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年来,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居民同样对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自身管理工作,是医院得以长远发展的关键。作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经济管理对于医院的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部分医院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监督机制缺乏、药品管理水平低等问题。由此可见,为了促使医院在当前时代不断进步,有必要针对加强经济管理的措施进行研究。
1 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内涵
医院经济管理也就是依照客观经济规划的相关要求,应用经济手段、技术、实施并监督医院所有的经济活动,并积极展开经济的分析及核算,尤其是人力及财力需要合理的使用,以最好的劳动消耗,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并获取较好的经济效果,完成医疗为中心的教学、预防及科研等几项任务,使人民群众持续增加的医疗需求得以满足。与其他类型的经济管理工作相比,医院经济管理由于具有自身特有的一些属性,使得其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些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医院具备公益性特点。对于任何一个医院来说,都应该将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首位,这也是医院的公益性最为重要的体现。医院在开展实际的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对自身的公益性特点予以明确,其经济活动与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存在显著差别的。医院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医疗服务,其服务对象是患者,这是一个特殊性的群体,医院能为患者提供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医疗服务。正是因为医院所具备的公益性特点,那么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其收入主要是用来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将实际运营当中的收支结余用于自身发展过程中。因此在实际开展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国家与医院财务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②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就是医院文化,这也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最基本的保证。近年来,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强化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水平的同时,对促进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③试行院长负责制的医院组织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之下,要想促进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就应该对医院管理者及政府部门的职责与权力予以明确,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医院经济管理模式。
2 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有效对策
在传统观念当中,要想有效降低医院经济效益的支出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节约支出,但是一味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容易影响到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影响到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一味的节约的观念,积极改善管理方法,积极引进先进的新技术,有效控制医院运行成本,以便于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
2.1 建立完善的经济监督机制
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监督机制,在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设置在相同的岗位上,设置两位管理人员,由两者共同完成经济管理工作。两位管理人员之间,需要互相监督,一旦发生问题,需要互相提醒。
2.2 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
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管理水平。因此,医院需要加强对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视。首先需要针对人员进行培训,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管理内容三方面出发,保证其具备更加丰富的管理理论知识。另外,则需要通过实践的方式,使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得以提升,达到全面提高经济管理质量的目的。
2.3 重视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
药品成本占据医院成本较大比例,因此为了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务必加强对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医院一方面需要针对药品供货渠道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则需要完善药品存储以及使用机制。首先就供货渠道而言,医院需要选择可信赖的药厂,与其长期签订药品供应合同,同时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药物,减低成本。其次就药品存储与使用而言,医院需要严格控制各种类药品的存储环境,避免环境出现异常,避免药品失效。另外,针对已经无法使用的药品,需要及时清理,避免运用于患者导致不良反应发生。
2.4 积极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医院应当针对自身的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改变以往陈旧的管理理念,将持续性、灵活的管理理念渗透到经济管理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例如:在针对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医院应当首先结合当前的管理需求,制定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方案实施过程中医院经济状况的观察,判断方案在控制成本方面的有效性。如有效,则可持续予以运用。反之,则需要灵活对方案进行调整,找到其中的漏洞,同时予以弥补,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适用性,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2.5 优化经济管理的内控制度
医院应当优化经济管理的内控制度,从内部出发,做好自我控制,优化内控流程,完善内控内容,优化相关理念,最终达到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目的。对此,针对涉及到财产的问题,医院应当首先对其进行彻底清查,同时确保所有资产均能够处于医院自行控制的范围内。每一笔资产的时候,都需要相关部门提交报告。而医院经济管理人员则需要根据报告,判断是否批准。另外,医院同样需要实施授权控制制度,简言之,每一笔资金均需要在授权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同时,医院需要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对资金使用过程的跟踪,避免出现异常。
2.6 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关注度
医院需要加强对预算管理的关注度,在保证预算准确的基础上,将成本积极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避免超预算,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目的,医院需要首先提高预算准确度。对此,建议医院首先对以往的成本情况进行统计,对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年度的基本支出项目,结合上述多项指标进行预算,从而保证预算准确。其次,为了提高预算水平,医院同样需要提高预算项目划分的精细度。对此,建议预算管理人员将成本划分为多个项目,每一个项目中需要设置子项目,使预算更加精细。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研究,可为各大医院提供参考,使其能够不断改革经济管理方式,优化管理体制,促使管理效果得到改善。未来,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经济监督机制,及时通过监督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同时做好药品管理工作,并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针对内控制度进行优化,并做好预算管理。唯有将上述措施共同运用到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方可有效改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怡珰.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策略[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11):91-92.
[2]宋佳明,接雅俐,王欣媛. 以绩效考核为抓手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加强经济管理,促进优质高效”研讨会侧记[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6):5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