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相关思考
姚忆晴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姚忆晴,.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相关思考[J]. 金融研究杂志,2022.10. DOI:10.12721/ccn.2022.157310.
摘要:
经济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发展情况,而且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具有繁荣的经济才能保障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使得人民的生活不断变好,国家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的经济不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当下的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出现了分离,使得经济的结构出现了失衡,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在市场中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会竞争彼此的资源,一定程度上会相互抑制,但是二者都是市场经济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抑制能够更好地稳定经济发展,才能使经济变得更加强大。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一旦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会使得两者都存在下降的可能,会使国家经济总体受到损伤,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富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探讨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分析当下经济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对经济的繁荣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金融经济;实体经济;分离
DOI:10.12721/ccn.2022.157310
基金资助:

经济全球化是当下经济发展的潮流,将国与国之间联系在一起,共同致力于经济的发展,给各个国家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并且使得国家经济整体上得到了提高。经济全球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随着国与国之间经济的相互融合,经济的体制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由于过度的关注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经济的体制,逐渐出现了一种不好的经济现象,这就是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容易导致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一旦产生,会使得多数国家处于危险之中,造成经济不但不能提升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当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特征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并不是投射产生的,最初的经济形势以实体经济为主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依托信息技术,金融经济逐渐发展壮大,由最开始的鲜为人知,到目前已成为当下经济的主体。从目前来看金融经济代替实体经济成为经济的主体是很正确的,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角度看待这个现象,就会发现这是一种病态的经济体制,长期下去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由于没有及时地发现这个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金融经济逐渐与实体经济分离,具有以下特征:

(一)兼并行为

互联网的作用是使各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亲密,依托互联网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这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使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金融机构在此过程中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拥有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会倾向于将一些能力较弱的机构合并起来,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这种兼并的行为客观上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也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创伤。   

(二)在金融经济中出现很多经济活动

金融经济在资金,规模上有很多优势,吸引了更多的人才,为了能够进一步扩大金融经济的影响力,金融经济推出了较多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这些经济活动与货美价廉的特点吸引住了消费者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线上交易,蜂拥而至的人群难以得到控制,金融经济由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实体经济却因此变得更加的困难,实体经济因为跟不上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逐渐与金融经济相分离,长期下去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不平衡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应该保持合适稳定的比例,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如今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扩大,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金融经济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市场资源,实体经济难以吸引住顾客,获得的资金也越来越少,造成实体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缓慢,如今实体经济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加上金融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抑制,使得实体经济与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二者之间不断分离的一个原因[1]

二、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经过长时间不平衡的发展所导致的,金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实体经济的持续低落最终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分离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长期如此会对整体经济带来损伤。  

(一)金融资产的快速增加

经济金融和实体金融是经济的两大形势,两者之间应当相互依存,形成一种良好的互补关系,共同营造健康的经济体系。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受到控制,在世界经济中都占有了很大的比例。金融经济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很多方面上逐渐取代了实体经济的作用,金融经济在市场经济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使得两者之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状。健康的经济体系应当是两者之间发展相当,金融经济的发展需要依托实体经济的支持,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而如今金融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对于实体经济的依附作用也越来越弱。    

(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是当下的热点,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逐渐变成了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金融经济应运而生,在自身得到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可见的,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了金融经济的优越性,对金融经济也越来越重视,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金融经济的出现能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能使经济得到改革与提升[2]。为了能够更好地管控金融经济,使之能朝着经济发展的方向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国家应当重视对金融经济的管理,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金融经济的行为,使金融经济发挥更高的作用、更适合国家的发展。   

(三)金融经济管制较为自由

依托于互联网的金融经济在使用速度上更加的快捷,管制也比较自由。虽然金融经济在市场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多,为了使金融经济得到更好的利用,对于金融经济的管制也根据金融经济的特点变的比较自由。金融经济的发展不像实体经济那样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发展速度就更加的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就很有可能带来一些难以弥补的灾难。

三、防止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策略

(一)控制金融经济的速度

金融经济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使得交易流程更加简洁,交易效率更高,同时因为管理制度比较自由,限制金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比较少。而实体经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加上金融经济的打压,发展的速度越来越缓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应该发挥更多的职能,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使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更为合理,同时让金融经济辅助实体经济,以此来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实体经济的地位,发挥其更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发挥实体经济的主体性是保证经济稳定的关键,让实体经济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当下的实体经济受到金融经济的打压,发展速度变得缓慢,以当下的经济实力难以承担经济主导作用,需要使实体经济得到发展。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措施,突出实体经济地位的重要性,让社会意识到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并辅助实体经济的发展,给实体经济带来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给实体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让金融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考虑金融经济自由化

金融经济最主要的特点是自由化,自由化的金融经济有更多的潜能,能够有效地吸引住人们的眼球,带来更多的资金和成本,使得金融经济的规模不断地扩大。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有很多的优越性,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金融经济的融资方式多种多样,同时也更加的准确、快捷、方便,给更多的人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金融经济的发展相对自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资源进行自我调节,形成更加合理的资源分配模式。金融经济依靠自由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断提高了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也成了抑制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应当考虑抑制实体经济发展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来不断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为实体经济早日恢复市场经济主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如今全球的经济发展形势的越来越难,金融危机也频繁地发生,全球的经济处于一种低沉的状态,国家非常迫切地想要提高经济,改善当下的经济现状,为国家发展带来更好的竞争力。实体经济的落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使得当下的经济变得更加脆弱,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经济问题,国家应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充分吸取教训,对当下的经济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深化,调节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比例,让国家的经济变得更加顽强,让市场经济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此外,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得到不断改善,国家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凸显出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制定出合理的计划。     

参考文献:

[1] 侯琳.关于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相关思考[J].东西南北,2019(24):202.

[2] 朱亚锋.浅谈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9(05):181-182.

[3] 李珊.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9(07):167-16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