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法律风险特指企业没有遵循法律规定来履行义务或是行使企业权利,或者是企业没有结合法律变动进行经营理念的纠正,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违背法律规定的现象。从根本上看,法律风险的发生可以反映出电力企业自身法律风险意识不足,很容易给企业带来法律责任,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生存。对此,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要加大对法律风险的重视,并将法律风险防范贯穿到电力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规避各类法律风险,遵循法律规定进行管理与经营,以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实践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法律风险的基本概念
企业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由于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法律主体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事实上,企业如果对法律风险行为估计不足或处理不当,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相当严重的法律后果,有时甚至是颠覆性的灾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的完善,企业管理应该越来越规范,企业管理者也应树立守法意识。所以,建立健全公司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是公司商业风险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公司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存在的问题
2.1合同内容不合理
在现行的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当其冲就是合同内容不合理的问题。合同是双方履行责任义务的最基本保障,也是处理争端的时候的重要依据电力企业要依据实际情况对各类合同的制定有明确的管理方案,然而现如今很多企业都做不到这一点,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漏洞。首先是对外合同内容前后不一致,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对于供用电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的界限划分不够明确;其次是对内合同未能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和权益,随意地制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员工与企业的矛盾加大;最后就是合同的签订不够规范化,措辞并不十分严谨,导致了部分歧义,以至于发生纠纷的时候各执一词,难以调节。
2.2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不强
电力企业缺乏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主要表现为不正当竞争、电力设施验收不当等。其中,不正当竞争主要是电力安装业务问题。目前电力安装业务相当一部分是由电力企业分离出来的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完成,而这些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大多办理了法人营业执照,与电力企业是平等的实体,但与电力企业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部分电力企业指定用户在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办理的一些业务行为,可能违反了《电力法》,也可能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不强还表现在对司法实践的认识不足。目前民事法律风险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主要集中在因触电造成的人身伤害赔偿、合同纠纷和劳动纠纷等方面。其中,因触电造成的人身伤害赔偿的法律风险最大。近年来,触电伤亡纠纷大量发生,成为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电力企业每年因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损失高达十几亿元。在司法实践中,地方法官往往从保护弱势群体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处理案件,让电力企业承担无过错责任,使得电力企业在电力伤害赔偿案件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电力企业对这方面法律风险的防范认识还是不够的,而且应对措施也不多。
3电力企业常见的法律风险
3.1设立与解散风险
设立风险是电力企业法律风险中的重要内容,特指电力企业设立中的不规范行为,为电力企业的日后经营管理造成法律隐患。若电力企业在设立阶段没有进行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在电力企业成立后,会频发内部纠纷,包括发起人出资不足或是违反出资义务等问题。同时,在电力企业解散中,也会存在不少的纠纷问题,包括债务承担或是清算等方面,需要电力企业加以防范。
3.2合同风险
合同是一种常见的法律文本,也是电力企业合同纠纷的根源。在电力企业实际经营发展中,合同风险是法律风险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电力企业经营生产的全过程,无论是电力企业成立、经营或是解散,都会涉及到合同风险,并和其他类型的法律风险交叉存在。
3.3知识产权风险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是电力企业生产要素之一。从电力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电力企业知识产权观念较为淡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再加上知识产权保护策略落实不力,常出现轻专利而重发明现象,发生保护机制缺失、知识产权申请机制缺失等问题,形成知识产权风险,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4电力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对策
4.1加大法制宣传,树立风险意识
为了实现法律风险的防范和规避,电力企业必须具备充足的风险意识,正确认识到法律风险对电力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形成法律风险防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外宣传中,要切实提高大众的合法用电意识,规避各类安全风险,控制触电事故的出现,实现电力企业法律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针对窃电或是违规用电的行为,要积极配合国家普法工作,做好案例宣传,进而维护电力企业的根本利益。在对内宣传中,以法治化管理为核心,落实依法经营的运营理念,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权,促进电力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
4.2提高企业人员法律意识
通过加强学习,着力提高企业人员法律意识,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环节。如果企业的领导者法治意识不强,这些潜在的风险就会变成现实的灾难。因此,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企业的领导者的风险意识和守法意识,在日常经营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防患于未然。对电力企业员工而言,提高他们法律意识在于法制学习要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应建立或完善必要的部门和个人责任承担机制,对确因玩忽职守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应依赔付金额对责任部门或个人处以一定的经济制裁。从而使企业员工更加积极、自觉地履行其民事管理义务,谨慎注意,防患未然。
4.3加强法律管理
企业应建立相应的法律风险预警部门,提升企业的法制化普及程度和相应的管理水平。首先要对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方面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法律体系进行完整的了解,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安排相应的工作,提升法律风险预警部门的作用,确保合同的执行力度;其次要建立内部的管理机制,确保企业的规划在合理预算之内,在发生合同风险的情况下,能够自行对其进行处理解决;最后要对合同的管理,完善相应的审查制度。合同的草拟和制定终究只是签订合同中的一小部分环节,真正能够决定合同是否签订,还是要通过领导人员的决策,这就需要相应的领导人员要提升自身思想觉悟素质,完善监督检查工作。还应对其下属部门建立责任分工制度,确保风险责任落实到人头,对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由各部门进行分工合作,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了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要了解电力企业法律风险的主要内容,构建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系统,加大法制宣传,树立风险意识,设立法律顾问,形成管理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实现风险防范,提高电力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磊.现代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7,(6):91-92.
[2]褚光强.电力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以及合同管理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2):46+75.
[3]朱士林.现代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5,(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