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孟德红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孟德红,.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J]. 现代物理学报,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8.
摘要: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要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格局,开拓他们的眼界,发散他们的思维,使学生跳出惯性思维的局限,能够对物理问题的解决提出多元化的办法。这才是物理教学发展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 初中物理;探究能力;自主探究
DOI:10.12721/ccn.2021.157008
基金资助: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物理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不是仅仅拘泥于考试范围内的物理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而是将学生感兴趣的物理知识进行透彻的分析。同时教师还要有效地补充课外的物理常识,这样才能够为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物理教师不应该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现代课本的教学内容以及新的教学标准,制定全新的教学策略,转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运用更加有趣高效的方法,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开展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基于课本知识进行拓展和发散,让学生了解更加全面的物理知识,拓宽他们物理学习的范围,并且能够对教材当中一笔而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补充和说明。还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知识的学习不那么的枯燥,可以使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

二、提高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初中物理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花费更多的心思,进一步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教学形式有着直接的关联。现如今的学生都有比较强大的好胜心和自尊心,因此,他们非常希望在学业方面得到老师的认可。在物理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应该要不吝啬地夸奖学生,对于学生的相关物理思考和问题要表示鼓励。这样才能够促进孩子们去思考,去发现,去质疑,才能够更好地锻炼他们创新的思维,激发他们创新的兴趣。同时,可以在课堂当中设定一些有趣的物理问题,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一定的探讨,学生在了解一定物理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讨论发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这样更能够促进孩子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想转变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同时,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投入到情境当中进行思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当中来。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创设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问题的情景。比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门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事先设定好一个教学情境,将一根铅笔倾斜的插入到玻璃瓶当中,然后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铅笔的形态,然后慢慢的在杯子当中注入水,然后观察铅笔的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这个简单的物理实验过程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不断地观察思考铅笔的变化,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中明白其某一个因素的不同,一样的实验就可能造成不一样的实验结果。又或者是在学习电路这门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电路和日光灯之间的连接,然后邀请学生到黑板上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连接,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激发探究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氛围会非常的活跃,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四、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学习的阶段,学生对于物理实验都有极其浓厚的兴趣。通过物理实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他们思维的创新和发散。在物理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尽量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突出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的提问和操作,并且能够细心观察实验中所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能够思考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背后的原理,结合相关的物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就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自由落体实验的活动,通过不同的物体从相同的高度下落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引发学生的思考。针对学生的问题再做出不一样的实验,总结不一样的实验结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都会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并且他们认为物理知识是比较枯燥无聊的。因此,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就要让他们真正地热爱物理,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在物理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在初级阶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这一阶段需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努力。这就需要教师悉心的帮助和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探索物理知识。并且能够在学生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价和夸奖。同时要在学生遇到物理难关的时候进行耐心的解答和引导,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在物理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在物理学习当中,不仅仅只是拘泥于理论知识的探索,同时还要进行物理实验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更加快速的理解物理知识,加深印象,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学习电路这一课程的时候,进行一些电路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线连通的情况。同时可以应用不同的材质连接电路,查看不同材料的导电情况,并且指导学生做好相关的实验记录工作,不断地在实验的过程中支持鼓励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增强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自信。

六、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时常开展物理实验活动。通过相关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学生的物理疑问和好奇进行耐心的指导和回答,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积极的鼓励下,增强培养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菊芬.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定[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9.

[2]王现琳.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9,57(34):60.

[3]王芳.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64):4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