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淮河入江水道万福闸站近52年来降雨量变化特征分析 下载:68 浏览:353

王江 孙正兰 王骏秋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7期

摘要:
本文基于淮河入江水道万福闸站1966—2017年降水量资料,利用Morlet小波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该区域的降水变化和趋势预测进行分析,为防汛抗旱和科学调度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该站年降水量变化呈增加的趋势,且存在23年、14年、10年和4年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预计从2020年后将进入枯水季。

山地丘陵区小流域次降雨产流产沙过程研究 下载:82 浏览:489

李红1,2 任兵1,3 周明华1 马菁2 江南1 王勇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7期

摘要:
为探究山地丘陵区小流域次降雨的流量与含沙量响应过程,选取四川省盐亭县万安小流域和其内嵌套的苏荣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8年7月12日次降雨过程中降雨-流量-含沙量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降雨的降雨量较小,流域面积较小的苏荣小流域流量峰值出现时间稍稍滞后于降雨量峰值出现时间,含沙量与流量响应迅速且变化趋势一致;面积较大的万安小流域,汇水速度较慢,径流携带泥沙能力较弱,表现出含沙量与流量无显著相关的特性;万安小流域径流输沙模数远小于苏荣小流域,苏荣小流域平均输沙模数为万安小流域的30多倍。

基于西南地区台站降雨资料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 下载:69 浏览:259

李金洁1 王爱慧2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以西南地区1996~2000年93个气象台站观测的月均降雨量为基础,对各月降雨量进行空间自相关性,变异特征等空间分析后,采用反距离加权法(IDW)和以不同变异函数模型(指数模型、球面模型、高斯模型)为基础的普通克里金(O-Kriging)两种方法进行空间插值,通过交叉验证结果对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月均降雨量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并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特征,可对该研究区域降雨量进行空间插值研究。(2)在O-Kriging插值时,变异函数选用指数模型的效果最好,球面模型次之,高斯模型最差。(3)两种方法对月均降雨量及其极大值和极小值插值时,O-Kriging的插值误差均小于IDW,插值误差整体上与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在剔除各月降雨量极大值较为集中的两个站点后进行插值,插值结果的误差均明显降低。(4)对研究区域整体来说,O-Kriging的插值效果优于IDW,但就单个站点来看,结果并非如此。在降雨量的空间插值中,由于研究区域和时间尺度的不同,并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应根据实际应用效果选择最适方法。

曲靖一次降雨过程的雨滴谱特征分析 下载:90 浏览:496

沈鹰1 李辰2 郑艺2 段玮1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利用激光雨滴谱仪和自动雨量站观测资料,对2015年10月9~10日云南省曲靖市的一次持续性降水过程的雨滴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光雨滴谱仪与自动雨量站测得的累积降水量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激光雨滴谱仪的观测结果能够反应降水的实际情况;分钟降水量与谱宽、平均直径、均立方根直径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降水强度主要由大粒子决定;此次降水过程的平均雨滴谱分布为单峰型,Γ分布比M-P分布的拟合效果略好,但二者间差异不大,都能很好地拟合实际雨滴谱分布情况。

乌江航道区域气象灾害风险研究 下载:152 浏览:1506

​裴兴云 牛迪宇 冀丹妮 陈蕾 金凡琦 《气候变化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基于乌江流域33个气象站点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了研究时段内乌江流域年降雨量、暴雨、大雾、大风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平均降水量为1138毫米,4—10月降水来占全年87%为最多,6月是全年降水最多的月份;流域内10个水电站辖区面平均年降水量表明各地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各电站辖区面平均年降水量相差较大;乌江流域年暴雨日为1—6天;流域内雾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差异,冬半年的10月—次年3月是雾天多发的时段;流域各地年大风日数为0.2-8.2天。影响贵州乌江航道通行安全的主要因子是能见度、大风和强降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