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石磊 乔颖硕 李智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石磊 乔颖硕 李智,. 浅谈计算机技术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的应用[J]. 法学学报,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081.
摘要: 在司法鉴定领域,计算机技术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计算机,就是一种现代的电子设备,司法鉴定是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利用专业的鉴定知识,借助科学技术,来判断诉讼案件一些专业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给予最终的鉴定意见和结果的一种活动。但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运用MIP和VR等技术,就可以非常清晰做出相关的诊断。因此在司法鉴定工作中,计算机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提高了司法鉴定的准确性。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关键词: 计算机;司法鉴定;应用
DOI:10.12721/ccn.2022.157081
基金资助:

序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司法鉴定过程中涉及到的电子证据的相关案件也在不断地增加,例如对足弓角度的测量,影像学单元数据的阅读,以及椎体骨折,肋骨骨折等等比较复杂的损伤,通过传统的胶片很难进行明确的诊断。

1.相关概念

1.1司法鉴定的概念

司法鉴定是司法机关非常重要的组成部门,指的是在案件诉讼的相关活动中,通过当事人或者司法机关委托司法鉴定单位,或者委托司法鉴定人,这些司法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利用专业的鉴定知识,借助科学技术,来判断诉讼案件一些专业的问题,并结合实际给予最终的鉴定意见和结果的一种活动。司法鉴定常见的鉴定类型有法医病理鉴定、人参损害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人体损伤致残情况的鉴定、个体识别鉴定。

1.2计算机技术的概念

计算机,就是一种现代的电子设备,这种设备能够运用到高速计算,并且具备储存记忆功能,但是不能进行逻辑计算。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运用计算程序,进行快速大量的数据处理。计算机技术指的是在计算机领域中运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或者指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应用技术。计算机技术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特征,计算机技术是与机械工程、应用物理以及电子工程等等相关的专业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发展的非常迅速。本文所研究的计算机技术,正是与司法鉴定这一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门技术。

2.运用到司法鉴定中的计算机技术分析

可以运用到司法鉴定中的计算技术是非常丰富的,下面本部分对计算机取证技术,取证原则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具体的论述。

2.1计算机取证技术

计算机取证技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首先是单机取证技术。单机取证技术,指的是对没有接入互联网的犯罪计算机进行证据获取的一种技术手段。一般涉及到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加密数据的破解、信息隐藏再现、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恢复技术等等。数据恢复指的是对那些被犯罪嫌疑人删掉的,格式化掉的数据进行重新的恢复和获取,用来作为证据。加密数据的破解,就是对那些被加密的数据进行破解,使得这些数据成为有效的电子数据。

其次是,网络取证。网络取证指的是为了保护用户信息和资源,避免持续膨胀的网络连接被非法利用和入侵,以及其他犯罪行为的产生,针对涉及到的民事和刑事案件进行网络数据流的研究。目前互联网的大面积普及,网络中包含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信息调取非常困难,执法难度也比较大。目前现有的取证方式非常繁琐。计算机取证目前需要一种容易操作的,法律上能够采集的设备和软件。

第三是手机取证。通过手机获取证物,搜集手机上留存的相关数据和相关信息,提取重要信息。还包括检查分析相关数据,如通话记录,短信等。最后进行报告。即对珍格格取证过程和调查结果进行步骤的摘要和细化的分析,目的是更真实全面的为法庭提供相关的数据。

2.2计算机取证原则

计算机取证具有脆弱性,易删改、隐蔽性强、分散性强等特点,所以在取证过程中,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开展相关的工作。计算机取证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一是要坚持合法性原则。即具备合法的调查取证和司法鉴定身份,才能够更好的执行相关的取证活动,司法鉴定的活动。整个司法鉴定过程必须接受监督,这样才能够保证计算机取证和司法鉴定的合法性。

二是要坚持实时性的原则,因为手机信息具有脆弱性、多样性和易删改性的特征,因此从案件发生到取证这段过程中,时间间隔越长,证据被删改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计算机取证要坚持实时性的原则。

三是多备份的原则。计算机要做好数据备份,并对原始文件进行封存。同时在计算机数据文件保存过程中,要注意计算机证据要远离潮湿、灰尘、高温等等因素,避免受到自然认为等因素影响。

2.3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应用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系统所有与图像处理相关的技术、过程以及系统的综合。计算机图像处理,不但包含对数字图像的处理,图像的分析和理解,还包括利用一些传感设备采集实物的数字化图像,用数字表达出处理后的图像结果。

计算机图像处理的具体内容包括数字图像处理,如对数字图像进行复原、压缩等处理。还包括计算机视觉和模式的识别,主要是通过挖掘图像内部更深层次的信息,从而达到相对应的应用目的。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包括人脸识别、文字识别、智能监控等技术。多媒体及虚拟现实技术,也是一个图像应用的热门技术,如CT、3D电影技术等。

计算机图像处理的主要技术包括图像识别、描述和匹配,图像的增强和复原,图像的压缩等等系列相关技术。

3.计算机技术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的应用步骤

3.1图像模型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首先要将相关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在司法人体损伤情况的图像鉴定中,可以用数码相机将损伤地方拍照下来,用特定的格式输入到计算机中,这样计算机中就有了受损伤的身体部位照片。为了更缺无误的得到鉴定结果,需要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片的处理,如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精准化的处理。在计算机中,将损伤的图片以特定格式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运用图像软件处理使得图像更真实形象的还原。

3.2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软件,一般式运用Photoshop软件,具体操作步骤为四个:一是用多边套索工具选择图像一部分;二是调出直方图,选择部分具体的像素位点;三是选择正方形工具,固定样式,可以得出单位面积下像素位点的具体数量;四是运用同样的步骤,计算另外一侧肢体部位的具体像素位点。

3.3具体计算

在计算机中,一个图像是由具体的矩阵点阵像素构成的,像素就是一个图像的最基本单位。像素大小一般记录在一个文件命名的头部。文件头是一个信息模块的数据,主要是测量图像的尺寸,以及图像的相关信息,通过图像处理以及对单位面积中像素点的计算,从而计算双侧肢体部位的缺失比例,并对缺失比例进行计算。用受损侧肢体与健全侧肢体进行缺损面积的对比,从而鉴定人体损伤的缺损比例大小,最终给出司法鉴定一个科学的数据依据。

4.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人的生活已经被计算机技术所覆盖,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技术与司法鉴定的结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对计算机取证技术、计算机取证的原则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计算机技术在司法鉴定工作中的应用步骤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对计算机技术对司法鉴定工作中的更好应用产生积极地帮助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张凯华.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司法鉴定技术的研究[J].法制博览,2021(24):101-103.

[2]曹磊,霍家润,陈芳,张玲莉,马文静,戈文东,王福磊,李鹏飞.浅议司法鉴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鉴定机构视角[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1):164-167.

[3]黄逸舟.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06):29-30.

[4]曹吉明,傅晓海.计算机伪造图像的司法鉴定技术研究[J].广东公安科技,2015,23(01):32-36.

[5]贾志城.计算机取证及其鉴定原则研究[J].中国包装,2014,34(07):49-5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石磊,性别:男,出生年月:1992.12.15,籍贯:河南信阳,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计算机司法鉴定,信息安全,职称:中级工程师,

第二作者:乔颖硕,性别:男,单位:广东甄明司法鉴定所。

第三作者:李智,性别:男,单位:广东甄明司法鉴定所。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