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进步,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不科学的药物和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为有效解决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人们需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生产技术,逐步推动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农业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1有机农业概述
有机农业主要建立在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的基础上,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遵循农作物生长规律,依靠生物循环,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种植环境,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种植过程不会影响农业种植环境。农作物之间会发生生物相互作用,使农作物种植区实现循环发展。但种植有机农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中更严重的是病虫害,对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影响较大。有机农业更提倡农业种植采用轮作,丰富农业种植区生物物种,通过生物多样性手段维护农业种植区生态平衡,并通过绿色防治措施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
2有机农作物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
2.1注重生态平衡
在生产过程中,有机农业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丰富植物种类,创造复杂的生物群落,减少病虫害的传播。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种植的农作物比较单一,生态自然条件十分统一,病虫害在这种环境中大量存在。再加上幼虫数量多,所依赖的物种相对较少,严重影响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种植有机作物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丰富农业资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避免病虫害严重威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在有机作物栽培过程中,种植多样性大致可分为空间多样性和时间多样性两个方面。空间多样性就是充分利用农田的土壤和地理空间,在一个空间内种植多种植物。时间多样性是指作物栽培过程中播种时间和收获时间的多样性,决定了各种作物的播种期,造就了复杂的生态群落。当一种作物收获后,另一种作物处于生长期,从而更好地培育害虫天敌,科学维护农业生态平衡。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更要注意加强生态平衡调控,有效抑制病虫害的繁殖和生长,为有益昆虫的繁殖提供条件,减少各种化学农药的使用。
2.2保护农作物原则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一些防治技术和手段也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病虫害防治要始终坚持保护农作物为原则。如果为了消除病虫害而影响甚至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这样的成本远远大于农作物的生产成本,导致农作物的经济效益降低。因此,有必要理性分析病虫害的成因,科学采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在保护作物的基础上消灭病虫害。
2.3强化科学研究
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农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作物种植经验,但有机农业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有本质要求,传统农业生产中积累的经验往往不能应用到有机农业生产领域。因此,在有机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科技技术研究,注重把先进的科研成果有效地向广大农村转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通过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有机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的不利影响。
3后期农作物种植期间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3.1基于有机农业的特点,加强病虫害防控和治理
有机作物种植期间,要确保苗木无病害,作物种质优良,种植各环节完好。播种前采用浸种、晒干等多样化处理方法,保证种子表面不带病菌,从而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和成活率。此外,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轮作制度。通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多种农作物,可以更好地减少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积累,减少病原微生物对作物的影响。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避免病虫害面积进一步扩大。在有机作物生长发育阶段,要根据作物实际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变化,密切开展田间考察,加强对田间环境的有效调节。应开挖排水沟,确保田间排水沟连通。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过后,田间积水可迅速排出,还应确定最佳种植密度,保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保证每一株作物都能更好的接受光照,更好的健康生长发育,从而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庄稼长好后,要注意秋冬季的翻耕工作,使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有效的翻耕。用翻土的方法清除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各种害虫成虫。经过一个冬天的土壤冷冻作用可以将病原微生物冻死,减少第二年的病虫害数量。
3.2实现多样化种植
在有机农业种植过程中采取多样化的种植方式,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在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种植的农作物种类较为单一,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存在失衡的情况。如果农业种植区域发生病虫害,会导致病虫害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传播,使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出现绝收。不仅如此,还会加大后续病虫害的治理难度,甚至造成病虫害问题反复出现。有机农业种植中可以种植不同品种的农作物,避免农作物种类较为单一,可以有效抑制病虫害的传播,防止病虫害出现大面积传播的情况,营造较为完善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循环发展,为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规范操作
有机农业需要强调要做好保护环境的工作,建议按照法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某些产品和农药可以按照规定使用,但要避免长期使用某些疾病或害虫,更要确保这些物质不与动物、植物或种子直接接触。即使多年生植物的种植允许与其接触,但必须禁止在结果期,选择天然物质以免对环境或污染产生不利影响。应根据溶解和成分要求对用于处理害虫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残留,确保使用的农药经过监测和相关部门的认证,并更好地标准化害虫生产操作。
3.4科技投入
有机农业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帮助农作物按照自然生长方式生长。为弥补劳动力短缺,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机械设备,通过科技运行保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对于企业来说,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需要帮助和投资先进的生产系统,如滴灌和喷灌系统,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并通过计算机严格控制作物的生长过程。同时,企业还应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的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提出要求,降低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4结语
综上所述,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问题成为农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为了能够使有机农业种植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对有机农业种植中出现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促进有机农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种植人员要通过多种防治手段对病虫害问题进行预防,降低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的影响,从而提升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孙慧珠.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与方法浅析[J].南方农业,2021,15(23).
[2]刘景芝,崔俊录.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12).
[3]李奇峰.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家参谋,2021(1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