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非晶合金零件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421

丁华平1 龚攀1,2 姚可夫3 邓磊1 金俊松1 王新云1 《新材料》 2020年6期

摘要:
非晶合金作为一种结构不同于传统晶体金属、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材料学家关注的热门领域。近几十年来,非晶合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制备工艺都取得了巨大进步,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正在逐渐由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推动科技发展。一种新材料想要最终走向商业应用,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生产率、低成本的零件成形技术。但是非晶合金的制备需要较快的冷却速率、高真空、高纯原料等苛刻条件,成本相对较高。同时非晶合金在室温下强度高、脆性大的特性使其难以机加工,热塑性成形时又极易发生晶化,难以成形大尺寸、复杂形状的零件,这严重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针对非晶合金的特点开发相应的零件成形技术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非晶成形能力较强的合金体系的出现,相应的非晶零件成形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非晶合金的零件成形技术主要包括铸造成形、热塑性成形、焊接、粉末烧结、增材制造技术等,成形零件的尺寸极限跨及纳米至厘米尺度,复杂程度、制备和成形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但是每种成形技术都在成形效率、尺寸、性能、成本等方面有些许局限性,难以完全实现非晶合金零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非晶合金铸造成形、热塑性成形、焊接、粉末烧结、增材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现有成形技术的优缺点及非晶合金成形的难点,最后指出外加能场复合、多种工艺复合的复合制造方式将是非晶合金零件成形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退火脆性的研究进展 下载:87 浏览:23

张国忠 李艳辉 吴立成 张伟 《新材料》 2020年5期

摘要:
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自1988年被发现以来,因其低矫顽力、高磁导率、低铁损、低磁致伸缩系数等优异特性,尤其是高频下突出的软磁性能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其中,Finemet合金已作为高频变压器等设备的铁心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应用。近年来,一系列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新型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研发,将进一步促进电子、电力设备的小型化和节能化。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通常是由其前驱体非晶带材经退火处理结晶化制备获得。在热处理过程中带材会产生脆性,这不仅增加了铁心加工成形的难度,也使得铁心在实际工况下易失效,严重制约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材料工作者对其退火脆性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退火脆化产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非晶前驱体在低于初始结晶化温度下退火导致结构弛豫引起的韧-脆性转变,以及结晶化后由α-Fe相析出引起的合金脆性增加。目前,评价带材的韧-脆性主要采用相对断裂应变(Relative strain at fracture,εf)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Q)这两个参量。虽然εf值的离散性较大,但由于测定方法简便且能够定量地反映合金的脆化程度而被广泛应用于带材退火脆性的研究。通常合金的退火脆性随α-Fe相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而细化α-Fe晶粒则有利于抑制合金的退火脆性倾向。当合金中α-Fe相体积分数在70%以下时,合金的硬度随α-Fe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呈线性增长,此时硬度也可以间接地反映合金脆化的程度。添加合金元素、优化热处理工艺以及采用新型热处理方法等均可以细化纳米晶合金的组织结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退火脆性倾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Fe基纳米晶软磁合金的退火脆化机制、韧-脆性评价方法,分析了合金成分、热处理工艺、组织结构、退火脆性间的关系,总结了抑制退火脆性的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块体非晶合金韧塑性研究现状 下载:88 浏览:467

赵燕春1,2 许丛郁1 袁小鹏1 何旌1 寇生中1,2 李春燕1,2 袁子洲1,2 《新材料》 2018年8期

摘要:
提高室温塑性和断裂韧性是块体非晶合金作为先进结构材料应用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理解应力加载时的室温塑性变形机制是提高其韧塑性的前提。块体非晶合金通过高度局域化的剪切带形成和扩展而产生塑性变形,提高其室温塑性取决于剪切带的均匀化分布程度。研究者们在该领域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如喷丸、设计高泊松比的非晶、设计具有微观起伏结构的铸态相分离非晶以及引入晶相增韧等,使块体非晶合金的韧塑性得到有效改善。从第二相韧塑化非晶基复合材料、泊松比判据、尺寸效应、非晶表面涂层增韧、通过预变形预制多重剪切带改善塑性、冷热循环处理抗非晶合金老化等方面,综述了块体非晶合金韧塑化的研究热点,韧塑性判据,控制剪切带形成、扩展和分布的方法,指出获得良好拉伸塑性和断裂韧性仍是不同体系非晶合金的研究目标和重要发展方向,推动着块体非晶合金作为新型功能结构材料的应用和产业化。

多孔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92 浏览:480

付正容 王修昌 金青 林谭军 《新材料》 2018年8期

摘要:
多孔非晶合金材料是结合金属泡沫和非晶合金两者的优点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结构和/或功能材料,实现了轻质与强韧的完美统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多孔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是因为它们有极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高强度、低弹性模量、高的弹性应变和高的耐腐蚀性。简要综述了多孔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Zr基大块非晶合金高速切削光洁度实验研究 下载:52 浏览:582

​杨娟芳 《冶金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为了了解Zr基非晶合金高速切削的加工表面光洁度特性,以 Zr41.2Ti13.8Cu12.5Ni10.0Be22.5大块非晶合金(简称Vit1)为试样,通过正交实验探明非晶合金的高速切削加工表面形貌特性和铣削参数对光洁度的影响,并进行切削参数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Vit1高速铣削时,对表面光洁度的影响大小依次是进给量f,切削速度vc和切削深度ap;Vit1加工表面有明显的微溶层痕迹,有助于减小加工光洁度大小;高速铣削加工是Vit1获得良好光洁度的首选工艺。

激光3D打印非晶合金的成形工艺研究 下载:435 浏览:3467

常文瀚 葛亚琼 畅泽欣 陈星 宋子阳 《光电子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尺寸、晶化及形状的问题限制了非晶合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具有高升温-冷却速率和逐点熔融沉积的特点,为制备非晶合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激光3D打印技术制备非晶合金,探讨非晶合金的SLM成形工艺对成形质量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的增加和扫描速率的降低产生的效果相同,都使单位体积内的材料获得的热量提高,提升道间的搭接质量,减少缺陷的产生,但同时也会产生更大的热影响区叠加区域,加深非晶合金的晶化程度。层间扫描角度对非晶合金的成形质量无明显影响。在100 W激光功率、1700 mm/s扫描速率以及0°层间角度工艺下非晶合金成形良好。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