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姜堰区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识别 下载:65 浏览:396

龙艺晴1 朱亮1,2 刘畅1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探究江淮平原底栖动物的群落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聚类分析方法等,以姜堰区为例分析33个调查样点的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姜堰区发现的20属底栖动物大多较常见且为中度耐污种,软体动物最丰富,姜堰区水环境较好;(2)物种多样性大小淮河水系下河地区>江淮过渡区>长江水系上河地区;(3)姜堰区底栖动物组成与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水体状况、底质成分、生境差异;(4)应从治理生活垃圾与水体污染、发展生态护岸方面保护姜堰区底栖动物。

洪泽湖滞洪区工程建设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59 浏览:468

岳政1 逄勇1,2 宋为威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洪泽湖滞洪区建设工程对确保洪泽湖大堤安全、减轻洪泽湖防洪压力、减少洪水灾害及保护下游城市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建设势必对洪泽湖滞洪区的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洪泽湖滞洪区工程建设的施工期及运行期的水环境数学模型的模拟与评价,预测得出工程建设的施工期将会使局部地区地表水的SS提高,滞洪期洪水中的COD、氨氮和总磷都不达标。通过进一步评价得出,随着工程的完建运行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地表水环境将会重新恢复,使得水质达标,对于洪泽湖水环境管理和水利工程影响后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整治航段江面溢油对取水口的风险预测 下载:60 浏览:470

李森1 逄勇1,2 罗缙1,2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内河航道线路整治和优化的力度明显加大,而伴随着通航能力的改善,航运及工程船只使得周边水域的溢油风险不断加大。加强溢油事故风险预测,针对事故发生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控制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溢油事故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基于闽江段航道整治工程,设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溢油泄漏点,利用二维非稳态水环境模型就施工整治航段溢油事故对下游取水口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记录油品入江后的油膜漂移轨迹及最快到达取水口的时间、油膜厚度和持续污染状况,为溢油风险防控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

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下载:95 浏览:499

吴园园1 操家顺2 薛朝霞1,2 赵昌爽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通过对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核心理念和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的梳理,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方面探究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目的在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雨洪管理先进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基于低影响开发的的雨洪管理措施都因地制宜地促使城市排水系统可持续发展,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与低影响开发下的雨洪管理紧密相关。可见由于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些成功经验对建设海绵城市理论、方向和技术有很深远影响的启示,包括海绵城市的系统性规划、加快"海绵体"建设和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和自然循环的有机结合等,同时对目前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