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融资约束、产融结合与企业研发投入 下载:46 浏览:239

徐海峰 邓金丽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8期

摘要:
以2007~2018年国内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融资约束、产融结合与企业研发投入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显著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产融结合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但产融结合的介入并未缓解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为了详细验证产融结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对企业的产权性质、规模、融资约束程度以及所属行业进行分组检验,结果发现:产融结合对研发投入的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大规模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在产融结合后更有动力提高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下载:59 浏览:437

张炜妍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创新创业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相对于其他版块,其更关注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价值提升。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从资金供给角度研究其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研发投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价值。进行融资约束强弱分组讨论后发现无论在融资约束强还是弱的条件下,研发投入都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融资约束强的条件下会削弱这种正相关的程度。上述研究结论对我国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尤其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提升企业价值提升,进行研发投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股利税差异化、融资约束与权益资本成本 下载:64 浏览:444

李桂萍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基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与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方程组,研究了融资约束对股利税差异化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利税差异化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在股利税差异化影响公司权益资本成本中发挥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结论证实了中国股利差异化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为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下减税降费的实施效应提供启示。

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32 浏览:367

颜恩点 李上智 《管理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基于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针对产能过剩这一重大课题,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2015年公布的各地区分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构造产能过剩变量,考察了上市公司产能过剩对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和非产能过剩公司相比,产能过剩公司的创新能力更低。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产能过剩与企业创新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低、分析师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在稳健性部分,检验了产能过剩的作用路径,产能过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主要源于盈利能力下降、融资约束加强、转型升级困难和政府救济增加等渠道,替换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指标,研究结论依然稳健。研究不仅对理解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创新难题和探讨制约企业创新的机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推动政府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理论依据。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破解 下载:33 浏览:268

刘满凤1 赵珑1,2 《当代管理》 2019年12期

摘要:
融资约束是长期束缚我国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该问题的破解提供了渠道与途径。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剖析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然后通过构建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平台以及设计相应的融资机制,建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借贷市场来破解融资约束问题;最后,通过构建借贷市场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和贷款利率竞价博弈模型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互联网金融的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及融资机制能有效降低借贷市场中相关环节的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促进了有效借贷市场的形成,实现了借贷资源的高效配置。

融资约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融资方式 下载:57 浏览:412

胡莹 周秀梅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7期

摘要:
随着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中小企业仍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本文以2014-2016年我国浙江上市中小板及创业板企业为样本对象,研究融资约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融资方式。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与债务性融资为负相关,与权益性融资为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一定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会加剧融资约束对债务性融资的负相关影响,会缓解融资约束对权益性融资的正相关影响。

金融集聚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非线性和区域异质性的视角 下载:64 浏览:444

罗薇薇1 曾五一2,3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以2009—2017年上市中小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分析了金融集聚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金融集聚可以一定程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但存在地区性差异,且门槛效应明显。金融集聚对低金融集聚水平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有明显改善,但其影响随着金融集聚水平的增加而减少。当金融集聚水平超过高门槛值时,这一作用非常微弱,总体上呈现非线性特征。这说明当金融资源高度集中时可能产生挤出效应。

利率市场化、生命周期与企业融资约束 下载:51 浏览:399

祝佳1 郑文华2 吴非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基于2007-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揭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中有显著效果。机制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能够通过降低企业金融化、财务费用和短贷长投三种方式来缓解融资压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嵌入了金融部门发展状况后,无论银行部门发展好坏与否,利率市场化均能以其为载体对融资约束缓解有所裨益,而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发展较差的环境下,利率市场化效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最后,从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实施差异化政策供给和完善金融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系股东与融资约束——基于系族集团的经验证据 下载:75 浏览:500

李文文1 黄世忠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已有研究指出,控股股东的关系股东加剧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利益冲突。关系股东是否具有积极的一面,研究中尚缺乏关注。本文以2003-2017年间附属于系族集团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系族成员关系股东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融资约束。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关系股东的系族成员,有关系股东的成员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更低,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关系股东通过降低实际控制人与成员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内部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以及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从而缓解所在成员企业的融资约束。本文揭示了关系股东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丰富了关系股东与内部资本市场经济后果方面的研究。

产业政策、盈余信息质量与审计意见 下载:45 浏览:335

曾慧宇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影响是当前经济和管理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以2006—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了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审计意见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产业政策显著降低了受支持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并且路径分析揭示,产业政策对审计意见的影响通过提高受支持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得以实现,在通过双重差分(DID)控制潜在的内生性之后,仍表明产业政策能显著提高受支持企业的盈余信息质量。进一步探究其内在机理发现,产业政策会降低受支持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从而降低企业市场融资动机下的盈余操纵行为,进而提升其盈余信息质量;同时产业政策会通过降低受支持企业大股东的掏空行为,从而降低其为掩盖掏空而进行的盈余操纵,进而提升盈余信息质量。这些发现揭示了产业政策影响审计意见的内在机理,不但为产业政策的积极经济后果提供了支持证据,也丰富了审计意见研究的相关理论。

客户型文化促进了企业创新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72 浏览:461

毕晓方1 邢晓辉1 姜宝强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4期

摘要:
客户型文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重要的文化维度,是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组成部分,促使企业和客户之间的隐性契约得到较好地履行,有利于合作创新的开展。文章对客户型文化促进企业创新进行理论分析,并以2010-2017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客户型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中介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客户型文化对企业专利申请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降低大客户的波动性、增加客户的异质性和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是客户型文化促进企业创新的中介路径。

客户集中度与企业投资效率 下载:76 浏览:487

王丹1,2 李丹3 李欢4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本文从企业供应链客户风险的角度,研究了大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高会使得企业面临大客户依赖风险,管理层决策会趋于保守进而公司投资效率降低,主要表现为投资不足的程度和概率加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公司失去大客户的风险较低(如大客户为关联企业或重复购买客户)、大客户财务困境风险较小(如上市公司客户的比例较大)或者公司自身议价能力较强(如企业在同行业中市场份额高)时,客户集中度对企业投资不足的正向影响得以缓解。我们发现上述结果并非由于大客户存在使得上市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所致,反而这类企业为了规避客户集中风险,预防性地持有更多现金;此外,上述结果也并非由于企业缺乏投资机会所致,该结果无论在投资机会多或者少的样本组中均成立。本文为系统性理解大客户集中度对企业运营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启示。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融资约束 下载:67 浏览:494

唐玮1 夏晓雪2 姜付秀2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股权质押增强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市值管理"的动机,增大了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可能加剧公司融资约束。本文以2004-2015年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以上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同时,在国有企业、国际"四大"审计以及股票流动性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约束效应较弱。本文在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融资约束等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含义,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政府创新补助、小微企业创新与融资约束水平——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下载:41 浏览:501

刘亚楠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本文使用2013年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究政府创新补助、融资约束与小微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与创新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与创新活动具有阻碍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小微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政府补助的作用和效果会减弱,即融资约束对政府补助效果的发挥具有抑制和阻碍作用。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根据研究结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和市场对小微企业创新的投融资机制,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改善市场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创新补助的激励引导作用以降低小微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

产业政策与会计稳健性 下载:72 浏览:479

黎文飞1 巫岑2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会计信息能够为宏微观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精准和有效的决策依据。"十三五"规划强调指出要"提高经济运行信息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完善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鉴于此,本文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政策为切入点,研究产业政策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结果发现,产业政策显著降低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而且在非国有企业、年轻企业和低成长性企业中更加显著。另外,与一般性产业政策相比,重点产业政策对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大。基于作用路径的检验发现,产业政策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税收负担以及诱发非国企高管攫取超额薪酬的行为,从而导致企业会计稳健性的降低。本研究揭示了产业政策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提供了产业政策影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直接证据。

担保物权制度改革、融资约束与企业现金持有——基于中国《物权法》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下载:81 浏览:480

钱雪松1 代禹斌1 陈琳琳1 方胜2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以《物权法》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企业现金持有。实证结果表明,《物权法》出台后,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显著下降。进一步地,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与融资约束较小企业相比,法律改革对融资约束较大企业现金持有的降低作用更显著。这揭示出,以扩大担保财产范围、完善担保物权设定实现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从而降低了企业基于预防性动机的现金持有。本文揭示出法律制度环境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的重要因素,同时利用法律改革引致融资约束冲击的差异性识别出企业的现金持有动机,这对理解我国企业流动性管理有重要启示意义。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 下载:53 浏览:525

毛心怡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25年3期

摘要: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疫情的冲击下,有关的政策不断出台和调整。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有一定的影响。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于资本结构的最终效应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释。本文从具体政策、外部环境以及中介三个层面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展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