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与健康指数的变压器评估与预测 下载:66 浏览:405

黄治国1 刘雯静2 夏骏1 彭峰华1 曾次玲1 颜献诚1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4期

摘要:
随着基于标准化平台的调度自动化集成系统(D5000)被广泛应用,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将整合电气量与设备检测系统等收集的非电气量。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其运行状态对电网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根据调度中心多源数据采集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证据理论的变压器状态评估方法,利用调度中心平台的多源数据建立了变压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估结果结合健康指数曲线对其剩余寿命进行预测。以湖南省某变压器采集数据为算例,结合实际情况,证明该变压器综合评价方法能够融合多源信息对变压器状态进行科学评价。

公路运输通道动态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下载:68 浏览:473

王鹏1 郑贵省1 王元2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现有的公路运输通道能力评估方法并未考虑随机因素影响。采用路段动态通行能力作为路段的容量限制,并以两种路段动态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折算系数法和基于证据理论的计算方法为基础,建立了公路运输通道动态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基于D-S证据理论的光伏发电量预测 下载:56 浏览:348

李英姿1 曾万昕1 戴玉2 郭俊杉3 胡亚伟4 《电气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结合北京地区实际环境因素和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数据,对光伏系统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利用决策树算法,设环境温度、组件温度和辐射量为系统特征,发电量为决策标签,得到特征的分类主次关系,进而将原始数据划分为数个集合作为D-S证据理论中的证据。提取集合中的权重系数并将其等效为证据理论中的基本信任分配函数,并进行证据的融合,最终得到预测结果。最后对比分析经过D-S证据理论融合的预测数据和平均值法得到的预测结果,并计算分析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验证了D-S证据理论预测的准确性,所预测的光伏发电功率可指导光伏并网发电生产。

基于信息熵与DS证据理论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下载:70 浏览:403

易妍1 方磊1 谢骏2 《电气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为解决传统故障诊断方法在准确性、完备性和容错性等方面的不足,在分析电气量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将信息熵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故障诊断,得到了故障度熵和Hilbert边际谱熵两类指标,结合DS证据融合理论综合表述电网元件的故障支持度。算例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对故障诊断结果的支持度以及故障诊断的准确性与容错性,为基于信息融合原理的故障诊断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信息源。

多波段光电复合探测目标融合识别研究 下载:195 浏览:1981

李希 《电气学报》 2022年9期

摘要:
基于所设计的多波段光电复合探测系统,建立了弹丸穿过光幕时光电探测器在不同波段输出信号的模型。针对每个波段所输出信号中携带噪声信号的特点,选择了一种基于不同小波基函数的改进阈值去噪方法,改善了传统小波去噪函数因间断点导致信号产生震荡的不足,进而获得高信噪比,得到与原始信号高度相关的被动可见光、主动近红外激光和中红外波段的目标过幕信号。同时,通过对滤波处理后信号的分析,提取了脉宽、峰值作为特征向量,根据主动可见光、近红外波激光和中红外波段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构建了单一波段下基于神经网络的弹丸识别算法,鉴于传统的神经网络算法训练时间较长的问题,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了神经网络模型的寻优性能,给出了粒子群优化后单一波段弹丸识别模型。最后,根据单一波段优化后识别结果,使用D-S证据融合算法,完成了对目标最终的决策。本文主要分析多波段光电复合探测目标融合识别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监控网络安全主动防护策略研究 下载:321 浏览:3000

李奇鸿 王兴 伍志龙 朱金凤 李志财 《数据与科学》 2021年3期

摘要:
现如今,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进步,作为电力工业的关键基础设施之一,电力监控系统的网络安全对电网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电力监控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无法保证所有的网络攻击都能够有效防护。基于此,针对电力监控网络无法有效检测多类型网络攻击形成的复合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检测防护策略。该策略基于D⁃S证据理论,计算安全事件的偏离度,根据偏离度大小,采用局部线性加权确定安全事件的权重,形成基于局部线性加权的安全事件证据组合。在此基础上,针对多类型网络攻击,构建了基于证据分类的复合攻击检测防护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对单一攻击源具有非常良好的判别精确度,还能够有效甄别多类型网络攻击行为,对电网安全运行具有参考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