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制度政策导向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下载:24 浏览:257

牛俊蜻1 雷会霞2 谢永尊3 《中国城镇》 2019年11期

摘要:
国土空间规划是新时期我国空间治理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突出的制度政策导向属性,其规划编制应紧密结合政策导向,切实体现生态文明建设、国土用途管控、规划有效传导、信息科学治理等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制度政策的背景和动态,从政策导向着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内容深度、管控传导弹性、技术方法科学性等关键问题。研究认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深度调控应加强对红线空间的管控,专项要素引导应达到大纲深度;空间管控传导中,应增加城市功能区层面到用途区一级的规划管控,以保障有效传导;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应突出对大数据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几点思考 下载:31 浏览:332

张书海 阮端斌 《中国城镇》 2019年11期

摘要: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但其在概念界定、理论方法统一、服务规划编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型背景,采用文献分析法厘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历程、概念内涵及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构建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辅助参考。结果表明:(1)承载力研究与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高度相关;(2)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应重点关注四个维度的内容:概念的时空动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资源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主体、"人口及其活动规模+承载状态评价"的承载力表征结果;(3)以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要素流动性、评价指标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评价结果的丰富性与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4)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需求,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践应强化"资源环境本底表达""区域承载状态评价""要素跨区域流动评估"三个层次的内容。

大城市周边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探索——以安徽省来安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 下载:60 浏览:394

冯新刚1 王璐2 李霞1,2 《中国城镇》 2020年9期

摘要:
大城市周边的乡村是城乡资源要素单向流出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受城镇化发展思维的主导,乡村逐渐出现忽视生态、人口流出、设施不足、风貌缺乏特色、实施管理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地处南京都市圈核心区圈层,是典型的城镇化带动快速发展的地区。规划通过以生态引导理性集聚、以真实意愿模拟城乡体系重构、以实际需求优化设施布局、以潜力评价进行村庄分类指引,形成了面向实施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技术方法。通过对五年来的规划实施评估可知,规划在政府主导的建设领域推进较好,而在由市场决定的产业、城镇化搬迁等项目上不确定性较大,乡村建设规划需要进一步对接政府和市场职能分工,提出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建设目标要求,科学推进规划项目的实施。

非建设用地管控模式与途径探索——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 下载:26 浏览:277

汤圆 《中国城镇》 2019年4期

摘要:
目前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非建设用地往往是规划的"留白区",建设用地的"发展备用地",随着自然资源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实施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管控,逐渐成为规划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非建设用地管控为案例,提出非建设用地管控的主要困境在于其综合效益与建设用地存在级差,且现有管控手段和积累措施无法抑制用地性质转化的动因,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管控模式与途径,探索一条回应经济发展诉求、适应非建设用地保护利用的实践路径。

文旅型小城镇可持续规划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陕西省青木川镇为例 下载:31 浏览:331

崔羽1 王英帆2 崔栋3 《中国城镇》 2019年3期

摘要:
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文旅型小城镇在特色小镇建设及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各类型层次的规划又往往各自为政,导致城镇建设思路难以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如何建构一套可持续的规划体系,持续性地科学引导城镇发展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文旅型小城镇可持续规划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优先、包含、系统、动态"的逻辑关系,结合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青木川镇十年间可持续规划体系构建的实践案例,总结可持续规划体系建构的要点为:以文化为价值内核、以保护为传承内核、以传导为目标内核,通过以保护为导向、深挖地域文化、精确传导机制,来实现文旅型小城镇价值、精神和管控的可持续。

新能源特色小镇规划编制探索——以新余水西光伏小镇为例 下载:31 浏览:335

徐越 彭建东 王晶晶 杨红 《中国城镇》 2019年2期

摘要:
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需要找到新的支撑点。面临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新能源产业作为绿色能源产业正处于升级和创新的关键时期。特色小镇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对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建设有重要推动力。文章通过总结新能源特色小镇发展特点与困境,针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于镇的空间、功能及风貌方面的影响展开叙述,结合江西省新余市水西光伏小镇的规划实践,为解决当前特色小镇的发展困境,从产业布局、空间构筑、特色风貌三个方面提出新能源特色小镇规划编制的基本策略。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村庄规划编制——基于湄潭县马义村的实践 下载:21 浏览:233

刘冰洁1 雷华1 王青2 《中国城镇》 2019年2期

摘要:
统筹好广大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地区,2017年9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提出2018年底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各地陆续启动编制工作。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深入,部分村庄已经有序退出了贫困序列。既要服务脱贫攻坚,也要助力乡村振兴,成为了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作为历时20余年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在农村土地制度、村组管理制度及城乡统筹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成效,并于2018年脱贫出列。本文结合湄潭县永兴镇马义村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梳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提出将多规合一、协同规划、"一事一议"、"三变"改革等技术要点、工作方法、制度创新运用到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探索新时代下村庄规划路径。

广州市白云区解决村历史留用地落地问题的规划实践 下载:47 浏览:372

敖佩 孙鸥 黎逸科 《中国城镇》 2018年3期

摘要:
村留用地作为广东省政府征地补偿政策的补充形式,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长远生活,但在实施建设过程中普遍遇到了落地难、土地效益低等问题。笔者以广州市白云区的村留用地为研究对象,针对白云区村留用地在落地过程中产生的选址与村民意愿不符、选址与规划协调难度大、土地利用低效等问题,提出了公众参与、多元合作、多规协同的规划对策,并探讨了现有规划手段面对的政策局限性,以期为广州市其他地区乃至全国提供经验参考。

西部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法探析——以云南省漾濞县为例 下载:78 浏览:285

江艳云 陈冬 卢操 《中国城镇》 2018年3期

摘要:
我国西部小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起步较晚,其规划编制方法尚在摸索阶段,由于规划不当带来的实际问题较为突出和典型。本文结合云南省漾濞县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对西部小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方法进行深度思考,将地下空间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起来进行编制,运用多规融合、注重协调、综合分析、合理判断、建立导则、落实管控等方法,以期对漾濞县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形成具有较高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指导文件,并为我国西部小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式和规划方法提供思路和借鉴。

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编制研究 下载:83 浏览:523

钟壬琳1 戚德辉2 戴君儿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2期

摘要:
近年来,浙江省先后开展了全省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样地年度调查、监测站年度监测等一系列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与新时期政府决策和社会服务需求尚有差距、监测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与现代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浙江省水利厅编制并印发了《浙江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规划(2018—2022年)》。规划从区域水土流失监测、监测站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年度消长情况分析评价、水土保持监管重点监测、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整(汇)编与应用等方面明确了今后5年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

东莞市路网复杂网络特性及鲁棒性研究 下载:37 浏览:495

谈进辉 《交通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东莞市路网拓扑结构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其特征值,验证了路网拓扑结构的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以有效性为指标,结合东莞市宏观交通模型,研究了东莞市路网的鲁棒性,为东莞市路网拓扑结构和承载力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坡地村镇”点状供地项目的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温州市金岙谷坡地村镇规划为例 下载:62 浏览:371

曹春芳1 贺卫东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坡地村镇"是浙江省促进低丘缓坡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为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18年浙江省"坡地村镇"政策提出点状供地的供地新形式。但点状供地的规划编制细则尚未出台,点状供地空间破碎、基础设施整合难、与传统块状供地审批差异等诸多问题尚未解决。本次研究以坡地利用理论研究为基础,结合浙江省温州市山福镇金岙谷坡地村镇规划案例,从本土建筑方案与地形空间融合、坡地空间设施保障和坡地用地管控深化思路入手,探索"坡地村镇"点状供地项目的规划编制理念和方法,为优化点状供地项目的利用模式、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地理视角在小城镇历史文化遗产区定位中的重要性研究——以湖州溇港为例 下载:53 浏览:352

周尚意1 洪睿哲2 黄一村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9期

摘要:
小城镇历史文化景观或街区面临突出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一方面是保护与开发对立,另一方面是直接利用的经济效益不足,保护经费有限。因此需要首先确定其在小城镇整体中的定位。而地理学的视角对于目前较少的针对这些地区与小城镇整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以浙江湖州的溇港灌溉工程遗产为例,尝试利用地理学"一横"的方法,分析历史文化景观在湖州城市整体中的功能定位。本文的结论是:第一,地理视角可以在帮助确定历史文化遗产区定位发挥重要作用。用"流"的空间关联,有助于理解溇港地区在历史上和今天的功能定位,从而为城乡规划中区域功能定位提供参考;第二,湖州城乡规划将溇港地区打造为水利、生态、文化、旅游的复合功能区,保护溇港地区,就意味着已经给其他功能区带来效益。依据造福于其他地区的效益,可以判断溇港地区水利功能和文化功能效益居首,而后才是休闲旅游和农业的效益。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 下载:75 浏览:432

王明田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2020年我国土地市场将进入"双轨并行"的新阶段,国有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将从需求方推动规划编制和管理变革。当前国家正在全面构建多规合一、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本文探讨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流程,从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三个层面提出了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开展的相关工作,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有序进入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研究——以杨陵区为例 下载:70 浏览:365

段德罡 杨茹 赵晓倩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6期

摘要:
从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出台,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对于乡村而言,不同行政层面的乡村发展建设管控内涵均不相同。文章基于我国行政管理体系特质,解析不同行政管理层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特征,提出以落地实施的物质空间规划为抓手,配合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改革,共同助推国家战略在县域层面的落地实施。并以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乡村振兴规划为例,通过构建杨陵三农现代化发展空间平台及其支撑体系和实施保障机制,以及分期分级分类且建设主体明确的项目库等推动规划实施。同时,规划提出物质空间规划与政策文本相结合的成果表达形式,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有序展开。

北京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初探 下载:76 浏览:455

夏梦妍1 张学飞2 张建1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2期

摘要:
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获得批复,新总体规划中对北京小城镇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及目标。本文以北京部分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其现状发展情况及总体规划实施的困境,反思上版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新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思路及内容的转变,对北京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进行探究。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及思考 下载:410 浏览:267

周鑫 陈培 雄相慧 向芸芸 张鹤 李欣曈 《海洋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对现行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文章构建了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的基本框架,明确了评价原则、思路、流程与方法,以期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依据与参考。针对区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新时期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全面调查、摸清家底,完善分区、探索分类,严格兼容、加强管控,定期评价、动态调整等对策建议

关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策略研究 下载:35 浏览:497

邵明慧 管润泽 《中国土壤》 2025年2期

摘要:
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导向的农村土地规划拥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参与主体更多,专业性和系统性更强,需要相关主体能够明确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农村土地规划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用地分类标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采取个性化土地规划模式,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体系,提高村民参与度,从而保证农村土地规划工作质量,维护广大农村群众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下载:81 浏览:1000

张业平 《中国设计》 2024年2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日益受到重视。乡村景观作为城市和乡村交汇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还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合理运用乡村景观可以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平衡,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本文主要分析乡村景观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乡村振兴战略与国土空间规划双重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研究 下载:165 浏览:2360

管润泽 刘永春 《中国城镇》 2024年2期

摘要:
村庄规划编制是城乡一体化、推进乡村振兴重要内容,科学编制村庄规划能够提升乡村整体规划水平,在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村庄规划编制需要保证其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相契合,坚持以村民为基础,强化规划引领,实现全域全要素推进规范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国土空间规划2个大背景科学合理编制村庄规划,才能保证各项建设工作有序的推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加强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以及优化农村生态、生活、生产空间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