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丝绸之路与中西美术交流——以克孜尔石窟壁画为例 下载:32 浏览:299

冯民生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西商业贸易之路,而且也是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之路。从沿丝绸之路诸多开凿的石窟壁画考察,其中的佛教题材内容与表现方式基本是中西绘画风格的融合与展现,成为中西美术交流的见证。古丝绸之路作为中西美术交流的载体,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交融与认同的史实;而在新时代,它又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在逻辑和参照,推动当代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情感认同。

董其昌集大成说在清代的影响——兼谈清代山水画派的划分 下载:66 浏览:409

韦宾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董其昌之后,画家流派很多,但从宗旨上来看,可归为三家:集成派、南宗派、性灵派。集成派代表是王时敏与王石谷,他们全面继承了董其昌的集成思想,但弱化了"画禅"内核。因为陈陈相因、收藏条件的限制、理论建设的不足,集成派在清中期以后渐趋衰微。南宗派是以沈颢、王原祁为代表的崇南贬北的流派。性灵派受青藤白阳影响较大,多无师承,对师造化与摹古人都不重视,强调主体文化修养,多有"士大夫"背景,以"扬州八怪"为代表。他们和董其昌关系最为疏远,但在精神上,却与董其昌所倡导的"画禅"思想最为接近。这三派,不仅仅在画学主张上有明显的区分,且在董其昌之后,都有一批追随者,也基本涵盖了清代山水画的主要内容。

写意精神与中国油画的当代性建构 下载:92 浏览:494

冯民生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在中国油画的民族特色构建中,写意精神成为中国油画的精神内核和重要内容。写意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凝聚着中国艺术精神,已形成了系统的艺术方法论体系,不但从实践层面影响中国油画的发展,而且从理论建构上都成为中国油画的精神性因素。写意精神是建构当代中国油画民族特色和体现中国风格的重要因素。

刍探康定斯基的艺术中空间因素 下载:265 浏览:2338

王若凡 《中国艺术研究》 2022年12期

摘要:
自20世纪以来,造型艺术的空间问题就一直被艺术家所关注,本文以康定斯基的绘画及其理论为代表探讨康定斯基各个阶段对抽象绘画的空间的见解。康定斯基意在画布上表达出一种以区别传统在二维物理平面模拟三维空间的空间形式。借以“边界”定义出新的“基面”,使画布的“空间”无限扩大。在《几个圆圈》为代表的画作中借以相互交错渗透的彩色圆圈,表达出了其不但是单纯的二维空间,而是既“平面”又是“空间”的矛盾性实体。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