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电力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此时,全面提高电网工作效率,才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各领域电力需求。在推进电力系统发展的进程中,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化程度也在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供电系统也日渐复杂,为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有关部门必须要全面优化电网运行方式,降低系统消耗,提升电力系统综合效益。
一、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注意事项
近些年,电网系统结构日渐复杂,在电网运行中的限制因素也在增加,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综合效益,有关部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则,在充分考虑电网负荷量的基础上,加强电网运行安全管控,力图实现电力系统综合效益,为国家经济提供平稳助力,在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升电网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要具体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1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电网运行的最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在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要综合分析设备运行参数,基于参数要求基础上保障系统安全。安排电力传输任务时,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电网电压的问题,保障电压稳定、频率稳定与设备稳定。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是设备稳定,有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养护设备,以此保障电力系统稳定与安全。
2灵活性原则
在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坚持灵活性原则。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的电力输送需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灵活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做到因地制宜,通过灵活安排电网运行方式避免突发故障的发生,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安全运行。另外,电网系统负荷是不断变化的,灵活地控制安全文化区间,也是避免网络事故的关键。
3经济性原则
获取经济效益是社会各行业追求的根本目标,电力系统也是如此。电力系统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联系密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实现电力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电力系统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坚持经济性原则,在系统优化和设计中,要尽可能减少成本投入,通过优化设备运行方式,提高功率因数、嘎造电网等方式,最大限度获取经济效益。
二、优化电网运行管理的策略分析
1改善变压器的运行形式
变压器作为电网系统中数量最多、投资巨大的设备,一旦发生损耗,其损耗率将占所有输变电设备的60%以上,而运行电压每提升1%,其负载损耗将降低2%左右。而且,电压与线路损耗率成正比,电压越高,线路的损耗越小,但是电压越高对变压器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这导致了一个矛盾冲突的存在,即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的控制与电力线路的输送损耗控制之间的矛盾。这需要不断改善变压器的运行形式,首先,从变压器的负载损耗方面入手,控制并平衡三相负载,降低其内部电力的损耗,同时保护内部零件,避免因为电压过高而出现的内部配件受损的现象。再次,就是需要根据线路输送的损耗程度,结合全部变压器的空载损耗情况,努力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两者都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2改造电网设备和线路
如何改造电网系统的设备和线路,以保证电网的安全有效运行?首先,需要对电网系统中落后的老化的输配电设备进行改造,尤其是对于主要设备的变压器,应当排除大车装小货的情况,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字母变压器的形式,配以节能设备,降低电能的损耗率。这一方式也适用于对偏远地区的竖排点设备进行改造。在改造电网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一些事项:一是须确定最适宜的变压器容量;二是需要尽可能地控制供电半径,调整和优化电网结构及布局方式;三是需要尽可能地运用节能设备,采用低损耗的变压器以取代高耗能的变压器,寻找最适宜的配变安装地点以及最恰当的导线截面等。
3合理安排运行设备的检修制度
制定完善的设备检修制度,能够规范和约束工作人员行为,确保电力运行设备能够一直处于安全、稳定地运行状态之中。在检修设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安排检修时间,结合电力输送需求、电力系统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构建兼具经济性、合理性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排查电网系统中的每一个设备和每一条线路,通过科学的检修方式减少检修迁建的损耗程度与停电次数。提升检修队伍整体素质,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强化检修训练,培养工作人员严谨、端正的工作态度,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培训,不断提升自己对设备的检修能力和对现代化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给予电网设备及时的、准确的维修方式,保证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在配网的优化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方式,运用现代先进的数据化方式加深对电网的数据分析程度,将电网的运行环境和各运行参数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如加大对电网故障类型的分析力度,和对母线与电感回路稳定性的核算分析能力,以强化电网对故障的排除能力。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发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运行,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电力部门要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优化系统管控方式,搭建新型管理模式,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减低电网损耗与成本投入,以此实现电网结构的优化,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
参考文献
[1]唐涛南,刘海林,王卫,王腾飞.基于动态建模技术构建输电网运行方式校核系统的探索[J].电气技术,2022,23(10):104-108.
[2]曾泓泰,郭庆来,周艳真,孙宏斌,刘明松,杨滢.面向电网运行方式计算的不收敛潮流无功调整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2,50(19):1-12.
[3]翁毅选,马伟哲,史军,何晓峰,翟鹤峰,赵利刚.基于半动态拓扑优化的电网运行方式辅助决策[J].电力工程技术,2021,40(04):115-122.
[4]顾雨嘉,李宏强,田蓓,张汉花,周雷,马鑫,张芳.宁夏电网运行方式风险校核经验智库设计[J].宁夏电力,2021(01):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