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文献计量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下载:222 浏览:257

王正为1 杨红梅1 李娜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基于1991年以来全球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利数据,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时间发展趋势、被引频次、产出国、研究机构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引文编年图对演化路径进行解读。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人脸识别研究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美国在人脸识别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人脸识别研究整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整体学术影响力和科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演化路径来看,人脸识别的技术演进经过了传统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两个阶段,后者是目前的主流算法。未来,提高在非理想环境下的人脸辨识度将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重点。

基于文献计量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下载:41 浏览:281

王正为1 杨红梅1 李娜2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基于1991年以来全球人脸识别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利数据,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时间发展趋势、被引频次、产出国、研究机构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引文编年图对演化路径进行解读。研究表明:中国和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人脸识别研究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美国在人脸识别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中国人脸识别研究整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整体学术影响力和科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演化路径来看,人脸识别的技术演进经过了传统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两个阶段,后者是目前的主流算法。未来,提高在非理想环境下的人脸辨识度将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重点。

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对我国科技规划的启示 下载:45 浏览:229

张晓沛1 余和军2 李少帅3.4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对国际器件与系统路线图(IRDS)及其前身国际半导体技术发展路线图(ITRS)的诞生背景、内容选择、组织结构、运作模式及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凝练其在组织和内容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启示。建议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学习科技规划制定的先进经验;适时提出和主导软科技类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在制定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对半导体芯片等战略必争领域采取研究编制技术路线图的模式和方法,发挥多领域专家主体作用;持续进行科技规划研究,合理安排规划周期,及时调整规划内容;突出科学引领和协同创新,使得规划达到科学前瞻、指引发展的功能。

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的理论开创 下载:86 浏览:500

程梦婧 《中国法学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在中国近现代的法学史上,产生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法学。这是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法学家开创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这些法学家接受和信奉马克思主义,肩负着批判旧国家及其政治法律制度、探究新型国家及其政治法律制度和建立"新法学"的理论使命。他们基于中国的法律史与近现代民主法治(法制)建设实践,在法学学科特别是法理学、宪法学上提出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理论观点与学科建构的理论雏形,形成了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导向、以探研"问题"为中心的实践性品格。他们的理论开创,对于当下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具有奠基性意义。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中国化的当代意义 下载:86 浏览:473

封丽霞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法律理论,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具有某种高度契合性和统一性。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中国化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来认识中国法治建设的历史特点、现实国情并指导中国法治的具体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启示意义主要体现为:它揭示了东方社会独特的法治发展道路,诠释了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经济社会发展制约性,阐释了当代中国法治"人民性"的基本属性,规定了当代中国法治的平等原则的基本内涵;其"限制国家自由"观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权力制约的基本指向高度契合,其关于法的历史继承性理论有助于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其辩证思维诠释了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目标设定的多维视角。

近代国人体育观念的变迁 下载:44 浏览:271

王勃然 安然 刘春雪 《体育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进入近代以来,在西方近代体育思想与本土传统观念的不断碰撞当中,中国体育经历了一系列关键的改进和转型,近代国人的体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研究这一变迁历程,对我们理解体育的社会功能,探寻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的互动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归纳和分析,梳理了近代国人体育观念变迁的基本脉络,在此基础上,表达了对于中国体育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理论探讨、政策体系及制度创新 下载:26 浏览:300

纳麒1 马志翔2 《中国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边疆民族地区是脱贫攻坚工作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巩固脱贫攻坚任务重。文化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持久动力,文化扶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路径。为实现2020年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目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边疆民族地区需要加快推进文化扶贫工作。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文化振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化事业方面,整合乡村各类文化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文化产业方面,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线上和线下文化产品。从"扶贫扶志"方面,推动贫困人口内生式发展。

当代媒体新闻观中的“红色基因” 下载:68 浏览:375

蔡杰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当代新闻媒体的价值观对于社会的舆论导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要对当代媒体新闻观中的"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行充分的挖掘。当代媒体只有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本质内涵才能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力与影响力充分地发挥出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指导新闻媒体工作者发现新闻传播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当代的新闻媒体必须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理论研究透彻,同时积极地吸收马克思主义中的自我批判精神,在动态的发展当中实现前进,并建立外在的自我防御机制。

国际主流媒体关于中国雾霾问题的新闻框架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下载:60 浏览:396

胡鹏1 刘立2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有计划、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西方媒体也开始关注中国环境发展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在特定的议题设置和政治框架下报道中国雾霾问题带有明显的偏见。本文以《纽约时报》2011年1月初至2016年12月底有关中国雾霾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其报道特征:《纽约时报》对中国雾霾的报道按照固定的新闻框架展开,内容倾向以负面为主,带有明显的"妖魔化中国"特征。

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与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发展 下载:52 浏览:258

唐正东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批判。马尔萨斯不去研究私有制条件下的竞争关系与穷人贫困之间的关联性,反而只是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土地的自然产出率之间的差额的角度去谈论贫困的根源及解决路径问题,这是故意绕开了私有制的合理性问题。恩格斯明确地指出劳动力过剩决不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学现象,而是由私有制条件下不道德的竞争关系所推动产生的政治—社会现象。他站在无产阶级政治立场上,从生产力的发展与私有制竞争关系之矛盾性的方法论层面入手展开了对自由竞争关系的批判。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探讨,清晰地反映了他当时在私有制批判理论上的总体思想水平。

货币与平等的辩证关系探微——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观点看 下载:38 浏览:211

陈飞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6期

摘要:
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的观点看,货币与平等呈现出复杂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经济客观上要求交换主体的平等、交换规则的平等和交换对象的平等,逐渐塑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平等观念,因而发挥了消解不平等和等级特权的世界历史作用;另一方面,货币经济塑造的平等只是形式的平等,货币作为社会权力的代表意味着货币拥有量的差异将会导致一种新的等级和特权。当货币从简单形态转化为高级形态时,更是加剧了货币与平等的深层悖论。现代货币和货币经济的发展不断地产生平等实现的社会土壤,但是资本运行的增殖逻辑又不断地使这种形式平等走向事实上的不平等。

抗战时期中共民族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 下载:23 浏览:196

肖光文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历史背景下,中共基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现实考虑,开始强调少数民族自治权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丰富和发展。但这一时期,中共没有完全放弃民族自决政治话语,继续倡导民族自决的联邦制,并没有完全实现由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转变。在实践探索中,中共民族政策形成了两种发展趋向。一种发展趋向是统一国家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另一种发展趋向是主张联邦制下的民族自决。这两种民族政策的发展趋向相互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并存的状态,直至新中国成立才最终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成了历史转变。

从“魔矿”的碎屑到“致命的粉尘”——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尘肺病在美国的医学认知变迁 下载:22 浏览:131

陈黎黎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对生产性粉尘特性的认知各不相同、充满争议。部分人认为生产性粉尘的危害性难以确定,应按粉尘类型加以区别;部分人认为生产性粉尘并非引发尘肺病的元凶,只是病原载体;另有人视生产性粉尘为导致尘肺病的罪魁祸首,是工人健康受损及恶劣工作环境的"隐喻"。美国人对不同类型的粉尘及其引发的尘肺病的认知过程并不一致,但彼此相互交织、影响。该认知过程呈现出"希波克拉底式的转向";借鉴并吸纳他国尘肺病知识等特点。尘肺病的医学知识在美国不同群体间的传播和获悉程度各异,具有不对称性,它由不同时空语境下各涉足方间的互动所决定。

发展新理念的推广:尼克松政府与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 下载:24 浏览:211

靳小勇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8期

摘要:
南北方国家间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理念差异,是1972年人类环境大会磋商的关键所在。在大会筹备阶段,发展中国家将环保与贫困问题相关联,以回应美国为首的北方工业化国家的环保倡议。尼克松政府坚持以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磋商原则,向与会国强调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正式会议中,美国代表团积极推广生态主义的环保理念,对发展中国家在援助问题上坚持"有限义务"的立场。尼克松政府在人类环境大会上生态主义环保理念的推广,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可持续发展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加拿大责任制政府的形成 下载:19 浏览:131

甄小东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19世纪中期,英属加拿大建立了责任制政府。加拿大殖民地政府依次经历了军事管制、皇家殖民地政府的总督专制、旧的代议制和责任制政府几个发展阶段。之后经过联合,加拿大自治领正式成立。在加拿大建立责任制政府的影响下,其他白人移民殖民地,相继建立起责任制政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内部自治。这是英国殖民地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也为后来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宪政改革提供了借鉴。

19世纪加拿大责任制政府的形成 下载:19 浏览:131

甄小东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19世纪中期,英属加拿大建立了责任制政府。加拿大殖民地政府依次经历了军事管制、皇家殖民地政府的总督专制、旧的代议制和责任制政府几个发展阶段。之后经过联合,加拿大自治领正式成立。在加拿大建立责任制政府的影响下,其他白人移民殖民地,相继建立起责任制政府,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内部自治。这是英国殖民地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也为后来英国殖民地政府的宪政改革提供了借鉴。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城市交通治理探析 下载:41 浏览:235

李沛霖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期

摘要:
自1863年上海公共租界成立至全面抗战前,伴随人口增长及机动车辆增加,导致租界交通事故频密,由此对城市秩序和市民安全产生负面影响。鉴于此,通过归纳分析租界当局设置机构和建构规则、执业训验和行停管制及安全教育和违法处置等模式,进而洞悉其治理成效与经验,俾期为现世城市交通治理衍生启示。

消费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探讨 下载:14 浏览:185

何一通 《中国经济》 2018年10期

摘要: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时期,而消费金融的良好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加快经济结构转变。我国消费金融目前发展逐渐趋于多元化,因此对消费金融多元化发展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环境,分析了我国传统消费金融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我国消费金融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希望能为业界提供借鉴参考。

环境治理国家化、环保主义者与美国环境外交的滥觞 下载:37 浏览:308

靳小勇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1期

摘要:
在现代美国环保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决策的科学化取向促成了白宫决策层环保认知的提升,国会立法赋予联邦政府环境治理权责的不断扩张,并从认知与建制两个层面推动了环境治理国家化趋势的形成。在这一趋势下,尼克松政府中的环保主义者首倡性地将环境议题纳入对北约的外交政策议程中,成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环境外交滥觞的重要推力。

近代中国城乡划分与市辖区的形成(1909—1936年) 下载:49 浏览:330

王培利 石晓霞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10期

摘要:
市制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高级区划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近代中国两次城乡划分以及市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市制的确立,明确的界线是市辖区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标志,市制确立以及完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省市县勘界是最重要环节。
[1/28]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