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力企业生产技改大修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意识的控制不足。在进行技改以及大修项目中,由于缺乏对其设计工作以及基础工作的重视就会使得相关的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的对项目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和采取措施营救,就会使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实际的投资超出预算的现象,换而言之就是由于相关的供电企业没有控制成本的意识导致的预算超支。
(2)档案管理不规范。如果档案管理方面发生缺失一方面不仅会使得企业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无法做到环环相扣,同时还会导致档案资料的缺失以及部分项目的相关研究报告和结算报告盖章不全等进而使得档案资料的时序性不符合规定。而且在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的档案合同签订的不及时也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3)合同管理意识的薄弱。在实际的企业运行中,企业人员合同管理意识的缺失会成为制约企业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方面由于工程的规模会使得合同管理在相关的内容中没有进行动态管理,因此容易造成相关的管理体系不完整以至于实施跟踪合同履行上有难度。其二是由于相关的人员没有对合同进行仔细的文本分析,往往在签合同的时候没有或者不愿在上面浪费时间以至于双方对合同的内容没有达成一致,同时理解的偏差也会造成一定的误会分歧。最后一方面是因为合同管理意识的薄弱使得双方容易在商谈的时候肆意修改执行合同里面的条例,使得出现重要条款缺失等情况。
(4)检修体系没有及时更新。当今的电力企业中,有很多的设备检修都是以计划检修的方式进行的,但是这种检修方式有着很大的弊端。①它会导致相关的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检修项目时,由于条件的制约只能采用传统的制度和形式对检修工期以及周期进行开展。②由于落后的检修系统针对性相对较弱,容易导致相关的情况无法顺利解决,不仅会为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带来十分不利的的影响,同时还会拖延工期。
(5)没有定期检修定额。相比较于以往的供电企业,当今的供电企业都是以固定工时的单价进行承办,而这种承包制的包工不包料则会对整个工程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企业的影响,一些相关的企业机构会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但是通常会由于双方之间的经济能力以及检修实况的不同使得该模式并不适应其他的企业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
(6)忽略固定单位合同的变化。如上文所言行业内的电力企业均是采用固定单价计价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的承包,其包含着机械费、人工费以及材料费等一系列的相关费用,但是在实际的审核合同的固定单价时却容易忽略相关合同里对各项甲方的要求以及技术规范,这就使得一些不良的施工单位会将合同中综合计价的已经包含的内容再次写进单价表中,只不过是更换了名字,所以一旦供电企业没有认真的审核合同就会增加相关的成本。
2加强电力企业技改大修项目中技术经济管理水平的措施
在对技改大修项目实施技术经济管理时,应将管理贯穿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利用准确的工程结算实施对技改大修项目的全过程严格管理。
2.1项目规划阶段
在对该阶段实施技术经济管理之前,应将技改大修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项目确定之后,应对技改大修项目实施方案的科学性进行评估,将此作为基础,对项目的总投资成本规模准确测算,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项目规划与确立的安全性、实效性正确判断。在这个阶段实施的技术经济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其会对技改大修项目能否顺利开展产生一定影响,也可对投资成本的规模以及预期目标充分明确。
2.2设计阶段
在设计阶段实施的技术经济管理中,其主要作用是为了确保技改大修项目道德合理性与科学性。因此在设计阶段中,应将国家颁发的相关标准以及技术条例作为基础,还应结合电力系统的设计标准、运行流程、公司技改工作等方面要求对安全事故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将设计阶段的电力建设预算管理、定额与单价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另外,在实施技术科技管理过程中还要具备较强的经济性与科学性,还应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将设计阶段的技术经济管理作者用充分发挥,确保技改大修项目的合理性、经济性、科学性,避免电力企业的投资成本不被浪费。
2.3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实施的技术经济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招投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合法、合理、真实,避免在该阶段中出现各种违法、乱纪的问题,提升招投标阶段的公正、公平、公开性,为国家、社会、企业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还可以充分实现设计阶段对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方面的需求目标。在招投标阶段实施有效的技术经济管理措施可以确保最后中标的企业可以为技改大修项目提供优质的设备与技术,确保技改大修项目可以顺利开展,提升项目的综合效益。
2.4施工材料与设备方面
在电力企业实施技改大修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管理制度,将技术经济指标作为基础,对入场的材料以及设备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其与招标文件中的要求保持一致。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材料以及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准确评价。在电力企业实施技改大修项目过程中,应将材料与设备的领用、使用真实情况严格控制,可有效提升设备、材料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可靠性,充分满足账物相符的最终目标。另外,在对材料以及设备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将废弃材料以及拆除物中的可循环利用材料回收,从根本上实施完成全过程的动态管理目标,确保材料以及设备可以被高效利用不被浪费,提升技改大修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
2.5工程竣工阶段
在工程竣工阶段实施的技术经济管理主要是将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检查与控制,确保其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也为其满足电力系统施工技术要求提供保障,还可以对技改大修项目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提供保障,减少其对设备运行产生的影响程度。电力企业在竣工阶段实施的技术经济管理可以对项目的实施质量正确评价,还可以有效提升技改大修项目的建设质量、减少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另外,电力企业通过指标评价也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遵循文明施工的原则,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施技术经济管理可以将技改大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数据有效检验,还可以将竣工阶段的资料记录与归档工作高效完成。
3结语
通过实施有效的经济经济管理,电力企业能够严格把控技改大修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得项目实施从立项开始直至竣工投入运行都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最大程度上确保企业投资不受损失,提高了投资的回报率,有助于企业不断打造精品工程,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天柱.浅议电力企业技改大修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与创新[J].科技与企业,2021,(06):82.
[2]刘云英.技改大修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通讯世界,2020,(18):204-205.
[3]陈虎.供电企业大修及技改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