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加快推动我国农场经济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程中,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其中的重要保证和支持,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推动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农场农业技术推广,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具有一定现实研究意义。
一、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问题
(一)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在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其主体就在于农场工作人员,因此农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对其接受当前最新农业技术能力具有直接决定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农场大规模发展背景下,农技推广对于农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就当前我国农场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来看,普遍存在素质低下的现象,因此也就使得农场人员缺少对现代新农业技术的接纳能力[1]。除以上之外,在面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农技推广时,不能及时听取推广人员的建议,对当前最新推广理念、先进技术存在理解偏差,缺乏信任,盲目相信自身工作经验,这也就是的先进技术无法得到有效推行,使得农场农业技术推广效益普遍低下,影响农场经济效益。
(二)推广经费支持不足
要想切实发挥农技推广成效,需要经费在其中起到保障支持。换句话说,经费是否充足、是否得到有效利用对农业技术推广质量好坏具有直接决定作用。但就当前我国农技推广所用经费来源主要有国家政府投资、银行科技贷款、政府争取农技推广经费、社会单位众筹出资、投资单位自行筹备等等。从整体上来看,虽然经费来源比较广泛,但主要经费来源在于国家政府投资,特别是县级、乡级的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严重短缺,一方面因农技推广工作者报酬存在问题,影响其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因缺乏经费,导致农技推广所用配套设施配备不全,阻碍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三)推广体制相对老旧
随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其中所采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也随之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初我国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基于计划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推广模式上一直延续“命令性”的推广理念,具体来讲,上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将推广内容传达至农业部门,再由农业部门下发至管理区,整个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时间、精力相对有限,也就使得技术推广存在不顺畅的现象;除以上之外,制定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是由相关专家学者经过潜心研究,然后获取上级推广部门的认可,以项目形式来选择所要推广的农场,这种推广模式与农场生产实际存在一定的差异,个别项目农场很难接受也就阻碍农业技术推广;另外,作为农业技术接受者,农场种植户会根据自身生产项目来选择是否接受推广技术,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对最终推广成效、目标实现有一定的影响。
(四)推广队伍建设滞后
在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其关键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队伍,但就当前我国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改进:其一,农技推广人员专业水平相对低下,这主要是因为专业农技推广人员数量比较少,大部分推广人员缺乏文化方面的知识,无法与当前高水平农业技术相适应;其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存在断层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人员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大,所用农业技术很难适应当前农业发展需求,而专业人才大多不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工作,另外个别农场占地面积比较大,但农技推广人员数量相对比较少,以上也就削弱了农技推广队伍的工作积极性[2];其三,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结构层次存在不合理之处,因经费少使得很多推广人员没有学习当前当前最新农业技术知识,整体水平相对比较低下,也就无法切实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效果。
二、农场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种植者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
其一,深入农场基层,对农场种植户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培训活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积极应用现代互联网、新媒体等各种宣传平台,通过以此转变农业种植户的传统生产模式,因种植户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下,更容易接受能够为其带来直观性收益的事物,无法理解纯理论专业知识;因此在对种植户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时需要文化水平这一因素考虑其中,结合种植户实际,采取直观简单的方式进行讲解;其二,组建专业农业技术推广团队,一般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主要在农业生产基层开展相关工作,应不断提高其专业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通过培养高校专业人才、组织现有推广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等方式,以此更好的迎合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农场发展规模
(二)加大农场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
就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来看,其所需的推广经费、机械设备等大部分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提供支持,对于其他渠道所获取经费投资相对比较少,基于以上,作为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大社会资本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经费投入力度,通过宣传当前最新农业技术,对此推出优惠政策或财政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中的企业、团体等对此进行经费投入。除以上之外,作为政府部门还要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态度,针对农业技术推广制定工作机会、合理制定推广项目,以此加快城乡农业经济发展进程,推动工业资源向农业、城市资源向农村进行资源配置;基于国家政府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提出的政策引导力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三农”建设中来,加快农技推广,以此构建农业技术多元化投入的发展形势,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3]。
(三)创新灵活农场农业技术的推广机制
要想更高的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成效,可通过建立科技园区的方式来实现,对于科技园区的建立,应基于展示现代化高水平农业生产、创新新型农业技术、将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转为示范、以农业技术推广带动农业发展、重视农业专业人才培训等功能进行定位,以当前市场中常见的水稻、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建立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和推广机制,通过以此才能够为农场生产活动提供有力依据,通过培训基地为种植户进行农业技术的示范和培训,在示范农场生产基地,春季能够掌握苗木行情;夏季能够看清生产态势;秋季可鉴定农产品生产量;冬季则证实产品品质优良。
(四)促使农场种植自愿接受农业新技术
在农业种植活动中,种植者不仅仅是其中的经营主体,同时也是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因此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不能简单将种植者作为农技推广消费者,应站在种植者的角度上,分析其在农业种植中的真正需求,通过以此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针对性,为种植者提供选择的机会,提出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农业技术。除以上之外,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要及时了解当前市场需求,将其准确传播至农户种植者,促使种植者资源的、主动的接受新技术,可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种植户进入实地学习和培训,现场进行技术讲解,以直观的形式让种植者学到最新农业技术方面的知识,促使种植户主动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种植中,真正将农业技术推广成效展现出来。
总结:综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讲,农场农业技术推广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作为推广人员,一方面要做好自身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站在农场种植者角度,解决其在实际种植中遇到的难题,获取农民支持与信任,才能切实将农业技术推广成效发挥于实际中。
参考文献:
[1]于冬慧. 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J]. 江西农业,2019(22):145-146.
[2]李爱东. 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价值探寻[J]. 乡村科技,2020(15):28-29.
[3]贾伟洲. 浅析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村科学实验,2022(7):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