工艺条件对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与分析 下载:218 浏览:2348

杨树明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用侵入沉淀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超滤膜,讨论了所添加材料:聚维酮(PVP)、聚乙二醇(PEG)、聚偏氟乙烯(PVDF)、氧化石墨烯,以及工艺条件:干程、凝胶浴、芯液、后处理等对PVDF超滤膜的结构及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方面主要包括超滤膜致密层的厚度、过滤孔径尺寸、指状孔结构、海绵状结构,以及与结构相关的性能,包括膜通量、机械性能、过滤孔径、亲水性能等。通过将添加材料与工艺条件相结合进行更为全面研究分析,更好地掌握制膜理论与技能,能够制备出符合预期目标的PVDF超滤膜,满足不同使用领域要求。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