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云模型的工程施工合同风险评价 下载:54 浏览:363

王星凯 赵延龙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施工合同是建设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合同,其一旦存在风险会严重影响到各工程参与方的利益,因此对施工合同进行风险评价非常重要。而施工合同风险评价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评价问题,是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过程。通过文献综述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方式,从施工方的角度建立施工合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通过云模型逆向发生器计算合同风险云数字特征,利用正向发生器生成合同风险云图,以此直观评价合同风险等级,同时,通过利用相近度的方法进一步确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将建立的施工合同风险评价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得出所选工程实例的施工合同处于高风险等级。

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风险评价 下载:49 浏览:364

李晓娟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6期

摘要:
推行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不仅在施工和技术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投资风险管理,以及投资风险评价指标的选用上也存在差异。从政策、市场、技术、经济及管理5个层面进行投资风险影响剖析,据此建立装配式建筑项目投资风险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研以及SEM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得出相应的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案例,实现对装配式项目投资风险的定量评价,为装配式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基于多元联系数的地铁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38 浏览:326

赵金先 李堃 王苗苗 张英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8年5期

摘要:
为提高地铁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对钻爆法地铁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钻爆法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集对分析中的多元联系数理论,将风险评价作为一个不确定性系统进行分析,运用更适合不确定性系统的区间层次分析确定风险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根据相关规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的风险同异反评价模型,并对得出的联系数分量数值结果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计算各阶偏联系数对钻爆法地铁施工风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风险联系数的计算与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地铁钻爆法施工风险评价及其趋势分析中的适用性。

齐齐哈尔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471 浏览:466

乔雪 邓琳 王今雨 张道明 《中国土壤》 2019年4期

摘要:
为了解齐齐哈尔市建城区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与健康风险,在生产绿地、居住绿地、公园绿地、工业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内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测定重金属含量,并用单因子指数法表征污染水平。应用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开敞空间规划提供有益的指导。结果表明:各绿地土壤中均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u、Zn、Pb、Cr、As表现更为突出;Cr在生产绿地、居住绿地、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及道路绿地土壤中最高,Hg最低,而工业绿地和附属绿地土壤中Zn最高,Hg最低;单向污染评价显示,居住绿地中的As、公园绿地中的As和Cr、防护绿地中Hg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已产生污染。Cu、Pb、Cr、Zn含量高值点主要出现在公园绿地,该绿地土壤中Cu、Pb、Cr、Zn的累积可能受到居民生活和交通活动的多重影响;As含量的高值点主要分布在工业绿地土壤中,源于市区内的工业性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染物和煤炭燃烧的排放富集于土壤。Hg含量的高值点出现在防护绿地中,略超出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需要关注。城市绿地土壤中重金属对成人不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而居住绿地、公园绿地的土壤中As、Cr和生产绿地土壤中的Cr对儿童存有潜在的非致癌健康风险,需要引起注意。城市绿地土壤中,As、Cr呼吸对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CR)平均值均大于US EPA推荐的土壤治理标准(10-6),但未超过有关专家所建议的土壤治理标准(10-6~10-4),其致癌风险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应引起重视;不同绿地类型内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时要科学制定绿地空间布局,降低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重庆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76 浏览:474

杨杉1 汪军1 李洪刚1 张晟1 张勇1 邹家素2 刘坤1 《中国土壤》 2018年3期

摘要:
选取重庆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住宅绿地、道路绿地三种典型绿地利用类型,测定了绿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Pb、Cd、Zn、Ni、Cu、Cr、As和Hg)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不同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程度,并对绿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总体来讲,研究区绿地土壤中Hg、As、Cd和Pb的平均含量高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是背景值的1.2~1.3倍,其余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背景值,且绿地土壤重金属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差异明显,Cd和Pb在研究区3种类型城市绿地土壤中均出现了富集现象,以道路绿地的富集最为严重,且三种类型绿地土壤属于轻度污染。研究区绿地土壤存在As和Cr的致癌风险,暴露途径以经口直接摄入为主,虽暂未对人体产生非致癌性危害,仍要加强防范。

基于模糊-层次法探讨临河承压水深基坑稳定与降水运营风险 下载:86 浏览:495

陶俊1 李飞2 张飞2 陈湘贇2 李戬2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4期

摘要:
针对某临河承压水深基坑工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邀请专家对该工程稳定性与施工降水运营方面各风险源的相对重要程度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得到各风险源因子的权重。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隶属度函数,进而对临河承压水深基坑稳定与降水运营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方法可以使各层次风险源的权重和等级评价更加偏于精确。另外,与减压降水有关的风险源因子的权重较大,需要格外引起重视。研究成果可为许多临河而建的深基坑工程中相应风险源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反窃电风险评估研究与应用 下载:71 浏览:410

赵俊鹏1 吕孟玉2 张洋瑞1 张冰玉1 李晶1 段子荷1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窃电的多样性与反窃电成本的逐步提高,给供电企业的反窃电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介绍了一种综合贝叶斯分类算法与聚类算法的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对与窃电相关的事件进行特征值赋予,并根据关联关系编制了一套窃电概率值评价体系,实现了对窃电嫌疑用户进行窃电概率评估。该方法可精准定位窃电现场,提升窃电用户查处的效率,改善社会用电环境。

渭河流域西安段水体中DBP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58 浏览:430

胡卫星1,2 刘晓宇3 陈贝4 陈爱侠1,2 李萌1,2 王雪平1,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解渭河流域西安段地表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污染状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于2018年1、5和8月检测分析了渭河流域西安段地表水中DBP的含量和污染分布特征,并采用物种敏感分布曲线法(SSD)对水体中的DBP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1、5和8月流域水体中DBP浓度分别为nd~58.28("nd"表示未检出)、2.78~42.61和1.45~39.34μg/L,平均浓度分别为15.60、12.87和12.71μg/L。受点源污染和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影响,泾河水体中DBP含量最高。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渭河干流及4条支流全年水体中DBP存在的风险大小为泾河﹥皂河﹥渭河干流﹥灞河﹥沣河。与国内外其他流域水体中DBP含量比较,渭河流域西安段地表水体中DBP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污水厂废水排放、工业污染和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是流域水环境中DBP的主要来源。

炼油化工行业建筑物风险管理技术标准研究 下载:28 浏览:225

马伟平1 管维均2 蔡婷3 汪洋4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2期

摘要:
石油炼化行业存储易燃易爆介质,可能发生蒸气云爆炸事故,因此保障建筑物和人员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石油炼化行业消防标准比较完善,但防爆标准较为欠缺,特别是临近储存危险介质工艺设施装置的建筑物风险评价技术还属空白。以美国石油协会标准API RP752-2009为例,建立了石油炼化行业的建筑物发生爆炸、火灾和毒性物质泄漏情形下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计算蒸气云爆炸冲击波载荷、基于火灾热辐射和毒性物质极限浓度确定对建筑物的影响,提出了建筑物被动型、主动型和程序化优先级由高到低的改造措施。该标准理念新颖,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提出了采标建议。

鱼肉中汞的生物可给性研究——基于in vitro PBET方法 下载:43 浏览:372

廖文1,2,3 汪光1,2 赵文博1,2,4 李开明1,2 陈中颖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7期

摘要:
文章采用ICP-MS对广州市售的鲚鱼、多宝鱼和老虎斑3种鱼中汞浓度进行了检测,并通过in vitro体外模拟胃肠消化(PBET)对鱼肉中汞的生物可给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鱼肉中汞的浓度为4.9~44.3μg/kg,未超过国家规定的食品中汞限量指标。同时in vitro结果表明,鱼肉中62.36%79.21%的汞生物可给。最后在生物可给浓度的基础上进行了风险评价,在广州,成人和小孩通过这3种鱼摄入汞最大量分别为2.11和1.44μg/d,占JECFA规定的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的19.5%和13.3%,因此汞在这3种鱼类中的暴露风险都是安全的。

硫磺沟矿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46 浏览:419

何静1,2,3 阴俊齐1,2,3 夏倩柔1,2,3 伍德彦1,2,3 丁鹏1,2,3 秦璐1,2,3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4期

摘要:
以新疆硫磺沟矿区1986年和2015年遥感影像数据解译结果为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对其景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煤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986-2015年硫磺沟矿区草地面积逐步下降,由98.56%下降到90.99%;工矿地面积逐渐增加,由0 hm2增加到689 hm2。1986-2015年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硫磺沟矿区景观生态风险升高,草地的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农田、林地的生态风险均有增加。生态脆弱区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葫芦岛市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下载:38 浏览:347

贺磊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在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过程中运用PSR框架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赋权,科学评价了葫芦岛市1991—2016年的水资源短缺风险状况。研究表明:一直以来,葫芦岛市综合风险值处于较高水平,2004—2013年期间风险最大,虽然2013年以后稍微得到缓和,但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使得葫芦岛市未来仍面临着较高的用水短缺风险;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利用各类水源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缓解水源短缺风险。研究成果可为优化葫芦岛市产业结构布局和经济重点区域的调整规划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价 下载:6 浏览:356

宏瑾靓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随着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该区域水资源并探讨其风险现状,本文分别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现状、社会经济水平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根据不同的突变类型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值,然后运用突变理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大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高度风险状态,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和风险等级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为该区域水资源管理规划和风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滇东南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 下载:49 浏览:283

张丽1,2 张乃明3,2 包立3,2 李洋3,2 张敏3,2 杨浩瑜3,2 陆红斌3 《土壤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为了解滇东南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风险状况,测定分析了该区域农田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并使用相关统计方法对其重金属进行了来源解析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d、Zn、Ni、Cr和Hg的平均含量均超过了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其中Cd的点位超标率最高、达77.78%。As、Hg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Cu、Zn来源可能受自然和人为叠加影响,Pb、Cd主要来源于工业活动。污染评价结果表明,6.5

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SQGs和AVS-SEM模型法 下载:70 浏览:200

袁少芬 弓晓峰 江良 章绍康 《土壤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体环境有着重大影响。2018年测定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Cd、Zn、Cu、Pb的含量,并采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SQGs)和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可提取态金属(SEM)模型法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研究发现:鄱阳湖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u、Pb、Zn、Cd的平均值分别是其背景值的1.58、1.18、1.30、8.87倍;AVS浓度范围为0.101~0.887μmol g-1,平均值为0.278μmol g-1;而SEM浓度范围为0.281~2.170μmol g-1,平均值为0.803μmol g-1。依据沉积物基准法计算,重金属风险值为0.15~0.23,表明具有一定的风险毒性;[SEM-AVS]模型法评价结果表明也具有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但若用考虑有机碳的修正模型[SEM-AVS]/foc评价结果则其无生态风险;相对而言,整个湖区风险较高的地点为三江口(S11、S12)和饶河口(S16、S17)。

滕州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74 浏览:278

秦鹏一1 王敏1 高宗军1 邹晶莹1 王昕翌1 冯建国1 庞绪贵2 《土壤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为确定滕州地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及生态危害程度,在研究区均匀布置深层和表层土壤采样点进行生态风险调查,采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两种方法对表层土壤八项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态危害等级进行判定。积累指数表明,滕州地区表层土壤中小部分地区的Hg达到强-极强的污染水平,整体上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主要处于0~1级,污染水平处于2级以上的相对较少;危害系数表明,As、Zn、Pb、Cr、Cu处于轻微危害等级,部分Cd为中等及强的危害等级,多数Hg处于中等至强危害等级,少数为极强的危害水平;综合危险指数表明,土壤整体危害级别为中等危害程度;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源来源与工矿业的废料排放、交通运输以及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有关。

小清河入海口底泥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价 下载:47 浏览:340

杨红军 张衍亮 房吉敦 李永 谢文军 赵西梅 房颖 《土壤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小清河入海口底泥中的6种重金属(As、Cd、Cu、Zn、Hg、Pb)全量进行测定,研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Hg含量高于国家一级背景值外,其余5种重金属含量均远低于国家一级背景值含量,整体处于清洁水平。从水平分布上看:小清河沿岸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内地,呈依次递减趋势。从纵向剖面来看:在小清河两岸,重金属Cd和Cu在剖面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其余4种重金属在不同剖面层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小清河北岸重金属Zn有向下运动的趋势。风险评价表明:小清河入海口存在重金属Hg的轻度~中等程度污染,具有强生态危害,应该加强对重金属Hg的污染监测和管控。

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41 浏览:259

刘梦梅 王利军 王丽 张文娟 史兴民 卢新卫 李小平 李霄云 《土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西安市三环内采集62个表层土壤样品,涵盖了工业区、交通区、商业交通混合区、住宅区、文教区和公园。利用PW2403型X-Ray荧光光谱仪分析了土壤中As、Co、Cr、Cu、Mn、Ni、Pb和Zn的含量。采用修正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应用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As、Co、Cr、Cu、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5、24.96、69.74、32.52、662.59、30.67、37.11和101.73 mg kg-1,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特别是Co、Pb、Cu和Zn。土壤中Pb、Cu、Ni、Cr、Zn和Mn的生态风险较轻,As和Co生态风险为中等水平。重金属总的生态风险属于中等水平,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有一定差异。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主要途径是手-口直接摄入和皮肤吸收,且儿童的暴露剂量高于成人。儿童和成人暴露土壤重金属均不会产生明显非致癌风险。人群暴露土壤中As、Cr和Ni的致癌风险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10-610-4,但高于下限值10-6。不同功能区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

基于DEA-AHP-BP神经网络的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估 下载:66 浏览:372

王建波 牛发阳 赵佳 彭龙镖 《建筑技术学报》 2019年8期

摘要:
为评估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提出基于DEA-AHP和BP神经网络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评估模型。先运用WBS-RBS识别施工过程风险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两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判矩阵,运用数据包络计算指标权重,最后将指标权重值作为BP神经网路输入完成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风险预测,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科学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风险评价提供一定借鉴。

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土壤有机污染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下载:52 浏览:384

王甫洋1,2 田珺3 夏晶1,2 陈华3 刘宁1,2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对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进行了有机污染物监测,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污染物超标的有苯并a芘(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 1,2,3-三氯丙烷、氯仿、双(2-氯异丙基)醚等物质存在致癌风险; 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三种物质存在非致癌风险;经计算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基于人体健康的修复目标值分别为0. 063 mg/kg、0. 890 mg/kg、0. 005 mg/kg、0. 290 mg/kg和0. 210 mg/kg;场地内风险最大的区域是堆桶区,生产区、办公区、厂房和储罐区未检测到超标物质;单个物质污染程度随土壤深度无明显规律。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