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双导体球在匀强外电场中的空间电场分布 下载:93 浏览:222

董延更 赵佳羿 王飞 《物理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文章用镜像法计算分析了匀强电场中沿电场线方向两导体球因静电感应和相互作用产生的镜像电荷,经过迭代得出导体球外空间中电势和电场强度的表达式。通过Matlab计算软件画出电势和场强的直观图像,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双导体球球心轴线上电场强度与球心距离之间的关系。

李普曼-史温格方程在耦合道中的应用 下载:65 浏览:380

王恩 宋开兰 刘利娟 马冰 李德民 《物理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手征幺正方法是描述动力学产生的强子共振态性质的一个重要手段,该方法利用推广到耦合道的李普曼-史温格方程描述无穷多s道散射圈图的贡献。本文中,我们从希尔伯特空间的定态散射过程出发,首先导出李普曼-史温格方程,然后以同位旋I=0的两个耦合道K■和ππ为例,将李普曼-史温格方程推广到描述耦合道的散射过程的Bethe-Salpeter方程,并简单说明了散射振幅的极点与动力学产生的共振态之间的联系,最后我们利用耦合道方法详细讨论了Λ(1405)的双极点结构。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非相干数字全息单次曝光研究 下载:65 浏览:360

白云鹤 臧瑞环 汪盼 荣腾达 马凤英 杜艳丽 段智勇 弓巧侠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菲涅耳非相干相关全息术(Fresnel incoherent correlation holography,FINCH)利用在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上加载双透镜模式对同一物点光分束自相干,并通过改变加载的相位因子得到不同的相移全息图.本系统利用SLM可分区编码调制特性,将FINCH成像中SLM上分三次加载的0°,120°,240°相位双透镜掩模各提取1/3组成一幅复合相移模式加载,并研究了三种相位分布方式对FINCH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相位在SLM上分布间隔越大,再现像越清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掩模加载方式,在SLM加载透镜阵列,每一个相位因子对应一个双透镜,具有一个光轴.实验表明,通过这种加载方式,通过SLM后形成的三个相移图能够一次在电荷耦合器上记录,并且三个相移图不重叠,然后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将不同相移角度的全息图分别提取出来,通过三步相移计算合成一幅包含有物光波的复值全息图,最后通过数值再现算法重建待测样品.此系统可用于对光源相干性较低的实时成像系统,也为微小形变测量、动态物体的观测提供了新方法,为非相干数字全息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螺旋相位调制的非相干全息点扩散函数研究 下载:44 浏览:373

赵忠超 杨旭锋 许天旭 何九如 弓巧侠 杜艳 丽董 林袁斌 马凤英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分析了菲涅耳非相干相关全息(Fresnel incoherent correlation holography,FINCH)系统中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spatial light modulator,SLM)加载螺旋相位掩模时的点扩散函数.以氙灯为照明光源搭建了FINCH系统,电荷耦合器记录的点源全息图与点扩散函数模拟结果一致.采用该系统分别在SLM上加载双透镜掩模和螺旋相位调制双透镜掩模两种情况下对分辨率板和非染色洋葱细胞成像,给出了成像对比结果.结果表明:采用螺旋相位调制的FINCH系统可以在几乎不牺牲分辨率的情况下提高图像的边缘对比度;同样,对相位物体也可以实现图像的边缘提取和识别.该方法在实时监测活细胞的分裂、形变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抗磁悬浮振动能量采集器动力学响应的仿真分析 下载:48 浏览:421

秦立振1 张振宇1 张坤1 丁建桥1 段智勇2 苏宇锋1 《现代物理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分析了微型抗磁悬浮振动能量采集器中悬浮磁体的受力特性,发现了能量采集器的单稳态和双稳态现象,研究了能量采集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该两种稳态类型时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当能量采集器处于非工作的单稳态状态时,其动力学响应是在线性系统的基础上加入非线性扰动、幅频响应曲线向右偏转;热解石墨板间距越大,非线性扰动越强烈,右偏现象则越显著.当能量采集器处于非工作的双稳态状态时,其动力学响应比较复杂,出现倍周期、4倍周期以及混沌等非线性系统特有的现象.当能量采集器处于工作状态的双稳态状态时,其振动频率和外界激励频率保持一致,进行周期振动.该研究对抗磁悬浮振动能量采集器的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提高能量采集器的响应特性和输出性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厚规格X80管线钢低温断裂行为研究 下载:72 浏览:472

洪良1 左秀荣1 姬颍伦1 马歌1 董俊媛1 陈雷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厚规格X80管线钢微观组织和-25℃落锤撕裂试验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研究了X80管线钢的断裂行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钢板从表面到厚度中心,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降低,并出现较多的粒状贝氏体、多边形和准多边形铁素体。具有较高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的钢板,其落锤撕裂剪切面积也越高,多边形和准多边形铁素体以及大尺寸MA岛的存在能够导致解理断裂的产生,不利于钢板的低温断裂韧性。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主裂纹附近组织出现变形,导致脆硬性的MA岛周围出现微孔,微孔与微孔之间随着组织变形相互连接而形成微裂纹。二次裂纹通常在针状铁素体周围出现转折或停滞,说明针状铁素体有利于阻碍裂纹的扩展,提高钢板的断裂韧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