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李艳东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艳东,. 浅析当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 建筑技术学报,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73.
摘要: 目前我国建筑的设计水平和建设需求逐步提升,并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建筑科技的水平创新,并且城市化进程也要求我国在建筑领域加快施工效率,保证当代建筑的施工质量。所以适时引入新型施工技术,采用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是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方法
DOI:10.12721/ccn.2022.157073
基金资助: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都面临着市区用地紧张的状况,并且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当代建筑具备更多的功能,例如地标类功能、建筑美学功能等,这些建设需求都在促使我国的当代建筑提升施工水平,创新施工技术。传统施工技术及施工管理方法效率低下,施工环境受限甚至无法适应现代大型复杂高层建筑的建造施工需求。为适应大型复杂异构/标准化建筑工程,研究建筑施工技术,借助新建筑材料与专业智能化施工机械设备,利用现代建筑施工手段,同时引入信息化施工管理方法,对于提升施工管理效率,保障施工安全、保证施工质量意义重大,同事也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地基处理新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是保障整个建筑牢固的基础,也是建筑工程施工关键技术之一,具体包括:(1)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可用于加固填土、饱和及非饱和粘性土、松散的砂土、粉土等。桩体主体材料为碎石,石屑为中等粒径骨料,可改善级配,粉煤灰具有细骨料和低标号水泥作用。(2)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或有地下水但土的渗透系数小于10-5cm/s的粘性土。(3)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充填土及其它软土地基的加固,可以有效解决因软土地基可变形大及承载力不够导致的建筑出现沉降及不稳的现象。但不适用于加固土体上覆有厚5m以上的回填土或硬塑粘性土层。(4)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与施工技术,主要适用于坝体附近建筑地基施工,可实现排水水体过滤、坝体与地基间的隔离,也可用于加固土坡和堤坝或防渗墙。

1.2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工程中新型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普遍采用逆作法施工。逆作法施工适用于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及其他多层地下建筑结构。可实现建筑物地下和地上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大约可节省工时1/3。围护结构变形量小,对邻近建筑的影响小。逆作法的不足之处,是其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设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墙的断面及配筋。

1.3空间结构施工技术

空间结构施工技术可大体分为6种:(1)高空散装法,主要适用于螺栓连接的网架,超重运输较困难的地区;适用于小拼单元用起重机吊至设计位置的拼装方法。(2)分条分块安装法,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网架的安装。(3)高空滑移法,适用于:建筑平面为矩形,梯形或多边形等平面;支承情况可为周边简支、或点支承与周边支承相结合等情况。(5)整体提升法,适用于大跨度网架的重型屋盖系统周边支承或点支承网架的安装。(6)整体顶升法,适用于大跨度网架和重型屋盖系统和支点较少的点支承网架的安装。

1.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新技术

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新技术主要为了适应现在建筑施工工艺,具体包括:(1)早拆模板施工技术。该技术可以大量节省模板一次投入量,减少模板配置量,延长模板使用寿命,缩短施工工期,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效,节省施工费用。(2)液压爬升模板技术。该技术周转使用次数多,节省模板堆放场地,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施工进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保证。(3)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该技术具有节省材料、节省人工、安全可靠、便于检查管理施工效率高的特点。

1.5高效预应力材料与施工

目前,常用的高效预应力材料主要有高强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高强混凝土等。相应的高效预应力材料施工技术有:(1)有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适用于大构件及结构的现场施工。先制作混凝土构件,在预应力筋的位置预留出相应道,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后,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利用锚具把预应力筋锚固,最后进行孔道灌浆。(2)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适用于现场整浇结构。直接将无粘结预应力筋同普通钢筋一样铺设在结构模板设计位置上,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无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和锚固,借助于构件两端锚具传递预压应力。

1.6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是当代建筑工程施工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工业、民用建筑的地面、水池、楼顶、水渠防护工程等区域。新型防水施工技术,主要应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性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通过热融法/冷粘法实现防水防护处理。具有优异的粘结性,极高的抗穿透、抗冲击、耐腐蚀、抗老化、抗撕裂性强的特点,能够适用于适应各种形状复杂的防水基面。

1.7绿色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绿色施工是指,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要求:(1)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2)绿色施工要求节水节电环保;(3)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品质;(4)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方法

2.1施工技术综合管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时,从工程整体建设质量控制出发,在细小的具体环节之上,体现施工技术综合管控的要求。这样就可以避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操作不规范、亦或者是局部之间不相匹配的状况了。

其一,建筑工程钢结构建设时,应注意钢筋捆扎、衔接部分的稳定性控制。管控人员除了按照前期设计图的要求,对结构的组合搭配顺序进行检验,还需要对钢结构与混凝土组合衔接部分的稳定性进行管理。如果施工技术管控时,发现钢结构焊接处存在裂痕,应立即进行完善,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其二,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门窗、墙体保温材料、室内空间墙体(除女儿墙外)建设部分施工时,一方面是做好规范的施工尺寸测量、安装施工,一方面也需要从施工材料的绿色环保层面给予分析,逐步引导当代建筑项目建设,向着绿色化、生态化的趋向转变。

2.2建立规范合理的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的创新,在于完善施工现场缺失的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打破传统的制度模块套用结构。其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制度管理,需按照国家和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施工材料、工程建设局部区域的质量检查。其二,建筑施工现场形成安全管理机制。其中不仅包括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还包括临时搭建的住宿区域安全管理。其三,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日常监管责任分配制度。

3结束语

无论是城市的发展还是建筑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目的,就必须做好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而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必要手段,就是拥有先进可靠的建筑施工技术与科学的现场施工管理方法。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积极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的升级改造,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是企业获得良好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邵子洪,常宁,王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研究[J].居业,2018(09):168+17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