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制度的实施,高职院校既要解决新旧制度衔接的问题,又要从制度体系、信息系统及人员提升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财务管理工作的原则
(一)完善预算会计功能原则
在预算会计中增设了“债务预算收入”、“债务还本支出”的科目,将债务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中,由此解决了基建的借款支出无法结转的问题,实现了收支平衡,增强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得预算会计的功能更加完善。
(二)成本核算科学性原则
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费用可以进行合理的归集和分配,成本可以进行科学的计量。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计提资产的折旧与摊销,并引入了应收、应付、预提等会计科目,从而能够进行费用归集、成本核算,并为绩效评价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数据支持。
(三)资产管理全面实施原则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引进了“受托代理”的概念,对资产的管理进行了完善。对于政府会计核算主体的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及政府储备物资等经管类资产,确定了“谁管理、谁入账”的原则,更加科学、明确地界定了资产和负债的范围,对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入账管理更加完善。同时,新制度也有效解决了资产清查的后续账务处理问题,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能够“摸清家底”。
(四)完善管理功能原则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立“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详细阐述了“双体系、双基础、双报告、双功能、双目标、基于八要素的一套账”的新会计理念,有效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使得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反映核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运行情况,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财务综合管理能力和财务治理水平。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预算管理不够精细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原有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下,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参与预算编制的人员对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各预算项目、预算项目的内涵及列支范围的理解不够明确,编制预算时也未能全面地考虑未来的工作规划及支出情况。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预算刚性不足,预算执行不精准、超预算执行的情况普遍存在,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考核作用未充分发挥。
(二)财务的增值型功能发挥不足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都是集中在收费、付款、日常报销以及做账记账等基础性的会计核算工作上,对于财务预测与分析、成本控制及税收筹划等增值型的财务功能重视不足,缺少对财务信息的深度分析,在成本管理、绩效评价及风险控制等领域未能够充分地发挥财务的作用,使得财务管理工作一直处于高职院校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位置。
三、新会计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策略
(一)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
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要改变预算管理方式,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预算管理体系。各部门人员既要掌握本部门的工作项目及运行规律,又要了解各预算项目的内涵及列支范围,更加准确、合理地编制本部门的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强调预算的刚性,监督预算的执行,将预算执行率作为考核、评价的依据。此外,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调整、预算追加等要严格履行相关的手续流程,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二)加强业财融合,发挥增值型财务功能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财务人员既要掌握本部门需要的财务、税务及风险控制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又要深入地了解教学教务、科研管理、人事等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及运行规律,以便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及财务分析。借助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契机,高职院校要进行资产清查,全面清查盘点学校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摸清家底,为计提资产的折旧和摊销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建立全面的成本核算体系;此外,在编制预算的基础上,要合理统筹资金需求,合理安排各项目的经费支出,以避免财务风险;加强对财务信息的分析及利用,为学校的经济决策提供财务数据的支持。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高职院校应组建包括各部门工作人员、领域专家、技术人员在内的信息化建设小组,结合各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应纳入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模块,在问卷调查、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各部门的各项数据标准、统计口径等尽量做到统一,以减少重复性的录入工作。建设业财一体、数据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将财务部门、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基建部门、资产部门、后勤部门等都整合到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对接与共享。
(四)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建设综合型财务人员队伍
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对财务部门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学习政府会计制度解释等各项准则指南,加深财务人员对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核算理念的理解与掌握;推行轮岗制,使财务人员全方位熟悉高职院校的各项财务业务,加强财务人员对基建会计、政府采购、涉税事项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规避风险。同时,通过自学与培训的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建设一支兼具财务知识与信息化管理能力的综合型财务人员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会计制度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高职院校应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新的政府会计制度的标准来制定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借助信息化技术平台,提高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兰剑.浅谈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8(6):85-87.
[2]李其银.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时代金融,2020(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