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额敏垦区家畜布病流行基线调查及防控措施 下载:12 浏览:373

秦永胜1 李永忠2 陶金林3 《当代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摘要:
通过科学选点,采集一定数量样品,形成家畜布病流行基线,进而制定科学防控技术措施,是短期内有效遏制家畜布病的有效手段。

基于全域调查的赣闽粤客家地区传统村落类型体系构建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下载:54 浏览:387

卓晓岚 陶金 肖大威 《中国城镇》 2020年7期

摘要:
客家民系的居住文化有着鲜明的民系特色,但既往研究尚缺少以整个赣闽粤客家核心地区为视域进行的村落整体形态的系统归纳和分析。本文提出在全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客家传统村落和民居类型数据库,以建筑单元的组织逻辑和构成关系、村落与地形的依存拓展关系等为线索,构建客家传统村落分类体系,作为理解赣闽粤客家地区传统村落整体特性和形态生成机制的基础;并通过分析各种村落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探索赣闽粤客家地区传统村落景观格局和发展规律。

村庄规划调研阶段村民参与方法优化策略研究——来自珠海东澳岛渔村调研实践 下载:276 浏览:424

张晨1 肖大威1,2 黄翼1,2 陶金1,2 《中国城镇》 2018年8期

摘要:
村庄规划尊重村民意愿,重视村民参与已成为普遍共识。规划调研中准确把握村民意愿是规划的根本前提,客观有效的调研数据对规划具有方向性引导,但是,现阶段调研中的参与主体、方法、过程及步骤均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村民参与"量质双低"的现实困境。本文在剖析村庄规划调研阶段村民参与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珠海东澳岛渔村规划实践经验,针对性地提出参与主体协同化、调研步骤有序化、入户问卷一体化的村民参与方法优化策略,通过"上下结合"的入村入户方式,"驻村观察-入户问卷访谈-小组讨论"的调研步骤,"走家串户"式的问卷访谈方法深化村民参与,提高调研质量,增强村庄规划落地性。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江苏省新冠疫情大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64 浏览:462

邢策梅1 陶金梅1 范娟娟2 瞿明霞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7期

摘要:
2020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国大规模暴发,导致数万人感染,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影响,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健康与正常生活。以江苏省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数据为基础,基于微服务架构,综合运用时空大数据分析技术、跨平台可视化技术等,设计并实现了江苏省疫情大数据平台。平台统计分析了江苏省疫情数据,包括每日新增、累计新增、疫情地图、疫区人员迁入情况、疫情预测、病例出行信息等,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提供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为政府相关部门防疫、控疫工作的实时化、可视化、精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可靠保障。

煤矿事故风险动态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55 浏览:367

陶金1 孙海波2 陈亦男3 《煤炭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对于动态风险以及静态风险来说,一系列机密相关的控制管理体系是必要的,需要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责任分工体制和统一的工作流程。本文通过对煤矿风险控制、安全信息管理、风险预警技术、应急预案风险管控法的研究,对城山煤矿事故风险动态管控应用进行分析,确定了城山煤矿的重大危险源,针对其中的危险源进行系统安全分析并作出评价。

基于气象要素的气溶胶吸湿增长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下载:56 浏览:191

祝好1 王永前1 陶金花2 张自力3 王子峰2 曾巧林2 陈良富4 《气候变化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气溶胶粒子的吸湿增长对区域环境、气象与辐射收支都有巨大影响,精确的气溶胶吸湿特性观测对描述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以及研究气溶胶对气候环境影响,拓展卫星气溶胶产品的应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能见度、相对湿度)和空气质量观测(PM2.5浓度,即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浓度)相结合的气溶胶吸湿增长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浙江地区气溶胶吸湿特性的时空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沿海的温州瓯海站的吸湿增长能力最高,长三角典型城市环境的杭州和睦小学站的吸湿增长能力次之,而地处较为洁净内陆的衢州实验学校站的吸湿增长能力最低。在时间变化中,同一站点不同湿度条件的吸湿增长变化趋势相同,温州瓯海站的吸湿性变化最为剧烈,杭州和睦小学站的吸湿性变化次之,衢州实验学校站变化较为平缓。本研究表明,浙江地区的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基于本方法能够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描述气溶胶的吸湿增长特性,为有限的精密观测提供重要补充。

传统村落中的景观图式——对从化钟楼古村的思考 下载:99 浏览:510

张莎玮1 陆琦2 陶金3 《中国建筑》 2018年1期

摘要:
传统村落是一种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景观。该文以广东省从化钟楼村为例,借助图式理论,分别从区域环境、传统格局、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素四个层面,剖析景观系统中具有稳定性、普遍性、传承性和文化性的景观图式信息,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文化精神。

大坝交通洞照明系统改造及优化设计研究 下载:99 浏览:1064

韦将 陶金勇 《能源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大坝交通洞作为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通道,其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节能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现有大坝交通洞照明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LED照明技术的改造及优化设计方案。通过对照明系统亮度、色温、能耗等方面的优化,实现了照明效果的显著提升,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和维护工作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提高了大坝交通洞的照明质量和安全性,而且有助于节能减排,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