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智能投资顾问模式中的主体识别和义务设定 下载:78 浏览:505

高丝敏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在智能投资顾问模式下,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的智能投资顾问取代自然人为投资者提供咨询意见,主要以金融从业者为规制对象的传统法律体系实际上被架空,从而导致义务主体虚无化和义务体系失灵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重构相关主体识别制度及其义务体系。智能投资顾问是运营者(投资咨询机构)延伸出去开展业务的长臂,运营者及其内部智能投资顾问的监管者应当被识别为受托人,承担信义义务和合规义务。智能投资顾问的研发是投资咨询行为前置为算法的过程,是对自然人投资顾问行为的模拟。程序研发者区别于研发过程中提供交易和决策模型的金融从业者,前者仅是投资顾问的辅助人,不承担投资顾问的义务;后者应当被识别为投资顾问,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智能投资顾问模式下义务的设定需要穿透到算法层面,基本的原则是,既要避免以算法黑盒为由逃避和减少义务,导致责任缺位,也要充分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避免过于苛责义务人。

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分期分区优化研究 下载:50 浏览:430

王仁超1 苏贝1 徐跃明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工程量较大,为了合理划分填筑阶段、规划各阶段填筑工程量及填筑面貌,需要对上库填筑进行分期分区优化研究。上库填筑由坝体填筑与库底填筑两部分组成,填筑过程受多种影响因素和控制条件的制约,各部分对填筑料物的需求量与质量要求不同,各种材料的施工作业面面积随高程的变化规律也不一致。考虑施工作业的阶段特性,使用填筑区期望强度系数对各时段填筑区的填筑强度进行协调,通过建立上库填筑分期分区优化模型,利用异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的分期分区填筑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华东地区某抽水蓄能电站上库填筑工程中,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佛山企业家大厦超限结构设计 下载:67 浏览:484

李建伟 魏建峰 王宁 陈有仲 刘耀南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3期

摘要:
佛山企业家大厦是一栋250.53 m高的超限高层建筑,存在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等多项超限项,同时具有塔楼偏置、裙房与塔楼弱连接、跨街连廊桁架转换、底部跃层柱等特点。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利用多个计算模型进行了性能化设计;分析塔楼与裙房在侧向荷载作用下楼层剪力的传递规律;对桁架转换进行有限元分析,采取相应加强措施。楼盖方案选型时分析比较普通梁板、宽梁大板、空心钢管墙梁等方案,选择较优楼盖方案,供类似项目参考。

长距离电缆隧道接地系统设计 下载:35 浏览:329

李旭 《中国电力技术》 2020年1期

摘要:
接地设计是隧道电缆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人工接地系统中影响接地电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的内外部因素,提出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电缆隧道增设隧道工作井顶部地面作为接地网的方案,同时对土壤腐蚀性、热稳定系数、价格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铜覆钢材质作为接地体材质,最后对电缆隧道人工接地系统提出了建议。

龙光深圳“城市之门”连体结构设计 下载:64 浏览:480

彭肇才 李雄 赖明添 莫雪辉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摘要:
龙光深圳"城市之门"项目采用连体结构,本文就该连体结构的设计特点,采用多套软件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响应进行计算分析,对关键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验算,并对两端的连接节点进行设计,阐述了连体结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软土地区深基坑优化设计及分区拆换撑技术 下载:83 浏览:485

张宾文1 刘雄华2 冯龙飞1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3期

摘要: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往往设计和施工难度大、造价高且工程事故常有发生。因此,在进行此类深基坑工程设计时方案常偏于保守,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延长了工期。以湛江市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设计方案比选,详细介绍了基坑优化设计的整个过程,并针对优化方案中拆换撑时支护桩悬臂段较长的问题,采取了斜向换撑及分区拆撑的技术措施。工程实施效果表明:基坑开挖和后续拆换撑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基坑整体稳定性较好;本方案显著节约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为同类型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龙光深圳“玖钻”结构关键设计研究 下载:72 浏览:505

彭肇才1 李雄1 杨仁孟2 刘畅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有效地满足建筑艺术效果,龙光深圳"玖钻"项目竖向构件部分收进,平面对角梁缺失;针对该项目的特点,结构采用钢桁架托柱转换,实现了建筑、结构、机电的完美统一;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钢桁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结果表明,钢桁架具有较高的冗余度,可保证结构的受力要求;并采用ETABS软件对塔楼对角斜梁缺失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塔楼角柱和角梁进行抗震加强处理。

反射层对不同保温材料保温性能的提升效果分析 下载:92 浏览:526

陈国强1 戚琳2 刘杰1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3期

摘要:
针对现有增设反射层保温结构理论分析模型不完善的问题,建立保温结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硅酸镁纤维毡、高温玻璃棉2种保温材料增设反射层对保温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适宜的保温层布置方案。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大截面导线防振分析 下载:74 浏览:551

王鹏 《电力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介绍了导线自阻尼特性,在对自阻尼条件下导线振动强度及防振效果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对2种1 250mm2大截面导线进行了防振锤布置方案研究,给出了防振锤安装位置的计算方法。通过对导线JL1/G3A-1 250/70和JL1/G2A-1 250/100的防振研究,在确保防振方案安全可靠基础上,结合防振试验计算结果并预留一定安全裕度,推荐出切实可行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大截面导线防振锤布置方案:铰链式第一个防振锤距线夹出口2.08m(JL1/G3A-1 250/70)和2.16m(JL1/G2A-1 250/100),预绞式第一个防振锤距线夹出口2.28m(JL1/G3A-1 250/70)和2.26m(JL1/G2A-1 250/100),其他防振锤基于第一个防振锤的计算安装距离采取等距安装原则布置。

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总平面布置 下载:55 浏览:478

由浩宇 《电力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在简介大连200 MW/800 MWh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工程背景及概况基础上,分析了站内建构筑物需求、一二期工程布置方案、站内管线、站区绿化布置、站内防火间距及物流运输,指出:站内建构筑物符合GB51048—2014《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的要求,由于用地限制,为两层布置,为储能电站节约用地提供了一种新的布置思路。

弱电源支撑的特高压直流送端系统优化方案研究与实施 下载:71 浏览:491

王爽 李东野 郭佳 《电力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在分析特高压直流送端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800kV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因缺少送端配套电源而面临的无功支撑能力弱、系统频率稳定性差等问题,对送端系统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计算分析系统短路比、无功容量等参数,确定了送端系统短路比的要求以及换流站侧零无功功率交换的无功功率配置原则,提出了调整500kV接入系统方案、控制送端机组开机方式等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送端系统可以大幅提高直流输电工程投运后的系统稳定性。

社会企业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探析 下载:61 浏览:349

孟蒲伟1 李宏2 《中国城镇》 2020年10期

摘要:
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自然资源部履行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的平台抓手。本文基于传统土地整治现状及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社会企业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目标、内容、流程、模式和机制,全面探讨社会企业参与此项工作的实施路径,并对落实保障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社会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推动土地综合整治高质量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基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研究——以东京市郊为例 下载:25 浏览:273

季羿宇1 肖萌2 《中国城镇》 2019年5期

摘要:
如今,中国正处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农业从传统生产形式快速向现代化转变,城乡联系进一步加强,同时,其内在矛盾也愈发突出,特别是在大型都市圈和城市带周边,乡村发展问题尤为明显。大量理论从不同视角佐证了城乡发展并非一个封闭和独立的过程,而这一语境也促使全球乡村发展课题研究方向提倡以扩大视野,从城乡关系入手的方式,将乡村问题纳入城乡联系、城乡融合的有机整体来讨论,方具研究和实践价值。本文选取日本东京都市圈为对标,通过案例研究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其发展背景、创新模式和策略进行研究梳理,进而根据其城乡联系在空间体系、社会政经和物质资源等多个维度的互动逻辑,提出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乡村发展策略包",为我国大型城市周边的乡村振兴提出策略建议。

CMOS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仿真研究进展 下载:95 浏览:500

赵元富1,2,3 王亮1 舒磊2 刘家齐1 刘琳1 岳素格1 李同德1 李园3 顾问3 《物理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以CMOS存储单元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仿真在CMOS抗辐射加固集成电路单粒子效应机理及电路抗单粒子加固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特征尺寸的缩小对单粒子辐射效应的影响,提出了利用交叉隔离和错误猝熄的方法改进传统存储单元的加固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占地范围探讨 下载:82 浏览:500

刘承佳1 郑树海2 李莉3 姜超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减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的目标,同时为以后编制特高压直流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工作指南提供依据,指导特高压直流工程管理、设计、监理、监测和施工等参建单位人员开展工作,通过深入不同特高压直流工程施工现场,开展广泛调研收资和采集影像资料,从各个施工临时占地区的占地面积及作业面宽度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占地控制范围推荐值。

伏沙地草原区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 下载:89 浏览:482

王天宇1 王硕2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伏沙地草原位于典型草原与沙地过渡地带,其表层生长植被,腐殖质富集,下层为沙母质层。伏沙地草原表层一旦被破坏,即可形成伏沙地破口,若无有效防护,破口在风蚀、水蚀作用下向外围延伸,导致伏沙地草原迅速沙化。以锡盟—胜利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为例,探讨输电线路工程在伏沙地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总结水土保持管理经验和治理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波阻抗数值反演 下载:74 浏览:455

尹德强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0期

摘要:
为解决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中的不适定性,提高反演精度和收敛速度,基于马尔柯夫随机域的领域系统及势函数建立目标函数,采用完全非线性遗传算法进行数值反演。主要研究遗传算法的改进措施,采用二进制与实数混合编码机制;应用无放回式余数随机选择,实现二进制多次交叉和均匀实数交叉策略,充分利用种群中优秀个体的有效模式,提高收敛速度和反演精度;依据保持种群多样性原则,采用父代与子代竞争及动态调整子代策略,引入更新概率,提高全局搜索能力,避免早熟收敛。结果表明,建立理论速度模型反演,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全局搜索性强,反演精度高,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能减少早熟收敛的概率。

“十三五”燃煤发电设计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下载:23 浏览:251

龙辉 黄晶晶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通过对中国政策法规和《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对中国燃煤发电设计技术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分析,提出了洁净煤发电技术仍将是"十三五"燃煤发电机组技术发展的核心,同时应努力开展低碳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结论是"十三五"期间更高参数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燃劣质煤"超低排放"改造技术、火电灵活性改造技术、节能改造技术、深度节水技术以及大型燃煤锅炉生物质混烧技术将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进而对相关技术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在柳北换流站场地工程勘查中的应用 下载:68 浏览:502

宗育泉1 彭代诚2 刘江平2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3期

摘要:
在场地工程勘查中,井间地震勘探是一项前沿勘探方法技术。本次井间地震勘探的场地试验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广西柳北换流站场地地质条件与干扰源的情况下,采用优化的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完成了井间数据采集。基于层析成像基本理论,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射线追踪方法的反演成像结果而选择效果最佳的方法,获得了各井的速度分布剖面。结合工程钻孔资料,对二维速度场进行了标定和定量解释分析研究,并充分采用多个井位连井剖面验证。结果表明:在工程勘查中,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拾取基岩面和探测岩溶是行之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可获得异常体空间分布,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火电行业“环保管家”探索与展望 下载:77 浏览:394

马德彭 李徐 朱杰 王向东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6期

摘要:
本文对环保管家的概念、意义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结合火电行业特点和所面临的环保监管改革发展形势,论述了火电行业开展环保管家服务的必要性,并就相关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环保管家作为一种全新的环保服务模式,通过发挥服务机构自身独特的优势,向排污企业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专业技术服务,弥补了企业环保管理上的短板,有利于促进其环保工作水平的提高,是环保服务机构适应管理形势发展,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火电行业作为重点排污和污染防治领先行业,具备开展环保管家服务先行先试的良好基础和市场需求,开展火电行业环保管家服务前景广阔。但是环保管家服务如何有效结合火电企业当前的环保难点、高关注度问题,在需求与供给之间找到准确的契合点,做到"量体裁衣",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环保管家对服务机构专业性、综合性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开展相关服务必须做到切实解决企业难题、满足企业实际需求,这样才能保证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环保管家服务对促进火电行业整体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