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颈动脉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视网膜动脉阻塞与视网膜静脉阻塞差异分析 下载:58 浏览:374

郑文丽 罗云霞 曹阳 田敏 周琦 吕红彬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对颈动脉进行检查,以观察视网膜动脉阻塞(RAO)和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探索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RAO和RVO的发病差异,从而为RAO和RVO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日至2018年6月20日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住院,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视网膜血管阻塞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CDFI检查,检查项目包括颈动脉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参数,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26例(128只眼),年龄32~85(60. 34±11. 688)岁,其中RAO 51例(52只眼),年龄39~83(61. 68±10. 817)岁,RVO 75例(76只眼),年龄32~85(59. 23±12. 194)岁。颈动脉结构检查的阳性结果包括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斑块形成及内-中膜增厚。在126例患者中,颈动脉结构检查结果阳性者91例(72. 22%)。其中,RAO 51例,颈动脉结构检查阳性者46例(90. 20%); RVO 75例,颈动脉结构检查阳性者45例(60%); RAO的颈动脉结构检查阳性率与RVO的颈动脉结构检查阳性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以及PSV/EDV。结果发现,与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相比,RVO患者颈动脉结构异常的PSV和EDV均明显降低,而RI和PSV/EDV均明显升高(P <0. 05);而RAO中颈动脉结构异常的患者较颈动脉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相比,各参数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 RAO和RVO与颈动脉异常均存在密切相关性,相比而言,颈动脉结构异常更容易导致RAO,而颈动脉结构异常所致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则与RVO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

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的变化 下载:62 浏览:401

李瑾1 张胜娟2 赵伟3 闫配4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8年4~6月临床确诊为RVO合并黄斑水肿的44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治疗组(n=23例,玻璃体腔注射0. 5 mg/0. 05 ml康柏西普)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对比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行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软件自动识别及测量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1个月,治疗组BC-V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患者BCVA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CM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CM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变化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单次抗VEGF治疗RVO合并黄斑水肿在短期内平均BCVA和CMT明显好转,并且未加重黄斑缺血。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及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分析 下载:53 浏览:371

施明慧 李寿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评估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将确诊为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50例(5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16例(16只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4例(34只眼)。采用康柏西普0.05 ml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每个月1次,随后根据患者病情判定是否继续注射,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变化,并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将最终视力恢复值(FVG)分别从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BCVA、CMT及有无系统疾病等方面分析以评价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CRVO和BRVO患者治疗后平均BCVA、CMT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眼底观察示治疗后视网膜出血量较前明显减少,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示视网膜无明显渗漏。在所有151次注射中,发生术后局部球结膜下出血5次(5只眼),角膜上皮损伤2次(2只眼),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治疗前BCVA、病程与FVG呈正相关。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治疗前BCVA及病程是术后视力恢复的预测因素。

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 下载:47 浏览:396

严欢 龚立艳 李立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对比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探讨视网膜各层次厚度与视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我院就诊并通过临床检查确诊为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只眼),分别为康柏西普治疗组(A组)16只眼、雷珠单抗治疗组(B组)14只眼。两组患眼分别行0.05 ml康柏西普或0.05 ml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2、3个月进行复查。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注射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的平均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平均视网膜外核层厚度(ONLT)、平均光感受器层厚度(PLT),以及治疗后3个月BCVA与CMT、ONLT及PLT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后1、2、3个月BCVA均明显优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VA提高2行及以上者,A组有8只眼(50%),B组有9只眼(64%);维持于就诊时水平者,A组有8只眼(50%),B组有4只眼(29%);A组中无视力下降者,而B组中有1只眼(7%)。A、B两组治疗后1、2、3个月,CMT、ONLT及PLT较治疗均前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1、2、3个月,两组患眼间log MAR BCVA、CMT、ONLT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相关性分析显示,A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治疗后3个月ONLT及PLT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67,P=0.005;r=-0.604,P=0.013);B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ONLT及PLT均具有相关性,分别为(r=0.649,P=0.012;r=-0.771,P=0.001);A、B两组治疗后3个月BCVA与CMT无相关性(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及雷珠单抗治疗BRVO所致黄斑水肿有相似疗效,视网膜ONLT及PLT与BCVA具有相关性。

葛芪复明Ⅳ号联合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44 浏览:339

勾晓梅 李雪丽 隋源 周丽霞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葛芪复明Ⅳ号联合抗VEGF(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38例(3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19只眼)在抗VEGF疗法基础上加用葛芪复明Ⅳ号,对照组19例(19只眼)给予单独抗VEGF疗法。治疗3个月后复查患者视力、黄斑区OCT及眼底照相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矫正视力与黄斑水肿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 47%(17/19),高于对照组的68. 42%(13/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葛芪复明Ⅳ号联合抗VEGF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效果更佳。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