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正是树立人生三观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更加有责任有义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思想,让孩子成为新时代优秀进取的好学生。但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中,大部分老师都是参照教材一一对应的去教授单纯的书本知识,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新课改的有效实施,老师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创造新的教学方式并且丰富教学内容,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提高道德课堂的乐趣,灵活使用教材并引入实验教学方式,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灌输德育思想,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并推行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制造有利的前提[1]。
一、建立宽严相济的教学方式
教育也是一种管理,作为管理者就一定要有要求和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活动中要做到宽严相济,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细节。这样才能使课堂质量的有效提高。实行与课程标准相对应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根据自己班级孩子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和教学方式,其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建立一系列从预习、上课、作业、等方面的学习要求,并精确到个人制定学习计划。从作业完成质量,到上课的各种表现做以明确的要求并设立奖惩机制,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不但可以保证较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而且在学生日常行为中得到德育树人思想的体现,在学生日常一言一行中会下意识的根据要求对待。
二、德育教育具体处理方法
(一)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对生活有着积极向上的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严谨的态度、高尚的爱国情操,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在日常工作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每一位学生。要给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用心教导学生。做到自身作则,从而正面影响学生[2]。
(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思想
物理是一个自然科学学科。各个理论的都包含着唯物辩证主义的内容,物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树立学生唯物辩证的思想。在解决问题时采取科学的思想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向学生灌输量变引发质变的理论内容及中心思想,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更好的进行物理学科的系统学习。例如,老师在教学授课时,不只是将单纯的理论给学生照本宣科的讲解,而是更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思考。当学习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上台互动,这时学生可以对着教师的手拍一下,学生同时也感受到疼痛感,以此可以向学生渗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理论。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理论。此外,在物体摩擦中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有害摩擦引起老化废弃等现象。有利摩擦可以为人类所使用,生活中我们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这也就是辩证思想。我们知道量变是引发质变的直接原因。在教师的讲解下,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够用一种更为理性的思想看待问题。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深入通过物理知识中隐含的德育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唯物辩证的观念,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积极有利的影响。
(三)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科精神
物理内容的完善与发展,是物理科学家不辞辛苦的钻研和探索所累积的。科研领域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十分正常的事。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要培养学生敢于正面对待失败,不畏惧困难,树立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养成学生坚韧不拔的性格。如教师在做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的实验时,让学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印象与理解,教师可以不直接对学生展示实验,而是让学生分小组做实验,针对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学生在实操的过程中刚开始大多都会不熟练。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试错,学生在不断在自己的动手过程中获得实验数据,理解理论观点,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获得成就感和动力,在自己的亲身实验从而了解到物理公式定理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建立兴趣,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物理授课中让学生参与实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动力和热情[3]。
(四)丰富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物理学科在于运用,老师在初中物理授课中,可以给学生增设多种物理学科活动,其中对学生灌输德育思想和精神,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思维程度的提高,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意识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不断突破自我,积极进取。如教师在初中物理授课中,可以给学生增设丰富多彩的物理实践活动,物理小论文以及相关的主题手抄报,班级物理知识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物理活动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打破自我壁垒,从而倡导物理知识要与实际相结合。在家庭电路章节讲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电路简单故障的查找,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真正发挥到物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在进行摩擦力的相关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摩擦力。摩擦力是如何被利用的,对于摩擦力你有哪些好奇的内容?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给学生设立各种各样的物理学习条件,培养学生科研精神与创新思想,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到灵活运用,学以致用的效果,对学生德育培养具有巨大的影响效果。
三、结语:
老师在初中物理授课中,根据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知识灌输。不但要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提升,同时也要重注人格及思想道德发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养成艰苦奋斗,求实创新,兢兢业业的科研品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三观,让学生用辩证的角度看问题。从而体现学校的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在老师的物理德育教学方式下,学生对物理学科将会产生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物理方面的学习将会取得明显改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道德教育[J].百家作文指导,2020:1-2.
[2]王立武.初中德育中的励志教育初探[J].读天下(综合),2020:0158-0158.
[3]何泉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德育实践[J].师道:教研,2020: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