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框架剪力墙的应用难点分析
框架剪力墙的施工难点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应用框架剪力墙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的规模较大,涉及的施工专业较多,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内容过于复杂,从而使整体施工难度大幅增加;同时,在设计以及施工等诸多环节,应用框架剪力墙会不断增加整体施工难度,并且存在钢筋选择不规范等问题,致使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钢筋错位,甚至会出现钢筋位移等严重问题。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无法对模板支撑系统的负载力进行有效优化,就会很容易出现各种负面问题,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建筑坍塌,给企业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施工的主要难点在于,对剪力墙模板结构进行有效设计,同时对相应的结构进行综合性加固。最后,在实际放线测量环节,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并且精细化程度高,因此,在施工准备及审核等工作中,相关人员需要全面落实框架剪力墙施工方案。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各种问题屡有发生,相关测量设备性能不完善,测量数据的精确性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增加了后续施工的难度,使施工的负面影响大幅增加。因此,为了确保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提高框架剪力墙施工的综合质量,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各类施工技术。
2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的施工问题
2.1 结构设计复杂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灵活的空间设计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不同的结构设计,但框架剪力墙在地下结构和地上结构的设计不同也为设计师增添了很多困难。工人要结合实际的平面图、结构图和配筋图才能确定建筑的每一层框架以及钢筋构造和尺寸,增大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施工单位若没有及时根据配筋图等进行钢筋型号交换会导致剪力墙施工错误,给整体的建筑项目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拖延了整体的项目进度[1]。
2.2 施工体量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的考量和优化。通过对各方面进行考量,可以使建筑空间更大,也容易达到客户的要求,但也会造成施工量增大。在增大空间感后,要有更多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使整体的施工内容较为复杂。另外,每一层的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的钢筋构造都是不同的,这也为施工单位增大了难度,使得很多细致隐蔽的作业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3 施工技术不成熟
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1)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不够成熟。在高层住宅和商业写字楼项目中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使整体的建筑项目更满足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要求。通过使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弥补传统房屋技术在结构上的不足。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也是当前不可取代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框架剪力墙技术很多优点,但这种结构技术也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尽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项目的不断增多,框架剪力墙技术在很多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应用,但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相对较弱的技术问题,造成整体的建筑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增大了建设难度,拖延了整体的项目进程。(2)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受影响因素较多。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框架剪力墙技术虽然存在很多其他技术不可比拟的特点,但其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从而使建筑单位不能及时地解决这些受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问题。尤其在房屋建造过程中使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需要前期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如果施工人员对使用的施工工具操作不当或者在材料方面出现保养不当,会使框架剪力墙技术受到影响。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3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技术优化方法
3.1 钢筋施工优化改进
钢筋施工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工程正式开始施工前,应做好钢筋质量的二次检验工作,确保所使用的钢筋符合施工要求,以避免钢筋的弯曲、破损等现象出现,影响施工质量。柱筋安装时,应严格调整箍筋位置,并以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缠扣绑扎,同时应确保主筋和箍筋维持垂直状态,并做好主筋与转角处交点的绑扎工作。另外,在梁筋安装时,应保证梁上下部钢筋锚固长度足够长,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要求控制其深入中心线的长度。最后,在进行板筋安装时,应预先清理模板上的杂物,保持模板清洁度。在此基础上,应对分布筋的间距以及主筋的具体位置进行明确,然后再逐次安装受力主筋与分布筋。应特别注意墙、梁、板节点处钢筋安装质量,并加强对加强部位钢筋质检。若板筋是双层钢筋,则应将钢筋马镫设置于两层钢筋之间,以保证双层钢筋间距,同时保证上部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防止楼面开裂。
3.2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改进
在构建建筑主体结构的过程中,就梁柱以及墙等外模板的安装(见图1)而言,施工人员应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在应用该模板的过程中,模板的柱宽应为 1000mm,底板木方长度为 100mm。在固定模板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会采用螺栓固定的模式,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该种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进行螺栓加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打孔,模板表面如果存在许多孔洞时,就会大大缩短模板的使用寿命。此外,在进行对拉螺栓的步骤时,涉及的工序较为复杂,同时也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这就要求建筑企业投入更多的施工成本。基于上述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用对拉钢片代替对拉螺栓,选取 30mm×20mm 的扁钢作为夹板,并且将夹板装载在模板的缝隙中。另外,施工人员需要应用 U 形模板卡对模板进行固定,该方法使模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保证模板在固定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需要在模板表面进行打孔,从而使整体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也使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图1 剪力墙、柱模板安装图
3.3 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优化改进
混凝土工程是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可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因此,要特别重视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明确标识标高,以防因标识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浇筑高度的合理性;同时浇筑前还应清理掉板内杂物,并严格检查预埋件、钢筋及模板情况,若有不合格产品应及时清除,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做好模板洒水处理,增加模板湿润度,保持混凝土面层整体效果。此外,还应加强墙梁、梁柱节点浇筑现场管控,避免混用混凝土导致节点混凝土强度不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以高频振捣器混凝土,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做好钢筋加固,以防因振捣而引发钢筋错位、外露、位移等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框架剪力墙也要不断地优化,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保证项目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倪珍玉.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性[J].砖瓦世界,2021(13):149-150.
[2]陈一嫚.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8):190-192.
[3]王世魁.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6):85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