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第三系泥岩地层斜井支洞进入主洞安全施工技术 下载:6 浏览:134

孙军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输水洞与斜井交叉口处围岩为第三系N1+2泥岩,空间三维受力复杂,尤其正洞横向挑顶开挖支护难度较大,工作面小,安全、质量隐患多,开挖支护不当很容易发生大变形,危及施工安全。为此,通过在支洞交叉口部设置加强环承受上部地层应力,小导洞挑顶爬升至正洞拱部进行施工,将主洞钢拱架一侧支撑在加强环横梁上,保证支护结构安全稳固,实现了斜井支洞进入主洞施工安全。

深埋软岩输水隧洞变形控制技术 下载:64 浏览:465

王忠昊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泥岩及砂质泥岩均为典型的软弱围岩,受水浸泡后力学性质严重恶化。某隧洞在里程K4+000~K4+350段围岩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埋深232~286 m。隧洞在向上游掘进过程中,由于含水量明显增大,围岩稳定性降低并出现塌方。随后加强支护参数,施工方法由全断面法改为台阶法,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锚杆、钢架、喷层的应力分布特征。三维数值计算分析结果和现场隧洞断面变形监测结果均表明,加强后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能够保证隧洞施工安全。

富水围岩引水隧洞斜井施工排水智能控制技术 下载:46 浏览:390

李延浩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解决陡坡富水长斜井施工期间排水存在的问题:(1)斜井穿越活动断层带涌水量大,达249m3/h;(2)斜井坡比-31.8%,高差349m;(3)传统人工排水劳动强度大;(4)施工期长,排水费用高。施工中设置水仓阶梯排水,建立以PLC控制作为处理核心的智能控制排水系统。排水方案在分析排水智能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智能控制系统组成和系统监测与控制技术以及为实现智能排水控制功能方面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如真空度检测以及防水锤危害等,依据水仓水位和排水泵真空度等检测数据为主控基础并按均匀磨损、节能原则启动水泵,实现无人值守智能控制高效率排水。应用效果良好。

严寒地区冬季隧洞湿喷施工技术研究 下载:67 浏览:333

杨井国 何无产 姜克栋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为解决新疆、东北等冬季极其寒冷地区的冬季湿喷混凝土保温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湿喷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方法、工程施工技术原理以及隧洞湿喷法的施工流程。对湿喷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喷射、养护等进行全过程的保温,以确保湿喷混凝土在严寒气温下的施工质量,进而保证严寒地区隧洞工程的施工工期。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岩溶段处理措施及施工 下载:10 浏览:380

刘飞1 段海林2 《低碳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本文在对于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溶洞部分洞段岩溶发育的情况以及水电站整体区域的基本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施工中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所采取的工程处理措施做初步的分析和介绍。为同类地区的隧洞施工提供了借鉴。

深埋软岩输水隧洞变形控制技术 下载:34 浏览:279

王忠昊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泥岩及砂质泥岩均为典型的软弱围岩,受水浸泡后力学性质严重恶化。某隧洞在里程K4+000~K4+350段围岩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埋深232~286 m。隧洞在向上游掘进过程中,由于含水量明显增大,围岩稳定性降低并出现塌方。随后加强支护参数,施工方法由全断面法改为台阶法,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锚杆、钢架、喷层的应力分布特征。三维数值计算分析结果和现场隧洞断面变形监测结果均表明,加强后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能够保证隧洞施工安全。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盾构输水隧洞穿越大金山特殊地质段施工措施 下载:125 浏览:1459

欧泽锋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12期

摘要:
盾构技术被我国广泛应用于地下工程。地下工程的复杂、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控制的难度系数比一般工程大。本文主要分享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大金山输水隧洞段遇到特殊地质段,盾构掘进阶段施工过程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

引水发电洞混凝土衬砌处理综述 下载:118 浏览:1355

李娜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在引水隧洞施工中,混凝土衬砌是一个重要的施工步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衬砌质量及其支护施工质量水平。

水利工程输水隧洞施工开挖与衬砌技术研究 下载:124 浏览:1560

王恒超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开挖衬砌技术是水利工程输水隧洞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和输水隧洞的使用寿命。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与标准性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影响输水隧洞的正常使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