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险的风险管理属性:风险减量管理模式创新
从企业风险管理的观点出发,保险公司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方式,是其主要的财务传递手段,在当前,企业保险公司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危险的储备数量管理方式,是指保险公司企业通过被动吸收全社会所能够看到的危险数量,而后向整个社会加以传递和分享,企业保险公司的这种风险管理的实质,决定了企业保险公司管理需要立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根本任务,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特点和发展规律,不断实现企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创新,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和业务形态,保障国计民生中完成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中国保险业风险模式的新变化将可以推动中国保险公司的长期发展,提高社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对风险模式的创新将是激活中国保险公司生命力的重大措施,对风险模式创新将是中国保险公司回归业务本原、实现最大承保利润的要求,是走上高质量、有质量经营道路的要求,是创造具有竞争性的保险产品和业务的要求。
二、风险减量管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2.1对UBI保险的开创
UBI是根据汽车使用量来定保费的保险,其保险的主要服务内容是根据车主驾驶习惯数据差异化的车险服务,这也是在大数据分析时代的下的全新保险。UBI模式车险,是指利用车载系统采集有关车主驾驶行为的习惯信息,并通过与车辆互联数据传输至云端,保险人能够利用这种信息对车主的行驶安全性进行更加准确的衡量,并利用大数据分析的处理,判断车主驾驶行为的危险程度,进而进行保险的个性化定位。UBI保险的成功,有赖于OBD公司对车主驾驶习惯信息和驾驶员资料的收集,进而对车主的日常驾驶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其产品的主要内容分为多个方面,包括了对安全绿色环保的驾车习惯信息予以鼓励,以及对如何驾驶安全和环保的行为来进行合理的引导,以此来促进消费者形成一个积极的消费观,并督促有关的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的理念,在一定程度生有利于促进我国双碳经济的发展。该产品还可以分析并评价驾驶人的情况,减少保险理赔的概率,因此给保险节约了保险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消费者的安全风险,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为双碳经济的转型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2.2巨灾风险的减量管理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种类多且频发,巨灾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等都巨大,面对如此巨大的自然灾害损失,开发出包含地震、台风、洪水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巨灾风险保险产品,是推动我国巨灾风险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助力。如将保险气象服务纳入研究型气象服务发展内容,在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品研发等方面强化支持和投入,着力开展分险种、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阈值标准建立和防灾减损应急调度技术研究,将保险气象服务业务推广应用到保险公司,深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服务产品研发,充分将气象大数据“天擎”系统、智能网络预报系统、人工智能AI天气图像识别技术、高分卫星遥感产品等成果逐步应用于保险气象服务中,全面提高了保险气象服务的核心技术支撑能力、提升了灾前预警和临灾调度的精准度,如建立台风预警平台,对接气象和承保数,帮助政府和客户进行台风的预警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物联网平台,监控和预警企业水淹的风险,进而实现对巨灾风险的减量管理。除此之外,针对货车长期运输且运输风险较大、赔付率较高的现状,可以通过实施货车的ADAS系统监控等来提供兼具安全性和高等级自动化的驾驶体验,防止车道偏离碰撞到车,有效保障货车的运行安全,实现保险的风险减量管理。
三、创新意义
3.1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频率,降低事故对于环境的影响
相应的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模式的运用不仅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理赔的几率,促进保险公司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频率,降低事故对于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全面复工复产,高速通行压力较大,货运运输的需求也较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ADAS货车防撞预警工具的运用能够对车主起到预警作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低交通事故对环境带来的破坏程度,避免事故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交通事故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交通设施,能够降低再建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度。且有关的气候预警平台的建立,能够促进巨灾保险制度的落实,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有关的保险气象服务工作的完善可以增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率,降低事故对于环境的影响。
3.2增强个体的管理风险的能力,提升应对的韧性
通过重视政府对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政策的落实,政府可以更有效推行“承保+减损+赋能+理赔”的保险公司新逻辑,以危险减量管理理念为基础,推动保险公司从费用赔偿向全面危机管理解决方案转型,在为社会及人民创造更优秀公共服务的时候,也能够有助于提高经济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从产业引导和政企协调两个层面,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经济社会“安定器”和经济社会“促进器”的功能,帮助地方政府部门全面构建有一定保障能力的全面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屏障。危险经济时代反映了人们在单位风险增大后所获得的经济效果,及改变以前人们只关注后果而不关注可能性的传统观念,对保险的风险模式的创新不但可以使整个经济社会合理地分摊经营风险、缓解危机,而且在提高社会整体利益的时候,有利于增强个体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增强个体应对风险的能力,提升其应对风险的韧劲,进而为实现我国双碳经济模式的转型提供强大的助力。
四、保险发挥风险减量管理,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双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落实我国“双碳”发展战略目标,绿色保险能够实现促进我国绿色新经济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前沿低碳科技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进而促进我国工业经济低碳化转变以及低碳产业化发展,最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运行高质量健康发展,丰富新型经济形式,促进我国双碳经济的转型升级。为了更好地促进保险发挥风险减量管理,助力我国绿色低碳的转型,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增加服务绿色产业,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如在我国建筑领域可以提供绿色保险服务,以促进我国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为双碳经济结构的构建提供助力。二是发挥保险减量管理的优势,建立统筹协调的机制平台,利用好完备的法律法规制度来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充分利用保险市场资源,尤其是网络技术等新兴科技,助力减损减碳,服务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保险业对国家经济生产方式以及普通市民的生存方式等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我国防灾减灾系统中也起到了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重视采取措施发挥出保险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为促进我国双碳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平.自然灾害频发:积极预防才是应对之策.[N].金融时报,2010-09-01.
[2]王洁.保险的风险减量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2013-02-23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