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农业低碳化发展问题与解决途径
郭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郭华,.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农业低碳化发展问题与解决途径[J]. 农业学报,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016.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低碳经济成为了各国共同的目标。在这个背景下,农业低碳化发展也愈发重要。通过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农业节能减排、农业生态化发展、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农业低碳化发展问题与解决途径。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农业低碳化发展问题解决途径
DOI:10.12721/ccn.2023.157016
基金资助:

引言:

作为重要的经济领域和人类生存的基本行业之一,农业低碳化发展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然而,在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农业低碳化发展问题

农业低碳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核心目标是通过减少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然而,实际推进农业低碳化发展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土地资源有限

农业低碳化需要依托大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和土地资源,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导致农业生产空间缩小,限制了农业低碳化的进程。例如,目前的农业用地资源已经接近极限,再加上城镇化对农用地的挤占,农业生产面临严重的压力[1]

(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赖化肥、农药、机械等高能耗、高排放的农业技术和设备,难以实现农业低碳化的目标。此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施肥、灌溉、耕作等方面存在过度、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农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例如,过度使用氮肥会导致土壤酸化,破坏生态平衡,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

(三)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整体偏低,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对农业低碳化的推进造成很大的困难。例如,在育种、耕作、施肥等方面,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农民缺乏技术培训、管理粗放等问题,无法实现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影响农业低碳化的实现[2]

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农业低碳化解决途径

(一)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

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低输入农业、精准农业等。这些农业生产方式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是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以鼓励和支持农民采用绿色农业生产方式。例如,相关部门可以提供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补贴,以及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掌握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关部门还可以建立绿色农业生产的认证机制,对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行认证,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农民应该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掌握先进的绿色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农民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和学习,了解绿色农业生产的理念和技术,同时也可以通过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农民还可以通过合作社等方式,加强组织和合作,提高绿色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规模。最后,企业可以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推动农业产业链的绿色转型。企业可以通过与农民合作,提供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农民实现绿色农业生产。同时,企业也可以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改善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提高绿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加强农业节能减排

首先,应该加强对农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太阳能灌溉系统、生物质发电设备、生物气化设备等。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这些技术的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采用这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次,需要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农业物资的使用量。这包括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物资。采用先进的肥料、农药等农资替代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化学农资,同时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频率,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此外,加强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控制农业资源的浪费和过度消耗,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后,农业废弃物、污水等要实现资源化利用。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废弃物、污水等的处理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这些废弃物和污水可以通过生物质发电等技术进行清洁能源的转化,也可以通过厌氧发酵等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等资源。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民将农业废弃物和污水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三)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

农业生态化发展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需要从政策法规、技术支持、资金投入等多方面入手,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规范农业生产行为,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生产方式,优先支持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环保型农业模式,加强对相关农业技术的扶持和引导,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投资生态农业项目,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生态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生态化水平。比如发展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制剂等新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并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比如精准农业技术、智能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最后,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生态化项目的财政投入,推进农业生态化项目的实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产业链的补贴和扶持,提高农民收入。

(四)积极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首先,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地、水资源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农业种植计划,合理分配农业生产资源。建立起系统的农业种植规划体系,可避免盲目农业生产,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其次,要促进农业多元化种植。农业多元化种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轮作多种作物或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可以保证土地的充分利用,减少农业生产对某种特定作物的依赖,从而减少农业生产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碳排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最后,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如贷款、税收减免等,帮助农民开展优化种植结构的生产活动。

(五)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有关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其次,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技术咨询、培训和示范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技术方法和实施要点,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建设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宣传教育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知度和支持度,引导农民、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中来。最后,相关部门可以促进农民、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合作,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产业联盟、农民合作社等形式,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生态系统。

三、结束语

在未来的发展中,农业低碳化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将成为各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要推动农业低碳化发展,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农民、科研机构等各方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 邢鑫, 张永龙, 李红霞.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 33(4): 701-707.

[2] 张淑琴, 孙琳琳, 何娟, 等.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思考[J]. 价值工程, 2020(20): 232-23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