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八旗汉军火器营的创立 下载:34 浏览:259

张建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于康熙二十二年设立"八旗汉军火器营"。这是八旗组织下首个"火器营",囊括汉军马甲总数的2/3,专习火器,堪称精兵之薮。清朝建立汉军火器营的原因,是为消化、利用藩下兵卒,尤其是在前明接受西法训练,精通火器的孔有德、耿仲明旧属。此外,尚有应付西北边情的原因。清朝入关后,西北边徼长期受卫拉特蒙古威胁,特别是准噶尔崛起,雄踞中亚,令清朝芒刺在背,筹谋应对之策。成立汉军火器营,以谙练火器的精兵抗衡蒙古骑兵,是康熙君臣在武力方面的预备。

行业生存与税制改进:上海华界卷烟特税风潮研究(1923—1926) 下载:34 浏览:283

张莉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1923年,江苏省当局以抵补教育经费为借口开征卷烟营业特税。此税在上海华界的实施异常艰难,卷烟业的反对贯穿整个征收过程,并激起三次大的停业风潮,但政府强硬的态度使得税收稽征总体上按照计划推行。在风潮中,同业商人团体内部的自我认同意识使其同力反抗,并形成了以行业生存为主体的利益话语支撑体系,其中行业内部税负转嫁及大同业与政府之间的权益交换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虽政府依据包税数额高低频繁改换包商,但该税的征收实践为卷烟统税的实施奠定了一定基础,促进了近代中国税制的改进。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1920年代的生活费调查研究 下载:74 浏览:369

王亚奇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前期,我国国内有关生活费的调查便已有所展开,但规模尚小且不完善。1926年社会调查部(1929年改称北平社会调查所)成立后,迅速成为近代社会调查的主要推动机关。作为一个专业调查研究机构,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创办初期即以劳工生活费为主要研究对象,不仅取得了丰硕的调查研究成果,留下大量可资利用的调查资料,同时在具体调查方法的推介和生活费指数的编制问题上,也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与导向作用。在政府相关调查统计尚未开展的情况下,调查所通过生活费调查,进而根据其结果编制生活费指数,为了解劳工生活、解决劳资纠纷提供了重要参考。

冷战逆行者:1957年台北刘自然事件始末 下载:23 浏览:429

吕迅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1957年3月20日深夜,刘自然被驻台美军雷诺兹两枪毙命。被害人就职于阳明山革命实践研究院,被凶手指为偷窥狂。六十年过去了,整个事件依旧事实不清。刘自然是以雷诺兹"家附近潜行者"的形象出现在美军法庭上的。雷诺兹被宣判无罪,翌日就被安排回国。但故事并没有结束,愤怒的台北市民在其回国的那一天冲入美国驻台"使馆",捣毁物品,焚烧了"使馆"。对于华盛顿而言,台湾与其说是一个志同道合的盟友,不如说是一个麻烦制造者。台湾民众对未来不知所从,犹如弃儿一般。蒋介石则一直强烈要求反攻大陆,他的伞兵计划刚刚被美国政府所婉拒。蒋经国与北京方面的联络被中情局侦知,更增加了华盛顿的猜疑。尽管蒋氏并未蓄意策动反美运动,但长期积聚的民族主义情绪终于在冷战的高潮中爆发了出来。

关于“变化”的观念碰撞和知识生产——全球史视域下的汉译《斯宾塞尔文集》 下载:82 浏览:504

彭春凌 《文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汉译《斯宾塞尔文集》关涉着译者章太炎早期整个知识图景的建构。作为跨语际实践的结果,《斯宾塞尔文集》原文与译文的差异,能体现在19世纪中后期,同时被"进步"的现代经验所裹挟的英、中两国的代表性知识人,跨越四十年的观念碰撞和心态抵牾。而作为全球知识生产的一个环节,《斯宾塞尔文集》位于自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以来英国认知中国,与鸦片战争后中国通过接触英国来认知世界,这两条接触线的交汇点上。此外,《时务报》"东文报译"的日译新词及其传播的世界知识,也影响《斯宾塞尔文集》的汉译。章太炎1902年东渡日本后,更经受了日译斯宾塞著作或反思斯宾塞浪潮的洗礼。全球史视域——这里具体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中、日三地及它们所辐射的三种语言圈交叉和互动的历史,乃是观察《斯宾塞尔文集》及其后续知识效应时必要的方法论视域。

近代中国非孝论反思 下载:32 浏览:412

赵妍杰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孝本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念。在激变的近代中国,固有的孝道丧失其核心地位,日渐边缘。趋新时人从中西、公私、新旧的新眼光审视孝道,使其从普世价值缩变为中国过去的象征,成为民族国家的障碍。新文化运动前后,孝从核心伦理规范一变为奴隶道德,并与个人人格相对立。习染此风气,新青年改变了对孝道的态度,而这在社会层面产生的影响是具体和深远的。这意味着反传统不仅涉及抽象层面与固有文化的决裂,也意味着生活方式、情感表达与传统深深的决裂。不过,非孝论也遭到不少批评和质疑,但这些反思却淹没在家庭革命的洪流中。

基于新时代教育下的近代史教学策略研究—以初中近代史为例 下载:205 浏览:2131

傅志煌 《历史教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新的教学资源,打造高效课堂,使教学内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并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创设与现实生活和时事相关的近代史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近代史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近代史知识,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