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被曝出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不断增多,如辅仁药业违规披露、华泽钻镰等多起因披露违规而被强制退出市场以及安然、世通、欣泰电气等公司的财务造假案件。各起事件的违规手段也越来约复杂,财务信息虚假披露、严重误导性陈述、重大事项遗漏披露、定期报告披露不及时等方法是各违法企业常用手段[1],虚增或虚减收入、虚增或虚减资产以及利用会计政策等更是财务造假的惯用伎俩。为了让资本市场有个良好的投资环境,让投资者能够在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的条件下作出投资决策[2],本文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并结合瑞幸咖啡的案例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二、瑞幸咖啡概况
瑞幸咖啡于2017年6月创立,自从创立至今,已经创下了许多资本市场的记录。瑞幸在2018年只花了5个月就从试营业到正式营业,其店铺总数已达525家,短短数年时间其规模就超过了星巴克16年的经营。到2019年末,已有4500多家店铺,仅仅两年,瑞幸就已经跻身于国内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2019年5月,瑞幸咖啡在美国纽约纳斯达克上市并成功上市,其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19个月的时间,成为中国咖啡品牌中上市速度最快的公司。然而炸弹潜伏水下终将暴雷,瑞幸,这位创下“最快”上市纪录的公司,再次创下“最快”纪录,成为“最快”退市的中概股公司。
三、财务造假手段
1、虚增收入
现金流是一家公司的生命之源,尤其是营业净现金流,更是一家公司的命脉。营运现金流不一致是财务造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研究发现瑞幸咖啡各季均无正的营运现金流。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现金流量都是一个负值。该公司基本上是靠外来融资才能填补这一缺口。2018年至2019年第三季度,共募集资金95亿元。
浑水公司在当时发表了一份来自第三方的匿名报告。共有92名全职员工和1418名兼职人员在现场监控,记录了981个店铺一天大约11个小时的客流量。浑水的分析报告显示,瑞幸咖啡的营收模式为:营收=总订单数×每笔订单的产品价格。但经过统计,这些数据都有很大的出入,其造假手段主要为虚增收入。
2、虚报支出
一是增加媒体及其他广告费用来增加店面盈利。浑水公司发表的做空报告显示,瑞幸19年第三季的真实广告费较其公布的数据高出了150%。这些虚增金额可能会被用于伪造收入和增加利润。二是材料费用的虚增,目前大部分系统都会从库存中扣除原材料,如果不做一些手脚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查出,包装材料、乳制品、咖啡豆等也都需一起造假,这样才能从中套取现金,形成收入而又反哺营收。[3]
表2-1 2018-2019年度瑞幸咖啡收入及材料费统计
数据来源:国泰安数据库
3、夸大毛利率
根据表2-1的收入季增长率,瑞幸咖啡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月度增幅只有3%,但是第二和第三季度却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增幅与月度增幅不符。不管是从规模效应还是从产品种类的角度来看,都不合理。瑞幸咖啡于19年9月推出了“小鹿茶”系列新产品,中金公司在2019年9月的报告中写道:"虽然公司从成立初期就定位不只卖咖啡,但此番进入现制茶饮市场,与咖啡相比是另外一个品类,茶饮毛利率不及咖啡品类高,且10~15元左右定价的小品牌众多,我们认为公司将面临的竞争环境将较咖啡更加激烈。”若中金公司以上报道信息属实,则茶饮料的毛利较咖啡更低,且生产过程不像咖啡那样规范化,且需较多手工作业。瑞幸的运营费用将会随之增长,所以尽管第三季度的营收将会增长,但由于营运成本的增长,毛利将不会有显著增长,所以毛利率也不会增长得如此之快。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1)加强中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
瑞幸咖啡的财务造假事件,成了中概股被曝财务造假"导火线",同时,跟谁学、爱奇艺等公司,也都遭到了一些做空机构的攻击,股价纷纷下跌。“东南融通”事件后,中美两国就金融机构的规制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合作。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规与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考虑到中美会计准则的不同,只有在相互协调下,才能确定一个可以被两个国家所认可的规范。中美双方应对资源监管进行联合,这样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有助于我国与境外监管机构的合作,规范在境外上市公司的行为。
(2)加强违法乱纪的处罚
证监会是中国上市公司的主要监管机构,尽管它会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但从以往的案件中可以看出,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很少,在中国,会计造假的最高处罚为60万,但财务造假却能给企业带来数以百万计的收益,再加上现在人民币的持续贬值,六十万的罚金对于造假者来说根本不值一提,正因如此,做假账的企业才会对其嗤之以鼻。此外,在国内,许多公司的财务造假处罚并不会对于与财务造假有关的人员采取任何的处罚措施,从而使其产生侥幸心理。因此只要是参与其中的人,都应该受到惩处而不管这种作假的行为会不会引起严重的社会影响。
2、完善内部控制体制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规范进行,而公司的可靠性只能够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来保障。企业应当建立由董事会、证券分析师、投资者和有关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内部控制系统。这不仅是企业向外部发出的一种信号,同时也表明了企业对自身独立审计的高度重视。所以,在强化公司治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公司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风险意识,并对其进行专门培训。
五、结论
综上所述,瑞幸最可能造假的方法就是伪造客户的订单、身份、伪造发票和销售额。只有凭空捏造的客户订单才能同时夸大单个商店的收入、毛利率和单个商店的日均营销额,而在库存数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又虚增支出来伪造收入和利润增长。
瑞幸并非头一家,也可能并非最后一家在财务造假的企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会计作假的难度随之减少,作假的方式也在千变万化,审计的困难也随之增加。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依靠炒作、编故事、绘大饼来发展,必须要真实、合理的实现利润才可以继续存在。因此,企业内外各方面都应齐心协力,建立健全的财务诚信管理体系,强化对财务舞弊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严格审核程序,对财务造假行为对每个相关人员都追究法律责任。
六、参考文献
[1] 付洁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和提高披露质量建议[J].现代企业,2022(1):170-171.
[2] 郭妍.浅谈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2(18):142-145.DOI:10.16834/j.cnki.issn1009-5292.2022.18.035.
[3] 杨英.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基于财务分析的视角[J].市场周刊,2020,33(11):107-109.
作者简介:刘江研(2000—),女,汉族,籍贯:四川省,学历: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单位:重庆工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