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冬季取暖“煤改气”实施现状与案例地区经验做法探讨 下载:47 浏览:467

冯相昭 赵梦雪 王鹏 杜晓林 王敏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要:
得益于政策体系和保障机制的日益完善,近年来"煤改气"工作取得了长效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别从市级、县级层面选取河南省焦作市、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开展调研分析和案例评估。研究发现,通过健全改造管理机制、精细化设计补贴政策、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和加强地方宣传引导,案例地区冬季取暖清洁化水平大大提高,散煤污染排放显著减少,农户燃气取暖成本相较改造前未明显增加。由此建议,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改造方式;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实行奖惩管理措施;加强安全监管,完善售后保障服务;完善可持续奖补政策,创新投融资模式;采用多元化措施,提高气源保障能力;加强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

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绿色低碳绩效评价及对策建议——基于石家庄市深泽县和无极县农户调查 下载:35 浏览:458

赵梦雪 冯相昭 王敏 杜晓林 梁启迪 王鹏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清洁取暖政策实施效果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基于农户调查结果,从经济、社会、污染减排和温室气体减排4个维度,构建"煤改气""煤改电"绿色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分析和减排效果归一化分析,量化协同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两种改造路径均取得了显著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用气取暖的协同减排能力高于用电取暖,同时社会满意度水平略高,运行过程中政府补贴力度更大;无极县通过全面推广空气源热泵设备,显著降低了用电取暖的经济运行成本;总体来说,两县用电取暖得分更高。由此建议,地方要创新设备推广机制,加强群众宣传力度,制定合理补贴政策,以保障清洁取暖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基于LMDI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下载:46 浏览:432

梁启迪 冯相昭 杜晓林 赵梦雪 王敏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唐山市作为我国钢铁和焦炭产能最为集中的城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为主,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巨大。本文分析了唐山市2010—2017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变化特征,然后通过LMDI分解方法对唐山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发现经济发展是其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因素,人口增长也对碳排放有一定贡献,而能源强度下降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碳排放的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改善虽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唐山市应继续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削减煤炭消费总量并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推进化解钢铁、焦炭过剩产能,鼓励、推进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变。

京津冀大气传输通道城市清洁取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43 浏览:439

杜晓林 冯相昭 王敏 赵梦雪 梁启迪 赵文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对2018年采暖季结束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清洁取暖现状进行分析,选取各城市经济、人口、社会、环境和气象因素中的25项指标,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10个对清洁取暖率有显著影响的指标,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找出可以明显描述清洁取暖率的因子,最后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对不同城市清洁取暖发展的影响程度大小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地方清洁取暖率较为明显的成分因素是农村清洁取暖工作进展、经济水平、气象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所有影响指标中,农村地区的清洁取暖工作推进是影响全市清洁取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资金投入,即财政支持越高,清洁取暖率完成度越好;第三是气象因素,各地区冬季气温越低,越有助于推动清洁取暖工作的进展;第四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城镇化率和经济水平越高,清洁取暖率越高;第五是环境因素,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清洁取暖工作推进较为积极。

错峰生产法律依据现状分析及完善建议 下载:34 浏览:465

王敏 冯相昭 王彬 杜晓林 赵梦雪 梁启迪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3期

摘要:
近年来全国已有多个地方开展错峰生产实践,不过对于错峰生产法律依据的议论一直不断。为此本文系统梳理了与错峰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行规行约,并对其条款规定和内容要求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如下主要建议:地方特别是位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地级市,要加快修订和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将错峰生产的适用范围、管理体制、监管手段、奖惩措施等内容纳入其中。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