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软土基础具有土质松软,积水量较大的情况,为了保障施工建设质量,通常需要将软土地基进行置换,或采用其他相关技术处理,以加固地基,使地基的稳定、牢固性得到保障。而为了给予科学合理地施工,同样需要有关施工单位加强有关施工技术的了解,掌握技术原理,进而高质量地建设工程项目。
1、软弱地基成因
软土地基属于天然地基,是在自然环境作用下,地质变化产生的。现场环境中形成地基的材质强度不符地基施工要求,比如现场土壤环境中有很多淤泥或杂土,都会使该区域范围内无法形成坚固,硬实的地基,就会形成软弱地基。软弱地基是自然作用下的产物,所以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即使人工改造,其内部结构依旧有失稳的可能性。这种地基比较软,密实度比较差,在承受上部所有荷载时,会逐渐发生沉降,并且因为不同位置承受荷载不一样,发生偏斜,最后都会对地基之上的建筑整体质量构成威胁。
2、软弱地基改造加固技术与原理
2.1换填土技术
软土地基中,通常是含有大量的积水、泥沙等情况的地基形式,对于工程的稳定具有直接影响。为了保障地基施工的稳固效果,可以有机结合换填土技术的应用。施工技术原理,即采用换填施工的形式,将原有地基中的软土、积水置换成其他物质,使其呈现良好的固定效果,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实际的换填操作中,可以采用较高强度的材料,结合地基项目的位置,给予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等,以此提升土层的硬度、承载力等。相关材料包括碎石、砂石等,换填施工完成后,还应进行地基的加固处理。
2.2强夯施工
软土地基处理中,强夯施工也是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之一,具有的施工阶段,要保障挖孔填筑材料、孔的规模、数量、深度等符合标准的参数要求,填筑材料必须符合强夯要求。填筑材料施工完成后,通常要借助重锤强夯。强夯施工过程中,在强夯作用力下,会是填筑材料和软土地基材料紧密地结合,致使软土地基的紧密度越来越大,空隙会越来越小,地基变得硬实,最终取得加固软土地基的效果。
2.3夯实处理工艺
软土地基处理中,夯实实际上指借助有关工具,对软弱地基进行高效地加固施工,是软土地基内部空间被压缩,使地基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提升地基的稳固性。这种夯实方法具有一定效率,利于保障地基的高质量处理。但基于实际情况可知,该技术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适用于规模较小的软土地基中,对较大规模的软土地基则具有不适用性。
2.4预压改造法
软土地基处理中,也可以结合预压法的应用,基于预压法的特点来看,其又分为堆载预压、砂井预压。堆载预压的应用,主要是针对软土地基的承受能力、稳定性,进行有机加固;砂井预压,主要是针对软土地基中的积水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排水。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例如,在地基工程项目的施工处理前,施工人员可以优先展开勘测工作,在明确地基的实际状态后,再选择有关预压方法。堆载预压是指将预压荷载或建筑本身的荷载作用在地基上,然后进行预压,预压过程中,地基本身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会提升,能够承受的极限值也会得到提高。砂井可以解决地基周边的排水问题。
2.5挤密法的应用
挤压法的应用,类似于强夯施工加深,施工建设过程中,均需要进行软土地基的打孔,打孔后填筑高强度的材料,进而达到加固软土地基的目的。挤密法的主要作用,即促使软土地基中的相关材料更为紧密,提升固化效果,进而提高地基自身的承载能力。挤密法的应用过程中,对松散地基的处理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发挥出良好的加固作用。
2.6深层搅拌桩技术
针对软土地基而言,基于实际情况,也可以结合深层搅拌桩技术的应用,如实际的施工中,可以优先对地基地层的化学性质进行勘察。基于勘察到的结果,选择深层搅拌桩技术,搅拌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对地基地质的化学属性进行勘测,然后对地基进行打孔,为了保障施工建设质量,孔应尽量深,且数量应尽量多,基于这种施工形式,才利于呈现良好的固化效果。另外,在深层搅拌桩技术的具体应用中,还可以添加适当的化学药剂,使固化效果更为明显。此外,为了保障搅拌施工工艺的可靠,施工人员还应注重搅拌次数、搅拌力度的可靠,避免造成搅拌施工影响到施工工艺效果的现象发生。
2.7高压喷射注浆工艺
软土地基处理中,基于地基中空隙率情况,可以有机结合高压喷射注浆工艺的应用,具体而言,有机结合水泥浆液的应用,将其均匀地注入到软土地基中,水泥浆液会优先填筑在地基土层的空隙中,硬化后,其与地基形成整体,起到稳定、固化地基的效果。另外,施工阶段要使浆体和地基有效接触面积更大,使浆体作用在地基上的范围更大,还要借助高压效果比较好的设备,在高压作用下,喷射浆体的速度和力度会比较大,喷射效果也会比较好。
3、软弱地基局部改造处理
3.1松土处理
高强材料换填法以及挤密法是处理松散土质比较有效的手段。如果松土在整体地基中所占面积不是很大,可以进行人工换填工作。选用的砂石除了硬度和强度满足换填要求外,还要在规模上有大有小,如此在填充时,规模比较小的砂石会紧密填充到规模比较大的两块砂石中间,如此最后换填完毕,所有的砂石整体性更高,空隙率会降低,在和土体结合在一起后,还要对其进行压实,以保证密实度。
3.2局部范围内硬土处理
建筑使用时发生不均匀沉降,是因为建筑地基不同位置的承载能力不同,承载能力强以及沉降速度慢处的地基材料为硬土,而沉降量比较大,发生偏斜处的地基材料则是软土。如果只有小范围沉降慢,则代表地基局部为硬土,为了保证沉降均匀,可以将硬土挖掉,使该处地基地质材料只有一种。
3.3管道的处理
要保证地基牢固稳定,还要保证地基中的含水量不会超过规定范围,地基中的土应力保持平衡。管道敷设在地下时,直接与地基接触,如果管道发生漏水问题,地基的含水量就会超标,地基也不再保持干燥,地基结构在受到侵蚀后,会逐渐发生变化,变得更松散。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地基施工是重要的一环,是工程项目施工的初始环节,对有关后续施工具有直接影响。基于工程项目的软土地基形式,给予可靠的施工改造方法尤为重要。而为了保障处理软土地基的质量,呈现更为良好的效果,作为施工建设单位,有必要加强一些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的研究,掌握施工技术原理、要点等,以能够在实际的施工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予适合工程实际的地基处理工艺方法。
参考文献
[1]尹丽.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改造加固原理与技术[J].2021(2016-9):25-.
[2]王建.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改造加固技术探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3):106.
[3]张书建.建筑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土的改造加固原理与技术[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17):306.
[4]岳林,宋旺.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9,000(022):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