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属于小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在这一时期做好数学知识教学工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其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使得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一、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这为广大民众的生活以及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而信息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影响和帮助也同样如此,教育领域当中对信息技术加以有效利用,使得教育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对其发展进步有着非常强劲的推动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小学低年级数学智慧课堂能够有效丰富数学学科的内涵。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这一阶段可以更为便利且有效地接触更为丰富的数学知识资源,并且对这些数学知识资源展开筛选、整合以及利用,从而使得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小学生全面系统地讲解数学知识,使得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量上大幅度提升,并且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其次,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快速实现。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很多农村地区在教育资源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都不够充足和完善,这使得教育公平并没有得到良好实现,而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我国各个地区的教师都能够利用各种网络信息技术来不断扩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并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与城市学校进行联系,进而形成教育交流和分享,从而更为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数学知识,这样便逐渐缩小了教育事业在城乡之间以及区域之间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这一目标快速实现。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的,他们在课堂上有意注意一般持续在10~15分钟左右。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有些数学内容枯燥无味,时间一长,学生课上感到疲倦,容易分散注意力,学习效率下降。这时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刺激学生,给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一个小小的魔术、一个小小的游戏、一段有趣的视频……都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年龄小、好动,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时利用多媒体的触摸功能,在课堂活动中制作一些小魔术、小游戏来调节,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转移到学习上。如在教学《1~5的认识》一课时,因一年级的小学生思维活跃,他们对特定的图像事物感兴趣,但他们年龄小,抽象思维还没有得到具体的发展,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说数字1~5,他们是很难接受的。根据新入学的学生喜爱看小视频的特点。教师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有关数字内容的动画片,如《数字歌》《蓝猫学数学》等,再从动画片中截取与数字1、2、3、4、5有关的部分,并制作成课件,上课时给孩子们播放。通过生动、形象、有趣的课件演示,学生学习起来不会感到枯燥,学习兴趣很高,让他们感觉是在看动画片,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很快就能认识1、2、3、4、5各数。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授去获得,而应由学生联系生活情景去探究、去理解。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和自主探索空间去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才能使数学课堂成为发散学生数学思维的主阵地。例如教学“平均分”时,教师用PPT展示“动物王国大象过生日分萝卜”的情境,要求学生留心观察来了几只小兔、每只兔子分得的萝卜有多少。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化场景中存在的数学现象,自主提出感兴趣的问题:“16根萝卜分给4只小兔,每只分得一样多吗?”“怎样分才最公平?”再通过在电子白板上拖动、移动等操作,发现可以“分一次,分别给4只小兔分4根萝卜”“分两次,每次分别给4只小兔分2根胡萝卜”“分四次,每一次分别给4只小兔分1根胡萝卜”等多种分法,最后得出“虽然分的次数不同,但是每次分给每只小动物的萝卜同样多,保证了结果公平”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不再是研究教师所预设的问题,而是学生在分析、解决自己的问题,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创造知识,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数学学习能力也逐步提升。
(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型教学课堂
小学低段的学生在对外界事物产生思维认知的时候属于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如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往往其他同学的一个小动作以及窗外飞过的一只鸟都能将学生的思维拉走,进而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路,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智慧课堂,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形象化、简单化以及生动化,以此来一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认真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小学生构建一个主题课堂,以此来维系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展开知识的学习。如构建一个模拟使用人民币在超市中购物的课堂,如此不但能够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还能够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主题活动中获得良好的知识体验感,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大大增强,从而顺利地完成一节智慧课堂教学。
(四)运用信息技术改变练习方式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如果整天让他们读读、写写、算算,他们会感到很单调、枯燥,也不乐于做练习。运用上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很好地改变练习方式。让练习变得好玩、有趣。如:教学完一年级《位置》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运用多媒体的图片移动功能制作一个动物拼图课件,学生可以像在手机玩拼图游戏一样完成练习,学生边拼图边说:“老虎在大象的上面,小猫在小狗的左面,小兔的下面是狮子,小猪的右面是骆驼……”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以及运用知识,推动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率不断提升。并且信息技术不能仅仅作为教学工具出现,而是应该引发传统数学教学思想、内容、结构、模式发生全面变革,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岩.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数码设计(下),2020,9(5):131-132.
[2]罗金东.小议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