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大尺度复杂地形山区风环境模拟——以石溪乡为例 下载:67 浏览:398

裘国平1 章俊屾2 杨振文2 孙易吟3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7期

摘要:
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常会涉及到"环境品质""绿色通廊""人居环境"等概念,这些都需要对风环境的研究及应用。本文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石溪乡为研究对象,围绕近地表低空区域,模拟山区乡村区域的风速场,并对其风环境特征的规划设计展开相应的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模拟区域的地形复杂、计算范围广,仍可通过分步计算控制法对大尺度模型进行CFD模拟分析,并给出合理的风场结构;不仅如此,在山区乡村规划设计中,人居活动区应尽量远离在山体附近,减小环境风回流区对人居安全带来的风险,进一步证明了山体对建筑表面风速分布的影响不容忽略。最后,本文认为"风环境"可作为山区乡村规划的一个评价指标,提供一定的定量分析及参考依据,为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提供规划设计思路。

基于大涡模拟的小区气候态精细化风环境模拟试验 下载:68 浏览:429

姜平1 刘晓冉1 朱宇2 曾文馨2 朱浩楠1 《气候变化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对具有复杂下垫面的小区精细化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是当前城市气象研究的热点,而针对具有复杂地形的山地型城市(如重庆)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采用能显式分辨下垫面陡峭地形和复杂建筑物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式对重庆市渝北区龙湖社区气候态下的精细化风环境进行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下垫面能显著调节小区内风场的分布,风速大值区主要出现在九龙湖等开阔区域以及与中尺度背景入流方向一致的街道中。在夏季,小区整体风场以东南风为主,而其他3个季节则以偏东风为主。4个季节中,夏季小区内的风速最大,平均风速为0.3 m/s左右,局地能出现大于背景风的风速,可达0.8 m/s;其他3个季节的风速则较弱,区域平均的风速在0.2 m/s左右。不同的建筑物布局对局地风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单个孤立高层建筑迎风面的近地面存在明显地绕流,局地风速有所增加,而在背风面则形成尾流区,水平风速较低;在低矮分散的建筑群,建筑物的整体高度不高,区域内流场相对来说比较一致,风速较大,有利于小区的通风;在密集高层建筑群内,由于建筑物群本身的布局比较封闭,加之不同建筑物的环流场存在相互干扰及影响,使得小区近地面风速几乎为零,不利于小区通风和污染物扩散。建筑物的这些影响在城市冠层内尤为明显,高度越高这种影响越弱。

浅析风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下载:10 浏览:398

王旭东 《低碳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建筑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建设地点周边有无超高层建筑、有无大的河流、有无大的山脉,这些局部小环境也是对风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各种限制,可能导致一些建筑没有理想的朝向,这时就应采取有效设计手法或者措施妥善解决日照和通风两方面的问题。在房屋建筑中,某些建筑构件对室内通风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门窗。窗扇的开启有挡风或导风作用,窗户设计的合理就能改善室内通风效果,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

环境气候研究下的河谷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探析——以洛阳市为例 下载:82 浏览:498

胡小静1 王茵茵2 《中国建筑》 2018年5期

摘要:
日趋严重的雾霾、热岛效应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困扰,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文在对环境气候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原地区河谷城市洛阳为例,进行城市风、热环境模拟分析,绘制城市气候图,并提出规划建议;在此基础上将城市划分区域,构建网络状城区通风廊道系统;最后提出过程控制的管理建议以及发展展望。对河谷城市通风廊道系统规划构建,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城市景观与风环境优化 下载:95 浏览:895

​陆韵凝 《中国环境保护》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景观和风环境的优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城市景观和风环境优化中应用绿色建筑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市景观和风环境的综合分析,提出了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城市景观与风环境优化的综合策略,并分析了实践案例。本研究旨在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